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创设物理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2007ji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学校的很多学生不愿参与课堂学习,成了“课堂植物人”.究其原因,“课堂植物人”较多的课堂一般是枯燥乏味的.根据教学需要将所学知识内容中涉及的具体情境“搬”到课堂上,用更丰富,更真实的情境信息刺激学生的情感细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量、适度、适时地开展情境教学,是治疗初中物理课堂“植物人”的一剂良方.开展物理情境教学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创设,如:实验,视频,魔术,认知冲突等.
  关键词:初中物理;唤醒;情境创设
  作者简介:叶冬红(1975-),女,河北昌黎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笔者工作在基层教研机构,接触到的多是农村学生,近几年深切地感觉到,课堂“植物人”越来越多.上课铃声是他们休眠的信号,下课铃声是他们苏醒的信号.究其原因,“植物人”多的课堂的显著缺陷是课堂枯燥乏味,机械地背概念,模仿着做题,没有兴趣支持,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成就感……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所学到的只是知识的表象,无法真正理解物理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无法认识到知识的本质.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停留在学徒式的模仿中,并不能发现问题中所包含的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更谈不上融合已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状态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学习,导致课堂“植物人”越来越多.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根据教学需要将所学知识内容中涉及到的生活、生产中的具体情境“搬”到课堂上,用更丰富,更真实的情境信息刺激学生的情感细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并保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思考,通过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达到不断开拓学生的理性认识的效果.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逐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笔者认为在课堂上适量适度适时地开展情境教学,是治疗初中物理课堂“植物人”的一剂良方,是一条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捷径.
  物理课堂中的情境创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实验、探究活动进行创设
  实验探究是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抓住这一学科特点进行情景创设并不难.物理教材中安排了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或是探究活动,比如:在八年级物理的绪言课“科学之旅”中,涉及到了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电和磁,力学等方面的实验,笔者想编者的主要目的就是唤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另外为了增加趣味性,更好地激发八年级的孩子们对物理课的期待,可以增加实际生活中的实验,最好是学生能接触到却又不曾留心的内容.例如:饭店里“水煮鱼”是一道很受人们欢迎的菜肴,但如果把它换成另一种“水煮鱼”搬到物理课堂,学生的学习细胞一定会被激发.具体做法:先将菜肴“水煮鱼”(如图1)呈现给学生,再加以语言描述,表达出这道菜的诱人之处.然后再呈现出物理课堂上的“水煮鱼”(如图2): 把一条小鱼放进盛满水的烧瓶里,把烧瓶颈部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上部的水沸腾了,观察烧瓶里的小鱼怎样.然后解释:因水受热水向上运动,如果只加热上半部分,水无法对流,所以试管底部的水还是冷的,所以瓶底的金鱼照样畅游,并没有成为熟了的“水煮鱼”.
  再比如:学习“大气压强”时,可以用“杯子倒提水”来激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知识的学习欲望.具体操作:如图3所示:第一步:先用空纸杯倒置,一张略大于杯口的紙贴在杯口,让学生观察现象;第二步:将纸杯装满水,用推进的方式将纸盖在杯口,将杯子倒过来,杯口朝下,让学生观察现象.此时设问:水为什么不流出来?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在学生给出他们的思考的答案后,适时进行第三步:在盛满水的倒置的纸杯顶端用针扎一小孔,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再次设疑:为什么呢?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引导学生开始“大气压强”这节课的学习.(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加d图和e图的操作)
  2利用媒体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进行创设
  做为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初中生还是天真的孩子,在他们的头脑里,物理的田地上还是一片空白,最多也只有星星点点的“小草”.天真、贪玩、好奇……是他们的天性,如果这些天性利用好,变成教师“为我所用”的法宝,那物理课上的“植物人”肯定也会苏醒.
  比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一节时,可以在课前播放小视频《加菲猫2之双猫记》中“加菲猫照镜子”一段,加菲猫和另一只与加菲猫很相像的王室虎皮猫斗智,一分多钟的视频中两只猫有关于镜面对称的镜头,也有形态各异的镜头,(如图4、5、6所示)可以很好地展示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段搞笑的视频让学习在轻松愉悦中悄然开始.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学习结束后,再来让学生分析这段视频,在哪些环节上可以体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这样,将物理知识的学习承载于学生感兴趣的小视频之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自然增加了许多,课堂植物人在兴奋的状态下再无法休眠,同时也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另外也可以用魔术揭秘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情感细胞,利用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平面镜成像”这节课的开始我们也可以播放“仙女飞天”这个魔术.
  视频中,当大幕徐徐拉开时,观众会看到“仙女”在云雾中漫舞(实际是演员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视频过后教师设疑:“仙女”真的飞天了吗?学习了本节课后,我们再来看看“仙女”是怎样飞天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揭秘魔术“仙女飞天”(如图7所示).
  通过魔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领学生运用所学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学以致用.
  这些情境的好处在于:第一,学生比较感兴趣,又与物理知识紧密相关,可以让学生很快从下课的状态回到课堂上;第二,情境之中有“机关”,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热情;第三,通过对情境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分析,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学以致用的能力.
  3利用问题引领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有效地启发诱导,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也是情境创设的一种形式.
  如:分子和原子一章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怎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在学习“分子热运动”一节时,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个算式“50 ml 50 ml=?”学生们会很快回答等于100 ml.教师立即在等号上画斜线,变成50 ml 50 ml≠100 ml”,此时学生会提出异议,然后教师布置思考任务:请判断这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有的学生会说是假命题,可能也会有学生说是真命题.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出来后,教师给出答案:“在物理老师的眼里这是真命题.”那些说是假命题的学生疑惑不解.接着演示实验:把50ml的纯水倒入盛有50ml酒精的量筒中,充分混合总体积应是多少?先让学生猜想是多少,均匀混合后静置量筒,请学生观察量筒的读数,发现总体积小于100ml,学生肯定就会出现疑问,迫切想弄清原因,这时教师设疑,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习了“分子热运动”这一节之后,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运用学生熟知的知识激发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明也可以滲透辩证的物理思想.
  又如学习磁场时,磁场看不到,摸不着,很抽象,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抽象思维还很难形成,如何让学生感知并理解磁场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尝试用问题引领的方式创设情境.具体做法:用条形磁铁靠近小磁针,但不与小磁针接触,引导学生观察小磁针的转动情况.当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N极时,小磁针被排斥,当用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N极时,小磁针被吸引,在此基础上设疑:小磁针为什么会被推斥或吸引呢?学生很快回答:小磁针受到了磁铁对它的推斥力或吸引力.教师进一步设问:磁铁并没有与小磁针接触,这种推斥力、吸引力是谁来传递的呢?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可能无法做答,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有力存在就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很明显,小磁针是受力物体,那施力物体?是磁铁吗?还是有另外一种更具体的物质存在?最后揭秘:在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能传递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特殊物质叫磁场.这样的导入比让学生死记硬背磁场定义的效果要好的多,学生对磁场概念的理解效果会更好.
  义务教育阶段是全民教育,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学习是每个义务教育学段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精通课程标准与教材,在学生认知结构下、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源于学生生活、科学合理地进行情境创设,多视角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浓郁兴趣,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物理学科的学习之中,对课堂“植物人”的医治一定会疗效甚佳.
  参考文献:
  [1]张冬冬.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优化物理合作学习[J]. 中学物理,2016,34(5):38-39.
其他文献
当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在世人面前熊熊燃起时,我的视线也被牢牢地定格在了奥林匹亚精神的发源地——闪亮的雅典。不仅为了关注紧张激烈的赛事,而且为了关注中华儿女在那儿洒下
教育是教人以智慧,教师应为思维而教.显化方法是生长思维的有效途径,实践智慧是知识的价值体现.从皮亚杰的双重建构理论出发,通过“认知冲突”“主题强化”内化建构等效法,生
生命的意义或许不在其长短,但对于那些食用劣质奶粉却不幸夭折的孩童们来说,他们,未曾以自己的思想洞察身边社会,未曾以自己的眼光欣赏周围环境,未曾以自己的体会感受生命价
摘要: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创新人才.践行STEM课程理念,立足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开发数字化实验,做实课本知识的拓展性实验,开展工坊实验,开发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应用性实验、日常生活相结合的生活化实验,开发符合兴趣和特长需要的个性化实验等,构建与实施高中物理实验校本化课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STEM理念;高中物理实验;校本化课程;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鲁世
摘要: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来辅助物理学习,把物理实验原理、知识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效率不言而喻.  关键词:初中;物理; 游戏;学习  摘要: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来辅助物理学习,把物理实验原理、知识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金鱼摇篮,伴我成长。在冬日的寒冷中,我沐浴着温馨的阳光,慢慢长大…… The cradle of goldfish grew with me. In the cold of winter, I bathed in the warm sunshine and
摘要:将智能教育平台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使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提升教育质量.得益于所在学校日益强大的师资力量,乘着网络评卷取代传统手工评卷的东风,在高三多次试题讲评课中,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网络评卷”的优势,实现较为高效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网络评卷;小数据化;有效物理教学  作者简介:方武增(1985-),男,广东揭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丰富体验中,满足其感官欲求,激发其探究欲望,生成其知识结构,开发其思维方式.本文论述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体验、深入体验、完善体验.  关键词:体验;情境;科学素养  作者简介:王超(1979-),男,江苏盐城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体验是一种认知活动,它是通
望着眼看快要熄灰的生日蜡烛和妈妈热了一遍又一遍的饭菜,我心里禁不住升起一股莫名的火气来。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和爸爸早上约好了,晚上一定要给妈妈开一个烛光晚会,好好
摘要:高考物理考查的五种能力是物理学科素养的具体表现,其中推理、分析与综合等思维能力是科学思维素养的核心内容.结合对高考物理试题中科学思维素养考查的分析及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科学思维;物理模型;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谭国武(1976-),男,湖南岳阳人,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学科教育.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