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成长——《三角形的认识》“同课同构”教学的实施及感受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gang82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校十分重视对校本教研的开发。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我校组织教师开展了“同课同构”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其他文献
学校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关注制度规范建设,而疏忽身体力行的行为艺术建设。笔者试图以自身在教学管理中校内督导的经验,结合校内督导的实例,探索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校长校内督导艺术。  一、 理论依据和概念阐释  教育组织领导者在担当组织发展的导引者、组织运行的指挥者和组织沟通的促进者三种基本领导者角色的同时,还必须担当起组织示范者的角色。校长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理所应当是学校发展的导引
新课程需要新型教师,需要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需要教师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在新课改的实践中逐步获得新的角色行为模式。  一、对传统教师角色的反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所谓教师,就是传授道理、授予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学生很少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得知识,教师在知识、技能、道德等多方面的权威
面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需求,如何跟上时代步伐,不断进行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制度创新,探索全员培训发展之路,是我们始终在思考的一个课题。
外语专业学生要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为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要与英语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师生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介入,能促使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更好地进行互动交流,促成学生的学习能力系统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课堂形态的多元开放,我们欣喜地看到英语课堂上出现了师生平等参与、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课堂教学中提问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的视域更为宽广、个性更为张扬、思维更为活跃
[目的]对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的植物进行选择。[方法]通过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方式在转基因抗虫棉田种植庇护所植物,种植植物为:鹰嘴豆、木豆、玉米、胡麻、高粱、棉花等6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