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挂的灯笼分外红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k5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芭蕾舞剧是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于同一舞台空间的戏剧艺术形式。三种艺术的密切合作造成时空一致、视听统一的艺术效果,这正是芭蕾舞剧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之所在。
  关键词 芭蕾 舞剧 艺术表现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取材于苏童小说《妻妾成群》、根据张艺谋同名电影改编)剧中红灯笼是贯穿人物悲剧的核心,讲述的是上世纪20年代一座封建大宅院中的男主人及其3个妻妾以及妻妾与其情人之间的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具有非常典型的中国民族民间景象从而衬托出中国的特色文化。
  整部舞剧是从三姨太与小生之间对自由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展开的。由于张艺谋导演擅长电影故事,所以他执导的这个芭蕾故事也特别强调曲折、复杂和逻辑性,三幕演出中每一幕都包含相当曲折的情节。比如:青梅竹马、被迫出嫁、姨太争宠、洞房花烛夜、堂会偷情、二姨太告密、二姨太点灯、棒打鸳鸯,冰释前嫌等等。故事中每一个情节的具体表现手法也可以看到张艺谋描写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2001年5月2日在北京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举行世界首演。此后,该剧演出近200场,足迹遍布世界。成为中国近年来新编剧目演出场次最多,票房收入最高的一部舞剧。创造了演出市场的一个奇迹。他的制作班底也是名人荟萃。由张艺谋担任编剧、导演、艺术总监,旅法著名华人作曲家陈其钢作曲、旅德华裔著名舞蹈编导王新鹏编舞。
  《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舞剧为什么如此的成功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其创新亮点及成功奥秘。
  1 音乐是舞尉灵魂所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功,音乐更是功不可没
  该剧音乐创作中中西合壁的尝试没有生硬的拼贴和故弄玄虚的技巧,有的是和谐、自然、鲜明、忧伤在剧中张弛有度的流淌。西方芭蕾的柔美与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朴素的农村背景加上传统京剧在剧中的出现,因此在音乐形式与语言上也做了特定的选择首先是乐队形式,运用西式交响乐团外加了京剧女声、二胡、京胡、笛子、管子、柳琴、两支唢呐、四个民族打击乐,同时还有在台上的一个京剧乐队(四人)。除此之外,为了配合剧情音响的需要,还特意将四十五把算盘作为打击乐器发给每一位乐队队员演奏。这样一个混合编制的乐器组为大红剧的音乐从形式到内容带来了活力
  从音乐方面来讲:中国的京剧、民歌、民间曲调、民间打击乐,运用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有旋律这是一个极富中国民族音乐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的芭蕾音乐。作曲家陈其钢大量运用优美的双人舞音乐、有突出气氛的唢呐和笙独奏、有模仿洗麻将的效果声、有家丁乱棍的效果声、有二胡与大提琴的对答、还有京戏青衣幽怨绵长的吊嗓。看似素材杂乱,但却运用自如,从一种形式进入到另一种形式自然流畅,不留斧凿。
  2 大而多段的舞蹈感人至深。对人物情感与性格的刻画更细腻
  整部舞剧共有十八段舞。即1序幕一红灯舞2,梦幻与现实中的少女3婚礼4规矩舞5,大太太与二太太争风6点灯舞7,新婚夜8芭蕾与京剧9重逢10京剧舞11麻将舞12,偷。睛13规矩舞14撕灯15l家丁与老爷的群舞16牢中双人舞1 7,刑前的三人舞18,尾声
  该舞剧人为的丰富了每个人物的形象以及思想,用舞蹈的形式从外围创造新的环境来表现矛盾冲突,用人物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因为是一部舞剧,所以不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其间借鉴了中国皮影戏的表现手法。在第三幕中还有大段的双人现代舞,但民族舞在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点灯群舞、轿夫群舞、麻将群舞和水袖集体舞都非常有特色,并有着芭蕾舞剧的舞蹈结构。序幕中三太太被迫出嫁时忆及旧时恋人的“纯情”双人舞:三幕中戏班武生唱堂会时相逢三太太的“倾情”双人舞:三幕中三太太不顾家法、以身相许旧时恋人的“偷情”双人舞j尾声中戏班武生与三太太被老爷杖刑夺去年轻生命的“殉情”双人舞……这几幕表演,都透露着芭蕾的新发展。不再着重于古典芭蕾的足尖技巧,而是巧妙的运用足尖和肢体动作,用包括神情在内的肢体表现着故事人物。特别是改版后的“麻将舞”满台皆活。一跃成为四个主人公勾心斗角的场所。响板铿锵下奇特的群舞表演。把赌台上的惊心动魄和大宅门里的飞短流长的扭曲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3 从舞美方面来讲:舞剧的舞台美术可谓满堂生彩
  开幕时的44只大红灯笼富于强烈的装饰性:多层落地可活动的隔扇门也蕴涵着多层的意义:戏中戏的月洞门,既象征着舞台,也象征着床第。最强烈的视觉冲击来自干第一幕结束段的第一次见血,张艺谋用一整块可铺满舞台的红绸缎翻滚铺盖在老太爷和三姨太身上,把一个初夜的情节渲染到了极致:色彩对比强烈的舞美设计也令人过目难忘。从红灯笼的红色,到后来三个人被处死时,用鲜血染成的红墙,再到最后下雪时的白色。张艺谋的特点就是画面感非常强,使剧中情节起伏达到撼人心魄的高潮,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
  第一幕借助灯影戏的效果展开双人舞。而后双方又数次穿破纸屏逃跑和追逐。同样成功运用布景和道具的例证,还有用一块大红绸遮蔽三太太遭老爷强暴的处理。舞剧最后的“仗毙”手法尤其高明:舞台后方矗立着一座雪白的影壁,被家丁们轮番抽打,呈现血淋淋的一片:而遭笞刑的三个主人公则在台板上舞动、翻滚。如此简洁、写意又不失强烈与触目惊心,堪称全剧中的大手笔。此外。这部舞剧还采用了一些非传统的手段“大胆出新”,确实对人的视觉;中击很强烈,但其效果仅仅使人惊讶而非心灵震撼。
  4 原汁原味的京剧与美轮美奂的芭蕾水乳交融
  “京剧 芭蕾”的特色是该剧的一个鲜明特色。二幕堂会“女眷学戏”一段中,一片飘逸飞扬的婀娜水袖,三姨太和小生之间男女反穿、且舞且唱的“阴阳袖舞”便是代表。从音乐上,大量采用了京剧、民乐、戏曲打击乐的元素,唢呐、笙、锣鼓、响板、二胡乃至提琴,甚至还有京剧青衣幽怨绵长的吊嗓,浑然再现了一个旧时代中特有的悲剧色彩。舞蹈语论中加入京剧的身段,其中也包括民间舞,古典舞和现代舞。它再也不把动作局限干芭蕾,而是各种表现形式都有。大大丰富了舞蹈的语言,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向着21世纪的“综合芭蕾”发展。
  5 服装的强烈视觉冲击
  中国的旗袍第一次被搬上芭蕾舞台,不仅没有影响演员的舞蹈,旗袍的样式、色彩都给人印象深刻。有人称《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启了“旗袍芭蕾”的先河,而该剧服装设计出自法国舞台服装设计大师卡布伦之手。三位女主角各以红、黄、绿为其色调。群舞演员则以青蓝色为衬托。为了不妨碍演员形态多变的舞蹈动作,所有丝绸面料的旗袍都在必要部分有特殊处理。其中专为三姨太设计的真丝红裤采用法国进口面料,裤型偏松但整
  个舞蹈中的腿形与肌肉线条均透视可见。舞台上演员们身着旗袍立于足尖,更显出女性高挑、妩媚的风韵。
  芭蕾是一种形式感很强的舞台表演艺术,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叙事性差。但是在这部舞剧里张艺谋却用匠心独具的慧眼,展示总共民族文化的一个侧面,为芭蕾舞剧在各种民族题材的创作上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为此类题材视舞剧创作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展示了一个大师级电影导演在电影和芭蕾艺术上的转换与追求,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芭蕾的足尖艺术与中国封建的民间故事相结合。使我从中看到了中国芭蕾特有的艺术特点和叙事特征。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使我们看到了新的芭蕾形式,民乐,旗袍,戏曲小生等都融入其中。打击民乐的渲染下,身着旗袍,却用足尖跳舞的演员,她们的身段,韵律体现的都是中国舞蹈的精髓。
其他文献
[摘要]堆拉·罗勃斯创作的《巴西的巴赫风格曲》,这套作品共九首,每一首的结构、乐队編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努力把巴西维拉-罗勃斯的民族音乐素材与世界性的巴赫风格融合起来。其中的第五首是人们最不能看出这种追求痕迹的一首,但它又是从骨干里最透出民族性和个性的一首,这也许是它最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 巴西 巴赫风格曲 维拉-罗勃斯    维拉-罗勃斯,1887年2月5日生于里约热内
[摘要] 斯皮尔伯格作为一名犹太人,他的影片中渗透着犹太人所特有的一种情结——犹太情结。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犹太情结并不是一时的情感流露,而是一个整体,一个不断变化深入的过程。他的这种犹太情结其实是所有犹太人共有的情结,这种情结来自于他们千百年来的遭遇,影响着他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同时也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发展。而这种情结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关键词] 犹太情结 救赎 孤独 复仇 
[摘要]影片《色戒》和《不能说的秘密》以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演绎着相同的关于爱的主题,并且在情感结构的逻辑关系上遵循着一个公用的设计框架;首先构建一个危险的情感假设作为故事发展的前提;然后通过情节的发展将主人公的情感压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接着故事主人公在各种因素的驱使下做出唯一选择;在整个情节发生重大逆转的时候,主人公仍都怀抱着某种希望或绝望,从而同先前的情感假设前后呼应。此外,这两部影片由于情节
【摘要】《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采用平行蒙太奇叙事,主持人提问与杰玛回忆构成主线,意识流将他带回到童年寻找答案。  【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茶水工 亲情 友情 人生密码    《贫民富翁》(丹尼保尔,2007)改编自印度外交官维卡斯史瓦卢普[Vikas Swarup]的第一本小说《0&A》。在第81届奥斯卡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八项大奖。  2006年电视现场直播中,印度孟买青年杰玛·马利
摘要 影片译名作为海外观众了解影片的重要途径,具有其特有的价值。与其它形式的翻译相比,片名翻译的历史还很短,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还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以德国功能派之目的论为指导,尝试性探索影响片名翻译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目的论 电影片名 翻译策略    由陈凯歌执导,国人众捧出炉的2008年末大片《梅兰芳》放映伊始就取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在美国亦引起巨大轰动,得到外国观众的认可。英文片名
【摘要】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将时下热点糅入喜剧叙事,以征婚经历串联全片,“贫”中作乐,将喜剧与优雅相结合,彰显出鲜活的冯氏风格。影片以错位的手法营造了戏剧氛围,同时直指人生无奈,并对世人的无奈的错位给予了人道主义的关怀。  【关键词】《非诚勿扰》  冯小刚  错位人生  平民英雄 人道主义    影片《非诚勿扰》将时下热点糅人喜剧叙事,以征婚经历串联全片,“贫”中作乐,将喜剧与优雅相结合,彰显出鲜
【摘要】 当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自然灾害的时候,人类要如何与其抗争?电影《2012》讲述了一个人类用亲情、爱情和友情的伟大力量去积极抵抗可怕的自然灾害的故事,展现出人类真情世界的感人事迹,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力量。  【关键词】《2012》 亲情 爱情 友情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让人们聚焦越来越严峻的地球自然灾害问题。而同期上映的电影《2012》,则不仅仅是在观众面前展
[摘要]新媒体语境的传播特点是小众化、更强的互动性、参与性、传播方式的无限开放,对此,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和新闻敏感性,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树立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造就,加强主持人多方面才艺、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和实践练习,将教学与学生的评、说、演、写、编辑与策划等实际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以适应当今新媒体环境的要求。  [关键
在不经意间,《电影评介》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历程了。三十年啊!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对于她,我们有太多的情感、太多的付出,时至今日仍还有太多太多的牵挂……  1982年底,我调到贵州省电影公司工作。分配到《电影评介》编辑部(当时是省电影公司的一个科室)上班。这是一个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团队。在这里,我认识了作风严谨、一丝不苟的第一任编辑部主任乙一老师。我第一次改稿,对标点符号的“放纵”,就被
【摘要】对The Truman Show的解读,较全面、较合理的解读是伊甸园母题方式的解读。影片中的桃园岛是一个虚拟的伊句园,Christof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和基督的化身,Truman则是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化身,Turman不能离开桃园岛则是上帝规定人不能吃生命树上的果子的唯一禁令的体现,最后,Turman克服恐惧由海上逃走标志着人踏上了由可能性向现实性成长的征程,从而奏响了人性启蒙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