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过程时要重视优化教学内容充分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一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而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阅读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奠定阅读基础的关键阶段,提高课堂有效性是现实所需。那么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兴趣引导着手,开发创新的阅读引导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阅读魅力,建立持久阅读的动力。同时,阅读教学中保持开放性,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使学生可以深层次思考,同时要丰富阅读情景,在思想情感上实现感悟,从而更好地发挥阅读的价值。
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意义
1.1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有利于理解课堂知识
实施语文学科教学活动时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便是促使学生依据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来综合把握文章的词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基调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认知体验对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可作为学科教学的重点任务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持续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尽量对学习内容进行牢固的掌握从而能够准确理解学习的内容可见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解能力可作为参与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
1.2能够形成阅读习惯,乐于阅读
学生的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教师需侧重培养学生对阅读形成积极的兴趣尽量拓展阅读的范围通过阅读来了解未知的世界让学生不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如果能够让学生养成理想的阅读习惯便可对其后续的成长产生更为关键的影响教师需充分把握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可塑性积极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主动摆脱不良习惯和风气对自身的负面影响能够自主选择阅读作为探索未知的渠道同时教师也需联合家长共同为学生创建更为健康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通过书籍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体现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特征。
1.3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作者主要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因此引导学生有效开展阅读活动不但是为学生提供理解作者情感的渠道同时也可促使学生总结出自我表达的方法小学生在理解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还未达到成熟水平若想提升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便需在培养其阅读能力的同时辅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同步提升表达的能力达到阅读教学的实践性目的
2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策略
2.1通过自主探究,不断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以往教师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已经显露出明显的弊端因此教师需主动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增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效果教师需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如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内容不断发现阅读活动中的乐趣如在对狐假虎威部分内容进行阅读讲解时在学生大致掌握文章内容后教师便可鼓励学生分层次朗读细化分析狐狸和老虎的语言及神态特征理解不同人物形象的特点此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或者配音活动来直接体验人物的特征增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文章内容的体验中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全面提高学习的质量
2.2运用文章结构,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
教師需注意对文章中的标点引起必要的重视因为标点也是能够体现审美特征的重要形式标点的类型较多尤其省略号的运用更能够给读者创造想象的空间教师可灵活运用标点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其提升思维能力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可重点引导学生寻找和分析省略号运用的意义促使学生产生联想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明显提升阅读的效果。此外,多数文章中均会具有一定的“空白”,作者并不是尽量细化地进行表述,而是为读者保留了一定的想象余地,通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自主填补空白教师也需善于利用空白部分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让学生积极提升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掌握必要的学科技能通过增强阅读实践性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水平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2.3通过教材丰富阅读路径,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有效性的阅读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将多种信息进行整合,以此对内容建立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阅读知识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一方面指导学生主动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多角度地思考;另一方面在阅读主题、作者或者语言风格的启发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接受多样的语文知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2.4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增强阅读感悟效果
多样化的情景可以增强阅读领悟效果,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中隐藏的情感思想,优化个人的思维体系。通常来说,阅读题材不同,对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教学中,需要把握阅读中包含的意境、情感等要素,以此创设灵动的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和内涵,并深化某一方面的感情。要注意的是,在阅读情景创设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应用多媒体等信息教学工具,创设动态、直观且形象的情景,以此加深对阅读的理解。以小学“童年的水墨画”为例,其属于一篇儿童诗,那么结合文本形式,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化情景,从而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生成共鸣,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同时在导入环节,创设歌曲情景,在课堂中播放《童年》歌曲,以此活跃课堂氛围,唤醒学生的童年记忆,想象自己童年的趣事和梦想,使阅读情感更加丰沛,为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设置续编诗歌这一阅读活动,给予学生开放化的表现空间,有效提升语言知识应用素养。
2.5通过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规划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时需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进行明确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实践意识在学生能够自主调动相关资源开展阅读活动时便可结合阅读内容进行更为准确地表达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作为交流能力形成的基础因此教师需明确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为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学科技能奠定基础因此教师需先在表达和阅读技能之间形成清晰的认识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是参与实践活动的基础这样学生便可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有效应用储备的学科知识对文章进行理解此后学生还可结合实践体验对文本进行再认知形成积极的情感观念实现个人阶段性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教师需为学生设计更为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阅读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得以在实践中充分发展自身的学科技能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优化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创新阅读教学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静.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9(18):43.
[2]高巧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对策探索[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6):66.
[3]丛荣,宋一兵.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6(25):123.
[4]陈海霞.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5(08):58.
[5]陶莉.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20):33-3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阅读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奠定阅读基础的关键阶段,提高课堂有效性是现实所需。那么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兴趣引导着手,开发创新的阅读引导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阅读魅力,建立持久阅读的动力。同时,阅读教学中保持开放性,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使学生可以深层次思考,同时要丰富阅读情景,在思想情感上实现感悟,从而更好地发挥阅读的价值。
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意义
1.1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有利于理解课堂知识
实施语文学科教学活动时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便是促使学生依据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来综合把握文章的词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基调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认知体验对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可作为学科教学的重点任务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持续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尽量对学习内容进行牢固的掌握从而能够准确理解学习的内容可见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解能力可作为参与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
1.2能够形成阅读习惯,乐于阅读
学生的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教师需侧重培养学生对阅读形成积极的兴趣尽量拓展阅读的范围通过阅读来了解未知的世界让学生不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如果能够让学生养成理想的阅读习惯便可对其后续的成长产生更为关键的影响教师需充分把握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可塑性积极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主动摆脱不良习惯和风气对自身的负面影响能够自主选择阅读作为探索未知的渠道同时教师也需联合家长共同为学生创建更为健康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通过书籍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体现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特征。
1.3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作者主要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因此引导学生有效开展阅读活动不但是为学生提供理解作者情感的渠道同时也可促使学生总结出自我表达的方法小学生在理解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还未达到成熟水平若想提升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便需在培养其阅读能力的同时辅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同步提升表达的能力达到阅读教学的实践性目的
2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策略
2.1通过自主探究,不断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以往教师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已经显露出明显的弊端因此教师需主动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增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效果教师需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如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内容不断发现阅读活动中的乐趣如在对狐假虎威部分内容进行阅读讲解时在学生大致掌握文章内容后教师便可鼓励学生分层次朗读细化分析狐狸和老虎的语言及神态特征理解不同人物形象的特点此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或者配音活动来直接体验人物的特征增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文章内容的体验中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全面提高学习的质量
2.2运用文章结构,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
教師需注意对文章中的标点引起必要的重视因为标点也是能够体现审美特征的重要形式标点的类型较多尤其省略号的运用更能够给读者创造想象的空间教师可灵活运用标点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其提升思维能力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可重点引导学生寻找和分析省略号运用的意义促使学生产生联想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明显提升阅读的效果。此外,多数文章中均会具有一定的“空白”,作者并不是尽量细化地进行表述,而是为读者保留了一定的想象余地,通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自主填补空白教师也需善于利用空白部分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让学生积极提升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掌握必要的学科技能通过增强阅读实践性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水平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2.3通过教材丰富阅读路径,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有效性的阅读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将多种信息进行整合,以此对内容建立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阅读知识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一方面指导学生主动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多角度地思考;另一方面在阅读主题、作者或者语言风格的启发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接受多样的语文知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2.4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增强阅读感悟效果
多样化的情景可以增强阅读领悟效果,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中隐藏的情感思想,优化个人的思维体系。通常来说,阅读题材不同,对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教学中,需要把握阅读中包含的意境、情感等要素,以此创设灵动的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和内涵,并深化某一方面的感情。要注意的是,在阅读情景创设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应用多媒体等信息教学工具,创设动态、直观且形象的情景,以此加深对阅读的理解。以小学“童年的水墨画”为例,其属于一篇儿童诗,那么结合文本形式,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化情景,从而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生成共鸣,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同时在导入环节,创设歌曲情景,在课堂中播放《童年》歌曲,以此活跃课堂氛围,唤醒学生的童年记忆,想象自己童年的趣事和梦想,使阅读情感更加丰沛,为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设置续编诗歌这一阅读活动,给予学生开放化的表现空间,有效提升语言知识应用素养。
2.5通过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规划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时需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进行明确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实践意识在学生能够自主调动相关资源开展阅读活动时便可结合阅读内容进行更为准确地表达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作为交流能力形成的基础因此教师需明确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为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学科技能奠定基础因此教师需先在表达和阅读技能之间形成清晰的认识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是参与实践活动的基础这样学生便可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有效应用储备的学科知识对文章进行理解此后学生还可结合实践体验对文本进行再认知形成积极的情感观念实现个人阶段性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教师需为学生设计更为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阅读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得以在实践中充分发展自身的学科技能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优化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创新阅读教学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静.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9(18):43.
[2]高巧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对策探索[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6):66.
[3]丛荣,宋一兵.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6(25):123.
[4]陈海霞.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5(08):58.
[5]陶莉.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2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