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四川艺术节在蓉举办展现西部独特风采

来源 :中国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feng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20日至30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厅承办,各市(州)人民政府协办的首届四川艺术节在成都圆满举办。
  本届艺术节是一届富有西部独特风采、四川文化气派、巴蜀人文历史情怀的高水平艺术节,汇集了四川省最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人才,覆盖全省21个市(州),涵盖舞台艺术展评、美术作品展评、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展览、文化产品展销等五大版块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美术展、成就展、舞美展3场展览,剧本交易会、文化消费月、戏剧名家讲座等20余场文化博览和产业贸易活动,是四川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
  展演展览,异彩纷呈


  据了解,参加此次“四川文华奖”舞台剧目展演的均为从四川省各市(州)、省直院团、部分大专院校、行业院团遴选出的优秀舞台作品,包括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音乐剧,以及有整体构思和主题的整台或组台的歌舞共33台。演出剧目艺术形式丰富,展现四川风格,凸显“中国梦”时代主题,演职人员达3000余人,集中全面地展示了四川省近年来舞台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策划历时一年的首届四川艺术节开幕式主题文艺演出《走向繁荣》,在简短的80多分钟内,集中展示了精心挑选的四川省30多个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的优秀文艺作品最精彩的片断,衔接巧妙、编排细致、高潮迭起,艺术家用精湛的技艺展示了四川艺术的繁荣之路,引来现场观众掌声雷动、好评不断。
  而四川文华美术奖,作品质量高、评选范围广,是四川省内级别最高的美术奖项。四川文华美术奖的评比活动采取特别邀请和公开征集的方式,在全省征集近三年来新创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书法作品共750余件,经过前期严格初选和复评,在本届艺术节期间入选260件,加上特邀作品38件,共有298件优秀作品入围,先后在达州市和四川省美术馆展出,参观展览观众达8万余人次。
  超低票价,文艺惠民
  本届艺术节通过推行低票价制度开展全省文化惠民消费月活动。所有艺术节入选剧目要求在当地开展基层惠民演出,每台剧目演出不少于30场,面对面地接受普通观众的检验,获得了广大群众的热捧。
  在成都几大剧场轮番上演的四川文华奖剧目展演活动着力突出公益性,推出最低20元、最高60元,还可享受折扣优惠的超低票价,吸引了6万观众走进剧场,20万观众参与网上评戏。展演期间,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节会期间,艺术节组委会还组织开展优秀舞台剧目话剧《巴交龙布》、《雪域忠魂》,川剧《尘埃落定》,歌剧《彝红》赴基层惠民巡演150余场,共计吸引观众15余万人次,把集中惠民与下乡巡演相结合,还戏于民,让基层群众均等化地享受艺术发展成果。


  培育文化市场,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作为节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消费月活动以“文脉四川·创意无限”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路演、项目推介、西部成都动漫游戏文化节、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特色产品展、川味美食文化消费节、四川游乐狂欢节、创意消费嘉年华、文化惠民文物拍卖会、网上文化特色产品促销活动、四川艺术臻品会、图书促销惠民活动、畅游天府古镇等十余项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群众的文化消费理念、引领文化消费意愿、激励文化消费行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四川文化消费的标志性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文化消费月期间各类大小活动超过50场次,吸引超万名民众参与,各类推介签约项目总投资近400亿元,拉动大众文化市场消费达100个亿,极大地提升了四川文化消费水平,且后续反响持续发酵,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节会期间,文化部等有关部委领导,西部11省(区、市)、四川省内21个市(州)代表团,以及港澳驻成都办事机构和法国、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斯里兰卡、日本等外国驻成都领事馆约200名领导、嘉宾和代表参加了本届艺术节各项相关活动。(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
其他文献
站在峨眉山金顶登山大道的石阶上,两边配着金黄辔带的白色象队迎面矗立,十方普贤塑像端坐在一头白色巨象之上,仿佛从九重云霄降下,那么巍峨,那么庄严,又那么慈悲。仰视观瞻,
最近,本人在外地考察时,请一些民营企业家谈谈他们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看法。他们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都很拥护,但总是感到不踏实。他们认为如果国有企业还是现在这个样子,民营企业是很难和国有企业合作的。民营企业会害怕把自己“弄丢了”“卖了。”  民营企业如何坚定信心?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理论上已经有两大突破,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二是
今年9月10日,教师节迎来了它的第三十岁诞辰。回顾3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与制度的突破,喜看其巨大成就,“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正在变为现实。这不但传承了自孔子等先师时代以来数千年薪火相传的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且教师的形象和精神已固化为恒久而稳定的印记,深得世人尊崇。  然而,在当今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之下,违反师德事件却屡屡发生,教师的形象和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价值拷问,师德
深入学生,与学生谈心,在谈心中找到了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才是适合学生的学校。  一、开放办学的学校  不少学校很有名气,但学校大门是紧闭的,封闭式办学,学生不喜欢。封闭办学,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很少知道学校的一些办学情况。有的学校连自己的教师都不知道自己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管理制度等信息。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不在自我感觉如何,也不在某些部门的认可与否,而在群众的评价。学
李新语老师是西部地区某省一重点小学的专职体育教师,每一学期临近期末,他都显得特别“悠闲”。  “主要是期末考试到了,体育课都必须给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主课’让位。”李老师向记者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作为全校唯一的体育专职教师,李老师每一学期都要承担全校5~6年级12个班的体育课,“平时工作还是很忙的,特别是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和李老师一样,在采访时,四川某重点高完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