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材分类理论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分类理论是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厘清教材选文的类型,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及内容,对于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王荣生提出的中学语文教材分类理论进行探讨,从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这四种选文类型入手,突出强调不同类型选文的地位、性质、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等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这四种类型课文在实际教学中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分类理论;王荣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教材分类理论立足于选文类型,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材分析路径及教学方向。其中,以王荣生的教材分类理论为代表。他主要是从教材编撰角度来讨论选文的问题,将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突出强调不同类型选文的地位、性质、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等。
  该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代语文教材选文设置上存在的一种现状,即“教材的选文是‘例文’的框子、‘定篇’的姿态、‘样本’的企图,而在教学中则最后被误植为‘用件’”。这说明在教材的编撰上对选文类型的认识含混,对课程目标、内容的认识不清,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使得一篇文章所承载的教学内容过多,“教语文”就变成了“教课文”,而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又很少能落实到“教课文”。这也是造成语文教育难有实效的重要原因。因此,王荣生所提出的语文教材选文分类理论在教学研究及实践上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荣生厘清了選文的基本类型及其功能,我们可以将选文的四种类型划分成两大部分。其一是定篇,它是指完整的、未经删改的经典文学作品。它既是课程目标同时也是课程内容,学生所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这些文章本身。因为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定篇的主要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二则是例文、样本和用件。相较定篇而言,它们既不是课程目标也不是课程内容,而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这三者主要解决“用什么教”的问题,例文是传授语文知识的载体,而样本是读写方法的重要教学媒介,用件则是让文本服务于其所表达的内容及与之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它们可以统称为语文教学的“工具”。
  选文的不同类型又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它们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手段。定篇要按照学术界对其的权威解释让学生了解、欣赏经典作品。其中对定篇的分析和评价是有固定答案的,但并不是唯一的。对定篇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标准,而不是盲目地信奉后现代文学理论。在阅读经典篇目时教师不加任何引导,一味地让学生任意进行所谓的多元解读。这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经典作品的有关内容。同时要对学生加以经典的“训练”。这种“训练”并不是将有关定篇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的文学、文化内涵。例文使用的方法比较多样,可以通过一篇文章或片段学习一个或多个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多篇文章或片段学习一个知识点,等等。总的来说,它教学的中心应该是语文知识。要注意所学的知识之间不能孤立存在,而应有所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王荣生认为,“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发现知识的支持者和帮助者”,因此样本的教学就侧重于以学生体验、发现为主,如“提示式”及“搀扶式”。用件关注的是选文的内容,而前三者的重点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或仅仅是形式。在处理作为用件的选文时,教师要注意选文所传达的信息及开展与这些信息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明确选文的类型,针对其相应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还应注意这四个类型之间的密切联系,发挥语文教学整体的有机功能,提高语文教育的有效性。
  王荣生的教材分类理论明确指出选文的类型及其发挥功能的方式,这是语文教学研究方面重要的理论成果。它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及内容,对于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方面该理论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思考,比如在现行教材中,并未明确区分出选文的类型,有些选文既可以做例文又可以做样本,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针对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的具体化操作仍需进一步思考细化。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材中的“例文”及其编撰策略[J].阴山学刊,2003(5).
  [2]王荣生.论语文教材中的“定篇”类型选文[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3]王荣生.论语文教材中的“样本”及其编撰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02(7).
  (编辑:李艳松)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方案地逐步推进,传统文化的考查成了新的热点。学生备考高考,古代诗文无疑是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分析近几年(2010—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的语文试题,发现古诗文命题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思想,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II卷;古诗文试题;傳统文化;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神内核,是每一个
【摘要】我们告诫学生“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而自己何尝不需要放慢自己过于匆忙的脚步和心灵?语言若是一片森林,那么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她的迷人与激情。我们必将丰富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优化;欣赏;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最近有幸参加了中语会主办的一次活动,主题是“为立言奠 基——立言的五大素养与三大支柱课型”,主讲者是潘新和教授,在讲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微”时代下,如何以“微”治“微”,唤起孩子的写作欲望,启迪孩子的思维火花。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采用“微电影”的作文教学法,引领孩子习作,可采取以下策略:直观感受,激发写作兴趣;开启生活源头,打开写作言路;聚集再现,习作内容具体;构思巧妙,写作方法有变化。让它有效地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成就语文教学的新精彩。  【关键词】微电影;语言表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教师不能局限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述,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进而有针对地调整教学方案,保证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开展。对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完善对话的使用策略,优化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探究如何使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就业导向的作用。本文对中职院校语文课堂进行探究,分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水准为目的的重要意义,并对具体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中职语文;就业导向;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活动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以外,还能够培
【摘要】记叙文教学是基于文本基础上的教学方式,文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综观初中语文教材,记叙文占有很大比重。随着课程标准的革新,记叙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思考与感悟,从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因此,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发挥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注重寻找记叙文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在完善教学的同时进一步
【摘要】在拼音教学中一定要以“激趣”为出发点,通过游戏、故事、儿歌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引领孩子自觉走进汉语拼音这座城堡,感受其魅力。同时,拼音教学可以与听、说、读、写相结合,教师先扶后放,为孩子创设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拼音教学;乐学;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汉语拼音教学要突出趣味性,应当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要形式,要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模式;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上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喜悦感,从而增强对所学知
【摘要】微写作作为一种互联网信息交流方式,快速进入到了现实写作中,它自身独有的特点更适合现代生活的需求,高考语文中也增加了微写作的试题,因此非常值得高中生学习。虽然高中生对微写作接触较多且有较高的兴趣,但是他们对其具体的写作策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本文对微写作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微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写作;策略浅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微写作,一
弗雷德里科·瓦兰达斯脱掉西装,穿上不太合身的防护服,离开会议室,前往里斯本军事医院的急诊室。他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走上前线的医生,要照顾发烧、咳嗽的病人。在那些病人当中,经常有人好奇地打听他的身份。瓦兰达斯说:“他们盯着我的眼睛说:‘嘿,你不是葡萄牙体育的主席吗?能不能和我拍张照?’”  瓦兰达斯确实是葡萄牙体育足球俱乐部的主席,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十几年前,他曾经是一位预备役军医。前不久,瓦兰达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