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标》指出:"数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关键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给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体验。
使学生在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中充分体会到"成功和失败是等价的,只要自己尽力了就是成功",让鲜花和小草都享受到阳光,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1、评价内容多维,为学生搭建快乐成长的平台。
在新课标中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略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我将用"智慧星"来评价学生。课堂上我设立5种奖:红星奖给专心听讲的,黄星奖给爱动脑筋的,蓝星奖给认真完成作业的,橙星奖给有进步的,绿星奖给团结协作的。得满5颗星就可以换一颗闪亮的"智慧星"。此外,我还设立劳动之星、勤学之星、合作之星、自律之星、活动之星等12颗星,只要能得到其中的5颗,就能得到一颗闪量的"智慧星"评价每周进行一次,评价结果由组长报告老师,然后评出优秀小组和本周小明星及进步小标兵。这样的评价,使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我能行,我快乐 "的美好体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评价标准多维,为学生创设快乐成长的机会。
众所周知,学生的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学习习惯都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搞"一刀切",必然会使部分学生心理受挫,丧失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他们都有发展的机会。例如:在平时练习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对于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在取得较大进步时,写一些特殊的评语:有进步、你真棒、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会做的更好等。评价时从作业正确率(A、B、C)和作业态度(优、良、及)两方面进行。对每次测验后的评价,根据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学生间的不同起点推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像学困生,若在试卷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基础方面得分的话,便可获得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即使他只得60分也可得到一颗星,像中等生,若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基本保住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题的得分,那也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得一颗星;对优生的要求适当提高。当然对每种学生的肯定、鼓励后,都不忘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使用分层评价,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给班级带来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3、评价方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展自我评价,培养反思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评价自己及同学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数学、学习数学是否有信心等,学生的感觉最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学生也有自己的体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促使他们反思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显得由为重要。
1、 教师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由依赖性评价逐步向独立性评价发展的。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准确、公正、肯定的"教师评价"是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一条途径,也是形成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在许多次的"教师评价"过程中,会了解到应该从哪些方面反馈自己的学习,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从而学会自我评价,在评价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成长。
2、 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评价
"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多方法的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开展了同学间的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互相关注,认真观察,抛开自我为中心,从别人的回答中得到启发,引发自己的灵感,从而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这里把评价的机会充分让给了学生,学生在评价中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合起来,并通过别人的评价引发了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行为。通过反思,在生活中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一定能运用所学知识去灵活的解决。在评价中促学,真正实现了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建立评价反思表
在教学实际中,我不仅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自我评价,还引导他们进行课后反思。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丰富、更深入、更全面。为此我建立了课后评价反思表。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适当选取对象,分次分批对学生某节课进行自我评价。
三、以"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促进评价,养成反思应用的习惯
在我开展的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表现有一个公正的评价,使学生养成反思应用的习惯,我让每个学生建立了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让学生有目的的收集记录自己在数学学习领域、特定阶段内的作品及相关的证据材料,并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进步程度、努力程度和反思应用能力。为了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我设计了如下的内容:
1、会听 2、会说 3、会写 4、会想 5、会记
学生记录袋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先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学生在班级中的争星台上留有记录,每到一个月的时候,进行一次总结,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发红花,然后放到记录袋里保存,并根据自己这一个月的情况适当进行反思。这项活动以月评价为住,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在这里我与家长达成共式评价要公正,要在评价中鼓励赞扬,呵护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要指出不足,促进学生反思,使学生的探究更深入,充分体现"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通过运用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掌握许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以及以问题解决、探索活动为主的创造能力。
总之,面对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学生,我们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构建起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数学评价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给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体验。
使学生在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中充分体会到"成功和失败是等价的,只要自己尽力了就是成功",让鲜花和小草都享受到阳光,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1、评价内容多维,为学生搭建快乐成长的平台。
在新课标中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略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我将用"智慧星"来评价学生。课堂上我设立5种奖:红星奖给专心听讲的,黄星奖给爱动脑筋的,蓝星奖给认真完成作业的,橙星奖给有进步的,绿星奖给团结协作的。得满5颗星就可以换一颗闪亮的"智慧星"。此外,我还设立劳动之星、勤学之星、合作之星、自律之星、活动之星等12颗星,只要能得到其中的5颗,就能得到一颗闪量的"智慧星"评价每周进行一次,评价结果由组长报告老师,然后评出优秀小组和本周小明星及进步小标兵。这样的评价,使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我能行,我快乐 "的美好体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评价标准多维,为学生创设快乐成长的机会。
众所周知,学生的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学习习惯都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搞"一刀切",必然会使部分学生心理受挫,丧失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他们都有发展的机会。例如:在平时练习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对于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在取得较大进步时,写一些特殊的评语:有进步、你真棒、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会做的更好等。评价时从作业正确率(A、B、C)和作业态度(优、良、及)两方面进行。对每次测验后的评价,根据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学生间的不同起点推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像学困生,若在试卷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基础方面得分的话,便可获得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即使他只得60分也可得到一颗星,像中等生,若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基本保住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题的得分,那也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得一颗星;对优生的要求适当提高。当然对每种学生的肯定、鼓励后,都不忘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使用分层评价,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给班级带来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3、评价方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展自我评价,培养反思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评价自己及同学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数学、学习数学是否有信心等,学生的感觉最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学生也有自己的体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促使他们反思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显得由为重要。
1、 教师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由依赖性评价逐步向独立性评价发展的。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准确、公正、肯定的"教师评价"是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一条途径,也是形成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在许多次的"教师评价"过程中,会了解到应该从哪些方面反馈自己的学习,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从而学会自我评价,在评价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成长。
2、 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评价
"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多方法的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开展了同学间的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互相关注,认真观察,抛开自我为中心,从别人的回答中得到启发,引发自己的灵感,从而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这里把评价的机会充分让给了学生,学生在评价中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合起来,并通过别人的评价引发了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行为。通过反思,在生活中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一定能运用所学知识去灵活的解决。在评价中促学,真正实现了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建立评价反思表
在教学实际中,我不仅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自我评价,还引导他们进行课后反思。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丰富、更深入、更全面。为此我建立了课后评价反思表。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适当选取对象,分次分批对学生某节课进行自我评价。
三、以"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促进评价,养成反思应用的习惯
在我开展的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表现有一个公正的评价,使学生养成反思应用的习惯,我让每个学生建立了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让学生有目的的收集记录自己在数学学习领域、特定阶段内的作品及相关的证据材料,并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进步程度、努力程度和反思应用能力。为了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我设计了如下的内容:
1、会听 2、会说 3、会写 4、会想 5、会记
学生记录袋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先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学生在班级中的争星台上留有记录,每到一个月的时候,进行一次总结,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发红花,然后放到记录袋里保存,并根据自己这一个月的情况适当进行反思。这项活动以月评价为住,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在这里我与家长达成共式评价要公正,要在评价中鼓励赞扬,呵护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要指出不足,促进学生反思,使学生的探究更深入,充分体现"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通过运用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掌握许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以及以问题解决、探索活动为主的创造能力。
总之,面对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学生,我们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构建起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数学评价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