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就应该充分利用二十一世纪新的技术工具。目前,初中音乐教学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了多媒体这种新型技术和手段。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不仅可以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音乐;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123-1
  随着时间的推进,科学技术也飞速发展,新时代下科学技术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快,而多媒体越来越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教学工具之一,音乐教学也不例外。作为现如今最先进的教学工具,多媒体在初中音乐中的有效运用,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音乐教学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目前,虽然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多媒体成为了一个课堂上的重要教学手段,不过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必不可少的缺点。所以这篇文章就对多媒体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运用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探究。
  一、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前的传统课上,老师都是自己带着一个收音机来进行对录音带的播放,学生只能用耳朵听录音带,这种单一地模式不仅间接的降低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还有一定的误导学生的可能性,毕竟,通过一些陈旧的播放机来进行的录音带的播放所呈现出来的音质与真实的音质相差太多。这样,学生就会处于一个纯粹的被动地位,还使他们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对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每一个感官上的触动,都能够带起一个美丽的画面,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来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够促进老师创设教学情境,还能够大大的增加教学的效果。初中生处于一个敏感的时期,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安抚他们的情绪,正确的理解他们的逆反心理,以此来达成共识,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所以,对多媒体的选择,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决定。老师要积极的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创造出一个有趣且良好的氛围,来带动学生们进行学习,把他们的音乐素养逐渐地培养起来,主动的学习,以此来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的质量。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让音乐充满张力和感染力,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以及他们的创造能力,也丰富了老师上课的方式,让老师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探索音乐的道路上能够更好的扬帆起航。
  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的策略
  1.恰当应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将生动的画面以及质感的声音等等各种信息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欣赏美丽的画面和高音质的声音时,让每个人脑中都呈现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使音乐课充满美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共鸣。而且,在多媒体成为新时代的需求之后,他不仅只是简单的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手段,而且能够更加清晰的对知识框架进行整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对《七子之歌》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一些香港的历史画面,澳门被掠夺的悲惨情景,以及回归祖国时人们的喜悦之情等等,以此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这种情感,理解歌曲的内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来感受歌曲的创作背景,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
  2.深化多媒体功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授音乐时,要巧妙地将德育功能渗透在课堂之中,合理的把音乐的魅力逐渐的在教学中得到发挥,带动学生们的情感的迸发,让他们自己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例如,在讲授《爱我中华》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一场视觉的盛宴,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怀揣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善待世界的万事万物,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幸福人生!
  3.教师应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增强多媒体的实用性
  在运用多媒体工具的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白音乐背后的深刻寓意,更好地理解音乐,体悟音乐,慢慢地学会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手段,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这样,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更加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整体素质无暇对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的魅力。相反,当学生感受到像是鸡汤文一样时,他就会很抵触,很抗拒,甚至以后都不会再接受此种形式的授课。因此,教师一定要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整体素质相结合,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综上,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结合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使音乐发挥真实性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声情并茂的音乐学习情境。
  [参考文献]
  [1]邱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8.
  [2]庄红.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藝,2016(24).
  [3]冀丽.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之浅见[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11).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开端,导入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好的导入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内容就可以顺利展开;反之,如果导入平淡无奇,整节课的效果就很难保证。本文以一线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做了梳理。  关键词:历史教学;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57-1  
摘要:品格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德善”品格直指核心素养,是对核心素养的分解和具体化,而德善品格中的明礼,是学生品格形成中基础的基础,是人文底蕴的初级品格。因此,我校紧紧围绕“资源凸显,文化育人”,开展了多种活动:一是融合古镇地域人文资源,让学校成为“明礼”的培育基地;二是布置带有古镇底蕴的楼道文化,让墙壁彰显“明礼”气息;三是编写古镇人文资源德育校本教材,助推“明礼”行为习惯;四是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是师生心与心交流的主场所,更是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小舞台。而课堂作业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的重要依据,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所以,在课堂上提高学生作业质量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之一。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美术教学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课堂作业,落实教学目标,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构图;
摘要:教材插图是生物教材显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中对讲授内容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蕴含教学信息的图片、表格、照片或曲线图等辅助资料。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利用教材插图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插图;初中生物;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7-068-1  教育家乌申
摘要:教师若要想从一名教育者转变成教育工程师,那就必须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中的发现应用于课堂学习中,借力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助推教学,让每个孩子享有适合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教育与脑神经科学;与人脑契合的教育;学习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992-7711(2019)03-057-2  21世纪是世界科学界公认的“生物科学的时代”,是“脑的百年”,
摘要: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家校合作的水平必然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状况。因此,要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切实提高家校合作的水平。  关键词:家校;家长;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10-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
摘要:随着全球文化的融合,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讲述了英语课堂中朗读的含义,重点阐述了朗读对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重要性,旨在通过优化教学流程、带有感情的朗读、运用游戏和通过速读提升学生领悟能力几方面的论述,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6-043-1
摘要:社交软件已运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网络化教育环境下,将微信、QQ平台运用到美术教学当中,让其成为与同学、家长、教师分享美术学习资源与成果的桥梁,拓宽了美术教学的时空,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提高了美术的时效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是美术教学的一种强而有效的补充。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QQ;线上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以环境保护为例,探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学习,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活动,推进了深度学习。  关键词:体验教学;深度学习;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60-2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依法治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
摘要: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语感训练,以促进学生语感的进一步形成。  关键词:语感;语境;仿写;赏析;作文教学;电教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