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数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
  一、营造愉悦氛围,激发探究意识
  心理学家指出,紧张的学习氛围制约着学生智慧潜能的发挥,而愉悦自主的学习环境可以诱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萌动. 探究,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肯定会有错误发生,这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这种错误经常受到老师的指责,其他学生的议论,甚至藐视,那必将会给他们的自尊心带来伤害,造成恐惧的心理. 最终导致他们不敢去探究,不愿去探究,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极为不利.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氛围,使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探究,让学生有足够表现自我的机会.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时,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主题图的情境图列出算式20 × 3,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时,教者发现有一个小女孩还在高高地举着手,于是请她回答,只见这位小女孩一边用手指着自己的列式20 20 20 = 60,一边给大家解释:“因为每捆小树有20棵,三捆就是20加20加20,等于60棵. ”谁知她刚说好,就有一名男生马上主动站起来发言:“你是对的,但这样做也太麻烦了. 你看如果有100捆小树,你就用100个20相加吗?”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 小女孩立刻显得很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老师很快走到小女孩的面前,俯下身子,关切地问:“你的回答正确吗?”小女孩一时语塞. 老师又继续追问全班同学:“你们说,她的方法对吗?”“对. ” 全班齐答. 这时老师一边在小女孩的练习本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钩,一边笑着说:“她的方法当然是正确的,只是不够简便. 但是刚才是谁引发了我们的争论?没有她的贡献,就没有我们现在精彩的讨论,快让我们一起来谢谢她. ”小女孩终于嘘了一口气,这才体面地坐下来. 在这样愉悦温馨的课堂氛围中,没有不安,没有指责,学生从思想到行为都得到了充分尊重,思想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探究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展.
  二、鼓励质疑问难,增进探究热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现代思维科学也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为教师,平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否有思维价值,都应该充分肯定学生是积极动了脑,在思考. 所以,我们要切实维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同时,这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在出示了“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学生会提出“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它有何作用?”“它与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等. 学习了比的知识后,“比的后项不能为0”就与学生在观看各种球类比赛中,比分的后项可以是0(如3 ∶ 0,15 ∶ 0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 于是问题由此产生“在什么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我们所学的比与球赛中的比是一回事吗?”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 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心理学家也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究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 ”
  三、善于启发联想,搭建探究平台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思维活跃的人,遇到问题时不只是从正面沿着一个方向分析研究,而且能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灵活思考,相近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这样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点的单独掌握,而且使一类知识得到相互沟通.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教会他们善于打破常规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学好例1后,教者相机引导:“同学们,其实转化的策略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就曾经很多次运用了转化的策略,你能回想出哪些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很快各抒己见:“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我们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 ”“在探索圆柱的体积时,我们把圆柱的体积转化成长方体的体积. ” ……这样通过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进一步引入“转化”策略的探究学习. 这些联想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巩固了新知,更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学生经历了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而不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习数学不是纯粹地掌握知识,而应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预设;有效问题
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关键点上。职业教育一直被降格为“低层次教育”,而国家的发展崛起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这一“瓶颈”的解决需要把提高
[摘要]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猛,规模迅速扩大,职业高中数学教育在未来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新课改要求,介绍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强调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展示出职业教育特色,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以就业为重点;数学实用性
毽球是我国民间流传广、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技艺性、娱乐性和健身功能。本文以浮山县毽球运动者为对象,结合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
针对六十四团坝体填筑料的工程实例.简要的说明风和砂作为坝体填筑料在施工中的技术要求,供有关工程参考。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氛围,强化教育,作为党组织负责人,必须协调领导纪检监察工作,发挥纪检监察队伍的作用,落实反腐倡廉四个重要文件,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和“形”是高中数学中的两大研究对象,“数”和“形”的结合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形结合”不仅仅是一种解题方法,更是一種基本的数学思想,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和学习中,“数形结合”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摘要]数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小学数学能力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思维;策略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要把最好的教育给我们的孩子,这“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学习的培养。    1 树立
文章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分别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监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