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对学生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本文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方面谈论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望能对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提高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准备充分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教师必须有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并充分的作好课前准备,这二者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怎样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呢?
  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思维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在教学时抓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节省时间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科学性和新颖性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給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统计教学要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选材要为学生喜闻乐见,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组织元旦联欢会,买些什么水果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调查大家喜欢吃什么水果,这就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然后再考虑统计方法,可以问一问每个人的喜好,具体数一数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也可以把大家喜欢吃的水果用图片贴在黑板上,这就构成了一幅象形统计图。通过象形统计图,可以启发学生提出并且回答一些问题。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巧设问题的情景,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明、小刚两人吃一个面包,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以如下例题为例:
  “小丽6分钟走36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里到学校走了13分种。小丽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米?”这类题目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一知条件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由复习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开始,使学生容易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并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教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参考文献:
  [1]小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杨海莲
其他文献
摘要:作者针对小学数学中探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探究教学的特征,并对实施探究教学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  采用探究教学和学习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突出特征。探究教学是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形式采用观察、分类、测量、实验、交流、推理等手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像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方式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建构学习者自己的认知结构。探究教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源于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培养好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习习惯、作业习惯是最重要的任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自发地学习,会学习,是当前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预习学习作业规范化训练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中国西部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并探讨影响诊断年龄在绝经前的因素。  方法:  通过中国西部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心的热门话题。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可从制定教学方案、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学法指导和教学反馈几方面做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效果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这又是摆在我们广
目的:  观察同轴2.2mm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超薄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传统的同轴3.0mm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
摘要:让课堂有限的40 分钟发挥最大效能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备课、课堂环节设计、课后复习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旨在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  在近十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各种数学能力,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教学目标,充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时,在合作交流中发现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想方法渗透  小学数学,究竟由什么组成的?以往,我们通常把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方法等作为数学的组成部分。当然,没有这些组成部分,数学就不存在了。但是,只有这些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在我市已经使用好多年了。在使用的过程中,数学课题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现提出来与同行商榷交流。  新编的小学数学教材,大多采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或内容载体作为课题。如:《动物餐厅》、《小兔请客》、《文具店》等。这样的课题在教材中举不胜举,表面看,童趣盎然,有些新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谁都清楚:生动的学习环境,能调动学生感官全方位的参与,提高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