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某炼油厂实际情况,在对其单塔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酸性水处理工艺、装置结垢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条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单塔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装置结垢成因;结垢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X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3-0305-01
在炼油厂当中,由不同装置产生的酸性水都含有一定量的酸、氨氮、酚类物质,对它的处理主要采用酸性水汽提装置进行。然而,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对于单塔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因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容易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结垢,使管路等发生堵塞,不仅影响生产,而且严重时还会引起事故。因此,有必要在掌握结垢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单塔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现存问题
1.1酸性水处理主要工艺
非加氢酸性水于集合管完成汇合后,进入1#脱气罐;加氢酸性水进入2#脱气罐。这两套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在完成脱气以后,进入1#水罐进行沉降除油,然后由增压泵到达除油器,进入2#水罐,通过进料泵从水罐的底部抽出并加压以后,经冷、热两条线路进入汽提塔。处于塔底部的蒸汽采用重沸器进行加热;从塔的中部向外抽出侧线富氨气,通过三级分凝器实现逐级降温,制得粗氨气,然后通过精制和压缩等,生成液态氨从装置中送出。从侧线抽取由分凝器产生的冷凝液并进入2#水罐[1]。
1.2结垢问题严重
2016年11月检修上述两套装置,但在检修后不久,装置又因为结垢而发生堵塞,后来因堵塞情况不得不中断生产。
检查发现1#装置过滤网上有严重结垢现象,网上孔道几乎堵满,出口管结垢厚度在10mm以上;从泵机直到换热器,结垢层的实际厚度不断减小,塔内填料段产生结盐,进料段首层塔盘被堵,出口上部的堵塞情况较轻,但18#-26#塔盘的堵塞情况较重,离塔底相距越近,堵塞情况越轻。生产中断后发现,2#塔实际操作中塔顶实际压力保持不变时,底部温度从162℃提高到165℃,压力从0.55MPa增加到0.58MPa,流量从80t/h减小到65t/h,同时塔底部的液位有很大波动,温度分布情况较差,产出净化水不符合要求。
汽提塔在填料段并无结盐现象,抽出口上部塔盘的实际堵塞情况较轻,而抽出口与下部塔盘已经被严重堵塞;各级换热器都存在轻微的堵塞问题。
1.3装置结垢成因
对处在上游的装置进行采样分析,可得如表1所示的结果。对于常减压装置,其塔顶水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实际含量较高,1#、2#催裂化及焦化反应装置的水也含有一定量的钙离子和镁离子[2]。
基于此,对1#塔垢样进行采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垢样也含有很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据此,可将结垢成因确定如下:在酸性水中,通常都含有大量钙离子与镁离子,达到某种条件后,就会形成一定厚度的结垢;对于非加氢水,其pH值为6-9,碱度来源于HCO3-,和钙离子与镁离子反应后,就会产生碳酸盐,其在水在往往较为稳定,如果液相的pH值产生变化,则会生成沉淀物。相较于1#装置,2#装置的实际结垢情况较轻,其发生部位为10层塔盘,同时换热器等的结盐现象也明显,其原因为1#装置几乎所有進料都属于非加氢酸性水,而2#装置只有60t/h左右的加氢酸性水和25t/h左右的非加氢酸性水,其硫化氢实际含量相对较高,和分凝液完全混合以后,酸性水的pH值将明显降低,没有达到形成结垢的程度,所以其结垢情况相对较轻[3]。
2单塔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结垢解决措施
从结垢问题的产生机理角度讲,结垢需要达到以下两个条件才会产生:其一,待处理酸性水当中含有一定量的镁离子和钙离子;其二,酸性水实际pH值增加到可以析出的程度。其中,使水的pH值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其一,抽氨系统中产生的分凝液进入进料泵,和原料水发生混合;其二,硫化氢和氨气之间的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在实际情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装置结垢的问题。
2.1减少测线回流氨氮量
借助Aspen软件对各操作情况下的分凝器回流量实施模拟与计算。将初始条件确定如下:抽出量取1000kg/h,在粗氨气中,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取82%,即氨气的体积分数取18%,压力与温度分别为0.51MPa、153℃。
以模拟和计算所得结果为依据,对分凝器的技术参数进行调整,以此达到减少氨氮回流的根本目的。调整方法为:(1)一级分凝器的温度保持不变,为130℃,压力从0.42MPa减小至0.37MPa;(2)二级分凝器的温度保持不变,为85℃,压力从0.38MPa减小至0.33MPa;(3)三级分凝器的温度从35℃升高到38℃,压力从0.28MPa减小至0.23MPa[4]。
2.2对不同种类的酸性水进行分流处理
将硫化氢浓度相对较高的酸性水,调整到1#汽提塔进行处理,同时适当增加2#塔的加氢酸性水实际处理量。对这两种不同的酸性水进行分流处理以后,在1#装置中,总进料量的5/18为加氢酸性水,13/18为非加氢酸性水;在2#装置中,总进料量的7/17为加氢酸性水,10/17为非加氢酸性水[5]。
3结论
(1)在酸性水当中,镁离子与钙离子是造成装置结垢的主要原因,同时当液相pH值达到一定条件时,结垢物将大量析出,若使溶液原本pH值发生变化,仅可以稍微的减缓结垢,起不到消除结垢的作用和效果。
(2)实践表明,通过对回流液氨实际浓度大小的降低,以及对加氢和非加氢酸性水实施分流处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1#装置结垢的产生;相较于1#装置,因2#装置有很高的氨氮浓度及硫化氢含量,所以液相pH值一旦达到条件,就会产生沉淀。
(3)此外,通过对单塔加压侧线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的分析可知,在回流冷凝液当中,二氧化碳也会对装置结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设计和改造过程中,同样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宁,彭芳,崔守业.催化裂化装置烟机结垢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49(02):29-34.
[2]周力.催化裂化装置轴流风机叶片结垢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流体机械,2017,45(05):54-57.
[3]佘浩滨,花飞,龚朝兵,曹孙辉.污水汽提装置设备结垢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外能源,2013,18(04):78-82.
[4]闫国富.180万t/a煤制甲醇项目水煤浆气化装置水系统结垢原因及技改措施[J].化肥设计,2012,50(04):45-48.
[关键词]单塔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装置结垢成因;结垢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X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3-0305-01
在炼油厂当中,由不同装置产生的酸性水都含有一定量的酸、氨氮、酚类物质,对它的处理主要采用酸性水汽提装置进行。然而,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对于单塔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因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容易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结垢,使管路等发生堵塞,不仅影响生产,而且严重时还会引起事故。因此,有必要在掌握结垢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单塔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现存问题
1.1酸性水处理主要工艺
非加氢酸性水于集合管完成汇合后,进入1#脱气罐;加氢酸性水进入2#脱气罐。这两套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在完成脱气以后,进入1#水罐进行沉降除油,然后由增压泵到达除油器,进入2#水罐,通过进料泵从水罐的底部抽出并加压以后,经冷、热两条线路进入汽提塔。处于塔底部的蒸汽采用重沸器进行加热;从塔的中部向外抽出侧线富氨气,通过三级分凝器实现逐级降温,制得粗氨气,然后通过精制和压缩等,生成液态氨从装置中送出。从侧线抽取由分凝器产生的冷凝液并进入2#水罐[1]。
1.2结垢问题严重
2016年11月检修上述两套装置,但在检修后不久,装置又因为结垢而发生堵塞,后来因堵塞情况不得不中断生产。
检查发现1#装置过滤网上有严重结垢现象,网上孔道几乎堵满,出口管结垢厚度在10mm以上;从泵机直到换热器,结垢层的实际厚度不断减小,塔内填料段产生结盐,进料段首层塔盘被堵,出口上部的堵塞情况较轻,但18#-26#塔盘的堵塞情况较重,离塔底相距越近,堵塞情况越轻。生产中断后发现,2#塔实际操作中塔顶实际压力保持不变时,底部温度从162℃提高到165℃,压力从0.55MPa增加到0.58MPa,流量从80t/h减小到65t/h,同时塔底部的液位有很大波动,温度分布情况较差,产出净化水不符合要求。
汽提塔在填料段并无结盐现象,抽出口上部塔盘的实际堵塞情况较轻,而抽出口与下部塔盘已经被严重堵塞;各级换热器都存在轻微的堵塞问题。
1.3装置结垢成因
对处在上游的装置进行采样分析,可得如表1所示的结果。对于常减压装置,其塔顶水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实际含量较高,1#、2#催裂化及焦化反应装置的水也含有一定量的钙离子和镁离子[2]。
基于此,对1#塔垢样进行采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垢样也含有很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据此,可将结垢成因确定如下:在酸性水中,通常都含有大量钙离子与镁离子,达到某种条件后,就会形成一定厚度的结垢;对于非加氢水,其pH值为6-9,碱度来源于HCO3-,和钙离子与镁离子反应后,就会产生碳酸盐,其在水在往往较为稳定,如果液相的pH值产生变化,则会生成沉淀物。相较于1#装置,2#装置的实际结垢情况较轻,其发生部位为10层塔盘,同时换热器等的结盐现象也明显,其原因为1#装置几乎所有進料都属于非加氢酸性水,而2#装置只有60t/h左右的加氢酸性水和25t/h左右的非加氢酸性水,其硫化氢实际含量相对较高,和分凝液完全混合以后,酸性水的pH值将明显降低,没有达到形成结垢的程度,所以其结垢情况相对较轻[3]。
2单塔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结垢解决措施
从结垢问题的产生机理角度讲,结垢需要达到以下两个条件才会产生:其一,待处理酸性水当中含有一定量的镁离子和钙离子;其二,酸性水实际pH值增加到可以析出的程度。其中,使水的pH值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其一,抽氨系统中产生的分凝液进入进料泵,和原料水发生混合;其二,硫化氢和氨气之间的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在实际情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装置结垢的问题。
2.1减少测线回流氨氮量
借助Aspen软件对各操作情况下的分凝器回流量实施模拟与计算。将初始条件确定如下:抽出量取1000kg/h,在粗氨气中,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取82%,即氨气的体积分数取18%,压力与温度分别为0.51MPa、153℃。
以模拟和计算所得结果为依据,对分凝器的技术参数进行调整,以此达到减少氨氮回流的根本目的。调整方法为:(1)一级分凝器的温度保持不变,为130℃,压力从0.42MPa减小至0.37MPa;(2)二级分凝器的温度保持不变,为85℃,压力从0.38MPa减小至0.33MPa;(3)三级分凝器的温度从35℃升高到38℃,压力从0.28MPa减小至0.23MPa[4]。
2.2对不同种类的酸性水进行分流处理
将硫化氢浓度相对较高的酸性水,调整到1#汽提塔进行处理,同时适当增加2#塔的加氢酸性水实际处理量。对这两种不同的酸性水进行分流处理以后,在1#装置中,总进料量的5/18为加氢酸性水,13/18为非加氢酸性水;在2#装置中,总进料量的7/17为加氢酸性水,10/17为非加氢酸性水[5]。
3结论
(1)在酸性水当中,镁离子与钙离子是造成装置结垢的主要原因,同时当液相pH值达到一定条件时,结垢物将大量析出,若使溶液原本pH值发生变化,仅可以稍微的减缓结垢,起不到消除结垢的作用和效果。
(2)实践表明,通过对回流液氨实际浓度大小的降低,以及对加氢和非加氢酸性水实施分流处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1#装置结垢的产生;相较于1#装置,因2#装置有很高的氨氮浓度及硫化氢含量,所以液相pH值一旦达到条件,就会产生沉淀。
(3)此外,通过对单塔加压侧线抽氨酸性水汽提装置的分析可知,在回流冷凝液当中,二氧化碳也会对装置结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设计和改造过程中,同样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宁,彭芳,崔守业.催化裂化装置烟机结垢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49(02):29-34.
[2]周力.催化裂化装置轴流风机叶片结垢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流体机械,2017,45(05):54-57.
[3]佘浩滨,花飞,龚朝兵,曹孙辉.污水汽提装置设备结垢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外能源,2013,18(04):78-82.
[4]闫国富.180万t/a煤制甲醇项目水煤浆气化装置水系统结垢原因及技改措施[J].化肥设计,2012,50(0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