种下人生幸福的种子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0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以“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为办园理念,纳入教育教学和幼儿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中,纳入幼儿园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中,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挖掘活教材,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道德观;品德教育;绘本
  一、种下人生文明礼仪的种子
  绘本作为儿童的“人生第一书”,被公认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与一般图书相比,绘本善于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幼儿平时很难理解的、较为深邃的内涵,包括哲理、生命的主题;它以美丽多样的绘图,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图与文相辅共存的平衡关系,营造了整个绘本的内在感觉。绘本阅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在长期阅读中,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对儿童的思维、语言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情感的点化以及视野的开阔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实际上,开展绘本阅读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园将绘本阅读作为一大教学特色,在实践中积极开展“绘本教学”研究,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阅读中获得思想启迪,树立文明意识,促进人格全面和谐发展。
  (一)以绘本创环境,让幼儿成为有礼之人
  从班级的环境布置到幼儿园大环境中的各个细节,总不缺绘本元素。班级是幼儿在园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在班级环境中充分融入绘本元素,所起到的教育效果也是最大的。各班教师选取绘本,结合班级环境进行布置。绘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符合本班幼儿需求。
  如新生刚入园时,小二班有较多哭闹、影响他人午睡、不能遵守班级常规等不文明行为的幼儿,于是该班教师选择了幼儿既熟悉又喜欢的绘本《小猪佩奇》来布置班级环境,让班级充满童真童趣,并将绘本中教导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情节张贴、装饰在班级各个角落。当幼儿出现不文明行为时,就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一对一教育。一段时间下来,幼儿的行为得到了明显的纠正,幼儿懂得了不打扰别人是一种美德,要排队上厕所才是好宝宝,洗手时不能浪费水,在幼儿园应该遵守纪律。
  在大一班,教师发现孩子们之间的友情比较淡,经常出现有人爱打小报告、不愿分享玩具等情况,因此借助绘本《小鸡球球与向日葵》来布置班级环境,让幼儿每天都在充满爱和关心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通过“小鸡球球”与“向日葵”之间的友谊,幼儿感悟到友谊的可贵,并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忙、互相谦让、与人合作的重要性。现在的大一班里,随时都能听到孩子们之间说着“早上好”“再见”“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除了精心布置班级环境,大环境也不落下。教学楼各楼层走廊上都有一面主题墙,教师以绘本为主题进行装饰,如大班段以绘本《鳄鱼哇尼》为主题,目的是鼓励本段幼儿都能積极主动地帮助小伙伴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们每天都会经过这面装饰墙,都喜欢欣赏上面鳄鱼哇尼咬住小象的有趣画面。教师也会详细介绍故事情节,教育幼儿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应及时伸出援手,并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
  (二)亲子共读,学礼貌
  在对幼儿进行家园共育时,要从改变家长的意识入手,争取家长的配合。教学楼一楼大厅的亲子阅读区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们下午放学后互动的好地方。在这里,孩子们的德育仍在进行着。这里除了提供基本的科普类、生活常识类、安全知识类绘本以外,还增设了德育类专区,专门摆放有关道德观、行为规范、情感认知等方面的绘本供家长陪同幼儿一起阅读。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们积极地关注着孩子的品德发展,并注重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在尊重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爱护环境等方面都能做好孩子的榜样。
  比如某次放学后,一对母子在阅读区看着绘本《先左脚,再右脚》,动人的情节让妈妈不禁眼泛泪光,一旁的孩子也跟着哽咽地说道:“这位老爷爷好可怜,我好想去帮助他。”在短短的一段亲子共读时间里,孩子的情感认知、道德观得到迅速成长。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匆匆忙忙的离园接送时间选择放慢脚步,陪着孩子在阅读区待上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发现,一整天的忙碌后,此刻和孩子的距离近了,工作、家庭的压力也在这一刻得到了缓解。
  (三)在园本课程中巩固文明礼仪
  幼儿听故事时最易于调动情感积极性。“故事家长义工团活动”作为我园一项特色活动,得到家长们的积极响应。每学期期初,我园都会招募故事义工,由家长志愿报名参加。活动开展前,会对这些义工进行绘本阅读培训,以提高各位家长对绘本阅读和讲述方法的认识。义工团中的家长们每周为孩子们带来一本绘本故事,精心地准备,耐心地讲解,细心地引导,让孩子们投入在故事情节中,欣赏绘本中的每个画面。每当义工进班时,孩子们都能懂礼貌地向义工问好,并能专心听故事。当故事结束后,孩子们都会起身向义工家长们行礼道别。如果当周带来的故事属于德育类绘本,教师会在餐前准备时间再向幼儿分享一次该绘本。结合园本特色活动,德育得到了延伸,在一日活动之外渗透文明礼仪,给孩子提供内化良好习惯持续下去的机会。义工家长讲述绘本故事对于孩子们而言更加特别而有意义,收到的效果也明显好于教师讲述。
  二、种下人生爱劳动的种子
  现代教育学家陈鹤琴指出:“幼儿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引导儿童栽培植物,布置幼儿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等工作。”幼儿园的种植区是教师与幼儿们的绿色家园。幼儿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求知欲也非常强。充分利用种植区创造活动,组织引导幼儿进行种植、观察、管理等系列活动,让幼儿能主动参与种植活动,在劳动中感受种植活动的快乐。
  (一)我劳动,我快乐
  种植区一直是我园的一大特色。在后花园,我园为每个班级都提供一块小菜地,教师带领幼儿长期开展种植劳动。从前期的耕地、播种、浇水、施肥到最后的收割,都由幼儿亲自动手。最后,孩子把收割的果实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品尝劳动的果实。有的班级会请来对耕种方法有研究的家长为幼儿传授种植技能;有的会请来厨艺精湛的家长将现摘的果实进行烹饪,让孩子品尝到劳动成果带来的甜蜜滋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刻苦耐劳,不仅培养了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而且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养成了爱惜粮食的好品质。   (二)在节日里仍不忘劳动
  每年在雷锋节、植树节、劳动节、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各班都会开展各种德育活动。除了解各个节日的相关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带领孩子们进行行动,用劳动换取更多的快乐。如“帮妈妈做家务”“叠被子比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系列主题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渗透德育,在孩子们心中掀起了爱的波澜,促进了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与升华。
  三、种下人生关爱的种子
  (一)环保志愿活动中的“爱”
  爱,小到一朵小花、一片树叶。每学期各班都会有三个自愿报名的家庭成为环保志愿者,他们的职责是养护分布在园内各个角落里的花草树木。认养后的孩子和家长利用每天离园时间对所认养区域内的花草进行浇灌、除草和修剪。在参与的过程中,每个小志愿者总是那么投入,忙碌的小身影出现在幼儿园各个角落,认真的小眼睛里投射出的是他们对植物们满满的爱,都争当着当环保小卫士。在他们心中,爱,其实是那么无私。
  (二)家長志愿服务中的“爱”
  我园还发挥辐射作用,多次组织家长志愿者团队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为福利院孩子、敬老院老人送关怀;组建交通志愿者团队,帮助维护幼儿园周边交通秩序。以家园合作的形式将“爱”的教育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家长参与到关于“爱”的教育中来,充分扩大德育环境,让“德”不再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渗透到家庭教育中。
  四、种下人生健康心理的种子
  (一)给心理一个温馨的“家”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个性和许多良好的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我园专门为幼儿开设了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由学校聘请咨询员与幼儿面对面进行真诚沟通和辅导幼儿。咨询室开设短短一年多以来,有的幼儿克服了分离焦虑症,有的幼儿的多动症有了明显改善,患有恐慌症的孩子开始变得爱笑开朗。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为让幼儿逐步拥有健全人格和更强的社会适应力,我园一直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日常教学的重要位置。每个月各班都会开展至少一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且不定期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机会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道德教育为幼儿成为祖国的美丽花朵播下一粒粒小种子,并逐渐生根发芽。幼儿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我园将继续探索更加多元、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形式,多用正面引导、积极鼓励的方法,正确地加以教育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并坚持科学发展观,面向全体幼儿,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启幼儿幸福的一生。当道德教育向我们走来,当我们和道德教育不期而遇后,我们在期盼着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各种道德教育活动的培养和熏陶下,会更加和谐、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期盼着我们的教师能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迈向崭新、诗意又浪漫的旅途。
  【参考文献】
  邓海英.浅谈幼儿园教育的德育渗透[J].教育界,2013(17):179.
  武俊立.浅谈中职教育的特点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03):154,156.
  程婕.上海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5(01):20-21.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的通病和数学育人模式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REAI策略,即培养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四个重要途径:自主阅读、课堂探究、数学应用和知识整合,并给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应用;整合  数学素养是一种科学素养,素养的形成始终贯穿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明暗两条主线(明线:事实,概念,性质,结构,应用;暗线:事实,方法,方法论,数学观念),因此,数学教育归根结底是一
【摘要】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普遍存在困难,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具有怎样的效果是本文的探讨中心,本文对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情境教学;应用效果;数学教学  良好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题海战术是教师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
【摘要】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华优秀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发掘《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生活,对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操守,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文化元素;内涵发掘;呈现策略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并逐渐完善的。道德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情境、关联生活、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教学方法等手段,促进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学科素养;深度学习;初中数学  一、学科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诉求  (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学到最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在数学课堂上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以及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以及提问.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一、目前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存在的問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中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学生正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在高中教学中传统教育模式因为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环境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部分高中由于正处在教育方式转换的真空期,传统教育模式对正常的教学活动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一点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为了能够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教师有必要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推广,而这一要点的推广离不开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将就核心素养视域下高
【摘要】在教育体制积极改革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逐渐提高了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要求.所以,教师要着重将专业课教学和数学课程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以方便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同时,掌握數学知识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教师在将专业课教学和数学课程教学相互融合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积极探索两者结合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推动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对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石油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石油项目行业,主要涉及钻井和竣工项目、石油采集项目、石油储存项目和对储层 开展的评价及研究工作。石油项目内使用的石油机械类型多样,钻井以及采集方面使用的机械持续得到更新。为了让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需对 石油机械实现精细化管理,以确保石油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与有序开展。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围绕着这个问题的中心,设置问题的情况,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强化数学意识,增强传统数学教学活力,为小学的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