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了,请抚平孩子心中的伤痛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200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俊俊4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变故——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爸爸工作稳定,收入可观,俊俊便随爸爸一起生活。由于爸爸忙于工作,对俊俊的生活、成长很少过问,爷爷奶奶十分疼爱俊俊,几乎什么都依着、护着他。俊俊上幼儿园后,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喜怒无常,和别的小伙伴一有矛盾,便争吵不休,甚至拳打脚踢。上课时,注意力分散,作业经常完不成……
  
  分析:
  俊俊的言行是很容易理解的:作为单亲孩子,他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成长没有正确的引导,时间一长,便导致了畸形的性格。如果不设法挽救,一味放任自流,很可能贻害终身。
  如今,离婚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最大的不幸。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都要遭受一般孩子所没有的压力和痛苦。许多单亲孩子、重组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格局的重大变化,导致自卑、自私、孤僻、散漫、多疑、霸道等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或处理,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以至于有人说,父母离婚问题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
  那么,怎样把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伤害降到最低,让这类孩子走出心灵的阴影,迎来成长的阳光呢?孩子的监护人及家长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
  晓之以理,引导孩子接受变故
  对孩子来说,家庭应是充满和谐、洋溢幸福的港湾。然而,残缺的家庭、重组的家庭,让孩子有本能的反感,甚至敌对心理。作为这类孩子的养护者,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加强引导:父母离婚只是父母双方夫妻关系的终止,而不是父子、母子关系的结束;父母离异并不意味着孩子无人关爱,没人管教;只要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生活照样会温馨幸福……等孩子情绪稳定,逐渐适应后,大多能对自己的家庭有全新的认识,进而消除反感、敌对心理,重塑健康、良好的心态。
  
  有的放矢,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因为没有妈妈(爸爸)而自卑自贱;可能因为遭遇别人轻视而固步自封;可能因为家长精力不济而我行我素;可能因为从小受宠而骄横霸道……总之,由于家庭破裂的缘故,孩子身上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作为家长要深入研究,有的放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药。”只要家长研究相应的教育模式,探索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深入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一定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创造环境,教会孩子正常交往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注意发挥团队作用,让孩子学会交往。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走出去,接进来。“走出去”就是带孩子到外面与同龄人交往,“接进来”就是让别的孩子来家里做客。这样,孩子通过不断地参加集体活动、游戏,大胆地与同伴、朋友玩耍、交心,从而懂得友爱,感受温暖,改变性格,健康成长。
  
  沟通交流,营造良好教育合力
  父母离异,重组家庭后,家庭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与新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是一道难题。要破解这道难题,其重要切入点就是协调好重组家庭的孩子与大人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教育这类孩子的过程中,家庭要大力借助学校及社会力量。比如,多和幼儿园或学校的老师沟通,请老师帮助孩子更多地体会班级集体的温暖;还可以请老师特别关照,改善孩子与同伴的关系,等等。而社区、司法部等社会力量也应该给予这类家庭必要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这样,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联手”,同样能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受到良好的教育。
  总之,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家庭的寄托。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家长更是有责任去抚养他们,教育他们,加倍地爱他们,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只要方法得当,真心付出,这些孩子都会走出心灵的阴影,和所有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
其他文献
不可不知的家居植物四大危害  家里放置花草既可以赏心悦目,又可以净化空气,但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家居植物选择或摆放不当,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危险。  有毒:家居的有毒植物,其主要毒性来源并不是气味,而是植物叶面、根茎的黏液。孩子好奇心旺盛,可能会攀折花叶,婴幼儿还经常会把接触到的东西放到嘴巴里咬,或者吮吃摸过有毒植物的手指。误食后有毒植物会刺激孩子的口腔黏膜,使喉部黏膜水肿,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吐、腹
每个妈妈都有给自己孩子读故事的经历,临睡前的故事是许多孩子长大后对童年的美好记忆之一。可如今的儿童故事读物,内容丰富却也流品不一。家长该如何选择呢?  我的女儿妙妙今年4岁,活泼、热情。幼儿园老师们都反映,她的词汇量明显大于其它同龄孩子,语言表达顺畅得体。我自己也有同感。仔细想想,除了我们家庭气氛和谐,从小就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给了她有益的影响外,我们在她很小的时候,就选择童话原著作为她的晚安故事,
  
报刊上一则真实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位女孩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被安排到村里做代课教师,结果上课不到一周就被学生轰下了讲台。这时,母亲对她说:“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却倒不出来,也许有更适合的事情等你去做。”女孩外出打工被老板辞退了,嫌她手脚慢,这时,母亲对她说:“手脚总有快慢差别,你再去找找其它事情做。”后来,这个女孩做过纺织工、市场管理员、会计……结果无一例外都被“遣送回家”。
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最接近艺术的本质,因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来源于天性对美好事物的表达。  但当“艺术”变成一顶象征着身份和能力的博士帽、成为一种谋求名利的手段后,它对于孩子来说也就自然成了一种压力和负担。而且,单纯而机械的技巧训练会使孩子的天性逐渐消失。  儿童时期的艺术教育不应该是让孩子掌握技巧。对于孩子而言,在艺术的氛围和环境中开启心智,拓展思维,培养自主的创造性,增强艺术与艺术、艺术与生活
古人云,言传不如身教,即亲身示范什么事情该怎么做,比开口训斥孩子“你错了,不准这么做”要有效得多。今天的孩子自身素质在不断提高,面临的机遇和空间也比过去更多、更广泛,家长的教育单凭传统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与时俱进,将更多的耐心与爱心倾注在孩子身上,从赞赏的角度鼓励孩子发扬优点,以乐观的态度相信孩子能改正缺点,才能将教育落到实处。  我们是孩子成长风帆的掌舵人,家长向哪里引导孩子就往哪里前进,真
林曼云,一位活跃在渣打、花旗和汇丰等国际知名银行的金融界名媛,同时也是一位有着柔情母爱的母亲。林曼云现任中国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零售银行产品部董事总经理,在花旗、汇丰等国际知名银行也担任过高级管理职位,天天和“财经”打交道,她知道财商对于人的一生有着怎样的影响。  于是,她在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就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给予孩子独特的财商教育: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是将财富传承给下一代,而是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财
夏季补钙?多此一举吧!如此灿烂的阳光,孩子怎么会缺钙呢?此论调乍听颇似有理,却与实际情况严重相悖。来自医院的信息表明,近年来,每逢夏季,罹患佝偻病的婴幼儿有增多趋势。这究竟症结何在?  原来日光浴虽可增加孩子体内的钙储存,但日光并不直接补钙,只是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提升食物中钙的吸收率,起间接补钙的作用。另外,维生素D虽能促进钙质向骨骼转移,但血液中的钙水平却下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随之增高,
公共意识通俗地说就是关心公共利益,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在公共空间注意自我约束和礼让他人,而不仅仅是只顾着自己方便。假如在公共空间缺乏自我约束,则会破坏公共秩序,到头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熟人社会”影响根深蒂固  我国传统社会建立在熟人关系之上,如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传统的道德修养也以熟人社会为前提,比如孝悌忠恕、三纲五常等。而随着社会发展,“陌生人社会”逐渐成为主流,公共生活空间变得
缘分来临的时候,往往猝不及防。和《孩子》就是这样。   那时,我还在江西卫视上班,业余时间喜欢写些纪实类的稿子,和《家庭》保持比较默契的关系。一次,同样是广州来电,听声音却不是我熟悉的编辑,不过,疑团很快即释,他说:“你是陈志宏吧,你的电话是《家庭》编辑告诉我的……”来电者是时任《孩子》编辑部主任李也老师。   这通电话,让我第一次知道《孩子》。李也老师给我的点题是为一个江西八岁小男孩洪嗣之作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