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v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贯制,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同时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本人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生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二、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2、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手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学生。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分数表示,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数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4、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
  四、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计算题教师要自觉,认真审题按步分析,认真验算。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老师是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示范中领悟方法。
  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对解一道题,学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增进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如我在讲授球的体积公式时,课前我让20名学生用厚0.5厘米的纸板依次做半径为10、9.5、9……0.5厘米圆柱,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算出结果。又让40名学生用厚0.25厘米的纸板依次做半径为10、9.75、9.5……0.5、0.25厘米圆柱,课堂上我先把球的体积公式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用两根细铁丝分别将两组圆柱按大到小通过中心轴依次串连得到两个近似半球的几何体。让大家比较它们的体积与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体积,发现第二组比第一组的体积接近于半球的体积,如果纸板厚度变小得到的几何体体积愈接近于半球的体积,帮助学生发现了球的体积公式另一证法。同时不仅向学生讲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材料为什么让大家各自准备,而且有意识地让学生损坏串连到一起的几何体和各自的小圆柱。通过这些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数学教学具有不仅使学生学知,学做;而且使学生学共同生活,学共同发展的目标任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新课程理念的指引,素质教育的推进,关注学生的学校成绩、暂时现象转向为学生的成长、一生受益服务,关注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的适应度、坚忍度。“志商”作为一个人做事成败重要因素教师没有加以重视,为此笔者从目标教育、挫折教育、名言教育等方面谈谈自己做的粗浅尝试。  关键词:  志商;意志;目标教育;挫折教育;名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41  正文:  所谓“志商”,就是指意志商数,这是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与壮大,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数学教学法比较落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作者通过对高职数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的分析,将其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做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高职数学教学的近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职数学;案例教学;方法分析;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一、数学案例教学法的必
很久以来作为教书者的我不会教书了!摊开课本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教什么?该向学生传授什么?培养学生什么技能?养成什么样学习习惯?形成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是自己变呆了?苦思抿想中仿佛自己又步入刚上班的时代,用一种好奇的目光审视一切,用一种求知的心理追寻一切。  首先,理解教材。这里的教材是指我们的课本,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材料和工具;它是各种信息的载体。它是语音、词汇、语法、句法、文章的结合体,
期刊
研究背景和目的 联合化疗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有效治疗方法,急非淋白血病患者的化疗缓解率可达80%以上,但化疗相关的肝脏损伤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化疗药物的应用及其疗
目的:构建M23-AQP4稳定表达HEK293细胞,并以此细胞为底物,采用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CBA)检测血清标本抗AQP4抗体。观察不同温度保存对M23-AQP4稳定表达HEK293细胞和血清标本抗
余映潮老师对阅读教学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学生学习的层面,重点研究语文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的内容可用“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12个字来概括;二是教师教学的层面,主要研究高效、艺术的阅读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集中在14个字上: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一课多案。  所谓“学生活动充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
期刊
“英语该怎么教?”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英语教学者,虽然有许多语言学家给出了这样或那样的教学建议和教学策略,但在具体操作上却因地区、因学生和因授课老师的不同,效果不一。在一些教育资源落后,尤其是较偏远的农村中学,就很难有成套的、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可以拿来使用。这就需要英语老师们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走出一条适应自己学生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  首先,低起点缓推进,逐步培养引导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学困生是校园中客观存在的群体,对学困生的研究也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学困生的定义、分类,学困生转化的意义出发,结合初中语文学科及教材的特点,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把握成功,遵循从小从易的原则,通过课堂提问,制定适合学困生的作业与测试,推荐课外读物等方面探求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学困生的定义与分类  
近年来,人们特别重视教学改革,对“满堂灌”异常敏感。因此,有少数教育管理者就把教师的讲述、讲解(不管讲得如何)全都视为“灌输”,以致连讲得很精彩的教师也不敢在公开课中亮相。还有些教学管理者听课时以秒表记录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教师讲解的时间,并且以学生“动”的时间来衡量教学改革程度的尺度。为避“满堂灌”之嫌,有的教师就大搞“满堂问”。这种师生问答式教学,表面上看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积极性也很高,但收效
期刊
企业保卫工作是企业正常运行与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企业保卫工作,才能够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维护企业的财产安全,推动企业健康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企业保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