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画的特点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绘画是反映儿童对外界事物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形式,他能表现儿童内心的一种情感,反映儿童的天性,表现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儿童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由于儿童幼稚、单纯,所以他们的画不受任何限制,也没有任何清规戒律,由此形成了儿童画所特有的稚拙、色彩艳丽、梦幻夸张等特点。
  一、儿童画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绘画有着充满童趣的天性和强烈的表现冲动,随意性很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一张儿童画的产生,是儿童真实思想的写照,是儿童思维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儿童情绪气质的外在表现。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自然界的一花一草都是他们探索的目标,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画画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甚至当成一种游戏,把各种色彩作为一种媒介,尽情地挥洒。
  二、儿童画在色彩的运用上大胆而毫无顾忌的运用原色。由于儿童对色彩的认识是单纯的,他们很少注意生活中丰富的多层次的灰色调,所以他们大多运用原色根据自己的兴趣而随意涂抹,有很多违背自然的色彩,如太阳可以画成绿色、小羊画成红色。色彩鲜艳的暖色如红色、黄色、橙色和大紫、大绿、鲜蓝是儿童画中常见的色彩,这是因为鲜艳的色彩在视觉感官上要比黯淡色彩强烈得多。于是,儿童在色彩未经调合的情况下,大胆地使用对比色,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取得画面响亮的效果,形成粗犷、明快、朴实、热烈的色彩风格。这种天真稚拙的、跳跃的、富有节奏感的色彩,与它的造型特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三、儿童画在创作题材上是现实和理想的结合,具有很强的想象成份。常见到儿童画中有的物体夸张变形而使之妙趣横生,这些儿童的天性、天真、天趣是自然年龄所特有的,在画中显示的独具的稚拙也是自然的,并非是刻意追求。在儿童画创作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其独具的想象力。他们喜欢幻想,喜欢把不可知的东西变成现实。他们画自己,而画面上的自己经常出现在想象的特殊环境之中,如与外星人、机器人、拟人化了的小动物们在一起。他们没有去过海底和太空,却爱画海底的世界,喜欢描绘天外的世界,在这类画面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想象力是儿童画创作的一大特点,作为指导者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地拓展想象的空间,应该让孩子走出课堂,获得多一些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不要坐在教室苦思冥想。要积极培养他们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使其从中获得感性知识,这样,儿童创作时才会得心应手,画面内容也才能丰富。
  总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根据儿童绘画的特点,用一颗童心解读儿童画,用赏识的目光尊重幼儿的想法,尽量少干预,也不能过分强调创造的过程,要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
  (作者单位:大安市安广一小幼儿园)
其他文献
儿童绘画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话题,孩子画画是他初到这个世界、渴望接触和认识这个神奇变幻、五彩缤纷的世界的一种表现,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都有画画的潜在能力,这个阶段的孩子绘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和情绪,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对于还不善于运用复杂语言和文字的幼小儿童来说,绘画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活动。幼儿常在绘画中自然、充分、无拘无束地流露自已的思想和内心蕴藏的丰富情感、表达他们对周围
期刊
幼儿艺术教育是以音乐(含舞蹈)和美术为手段、内容的教育。从这个角度出发,幼儿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它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表现、舒展自己内心的意愿和情感,培养美的情操和陶冶美的人格。《纲要》中也指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对幼儿来说撕纸是最适宜的艺术活动。 
期刊
艺术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既能发展幼儿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又能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良好的艺术教育将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我园将幼儿艺术教育与幼儿生活、情感、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全面实现了幼儿艺术教育个性化、特色化。让幼儿在艺术教育中不断成长。  怎样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从而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艺术能力、艺术素养和生活情趣呢?我们尝试了以下几
期刊
早操,是幼儿来园后参加的第一项集体活动。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做早操,全身心的投入到早操中,并通过早操带来的愉悦心情及充沛体力投入到一日活动中呢?我们的做法是:用音乐与体育的完美结合,创新幼儿早操形式。  首先,在准备活动中,我们一改单纯通过走步、跑步、简单的走跑交替动作等方式,而是通过感受不同音乐的变化,让幼儿在老师的带领及示范下,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达到热身的目的,让幼儿的身体机能迅速进入运动状
期刊
幼儿手工制作是幼儿园常规活动中幼儿非常喜欢的操作活动,那么如何科学有效的使手工活动更好的为幼儿能力提升与发展服务,一直是我们当代学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手工活动包括很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剪纸、布贴、叶贴、绒贴、豆贴、木屑贴画、草编、毛线编织、金属丝编织、刺绣、泥塑、根雕等等。手工制作可以利用剩余材料或废旧材料,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它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引导幼儿发
期刊
现代教育要求素质教育,我们音乐学科迎来了“新课程标准”带来的重大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而这同时也给广大音乐教师增添了困惑——新时代的音乐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们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适应“新课程标准”,尽快成为“新课程标准”有效的执行者和积极的探索者呢?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程标准”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已习惯了传统
期刊
画画是儿童的一个梦,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就像雨后天空的一片美丽的彩虹,虽然短暂,但很美丽。他们把画画看成是一个神奇的经历,在幻想世界里漫游,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不断刺激孩子们的大脑皮层,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记忆中储存的图形,重叠解构,交织重组,编织成一幅他们心中七彩绚烂的生命画卷,这是内心情感生命体验的象征。所以教幼儿美术不能太专业化,小班幼儿年龄小,其绘画发展水平正处于“涂鸦期”,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
期刊
幼儿艺术教育教学要有序的进行,必须遵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并理解幼儿。因为幼儿的天性是无意识的、阶段性的、随意的。对外界环境存在更多的新鲜感,攀进的心理浓厚。同时幼儿更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奇的人,因为好奇,在某些方面有着丰富的想象,因为好奇,助推了游戏的快乐,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儿童无意识的心理有可能是健康的、是最有才智的。因此,艺
期刊
美术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快乐,还是发展智力和培养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视野,增进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认知的经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在获得技能的同时,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陶冶了艺术情操。所以只有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进行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才能实现“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一目标。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除了延续以往的简笔画、添画、想象画、涂色画等我增添了以下的表现形式
期刊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深切的感受到在绘画教学中,“兴趣”是孩子入门的第一把钥匙。与其说是我教孩子们画画,不如说我是大海里的一处导航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快乐的畅游。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与同行们共同分享。  (一)发现兴趣。  1、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画家。  孩子的画稚拙、纯真而富有情趣。在他们的画里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孩子那惊人的笔墨如魔术般神秘莫测,潜伏着巨大的艺术能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