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幼教浅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ul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职院校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迅速地投入到工作中,开始将工学结合的模式引进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力求通过此种模式与教育管理进行结合以达到对于人才的创新培养。从工学结合的模式及院校教育管理创新的角度出发,谈论了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二者结合的具体理念及结合方法,希望能够为院校教育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教育管理 基本理念 具体方法
  中职院校是我国职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场所之一,院校学生毕业之后直接面临着就业。如何使学生迅速地实现由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换,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完全渗透进工作环境,是院校领导及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院校利用工学结合的方法与教育管理进行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二者之间结合的具体理念,然后又具体谈论了二者结合的方法,以求推动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对于人才的有效培养。
  一、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二者结合的具体理念
  在我国的整个教育系统中,中职院校承担了大部分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任务,而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的逐渐提升,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校、社会、企业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推动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对于各项能力的全面掌握是极其必要的。而中职院校为了培养能够充分应对社会需求的人才,当前正在着力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方式。本文对中职院校将工学结合的方式引进到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理念进行了分析。
  首先,中职院校之所以将工学结合的方式引入到教育管理中,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保证其对于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社会改革及发展的需求。就目前社会对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来讲,其人才必须在掌握新颖而且够用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突出而且实用的实践能力,还必须有优良的道德素质。所以,当前的中职院校在开展基础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适当的加入岗位工作技能以及特定岗位的素质需求等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而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则正好满足了此种需求。
  其次,中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工作,还是为了将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结合来构建开放的教育平台,以在教学中达到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学习内容的目的。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绝大部分都需要直接参与工作,而学校要想切实地提升其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努力地推动学校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及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开放性,使社会上各种力量能够更加深入地达到对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有效掌握。而且,学校还要主动地了解人才市场与职业需求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吸引社会上的重大企业力量来投资办学及签订人才定向就业合同等,进而达到对学生就业的有效帮助。
  再次,中职院校将工学结合的方式引入到教学管理中来,是为了能够使学校教育在更高的程度上转向市场职业需求,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一线职业人才。工学结合将行业、企业、应用及市场等“工”的要素与学校、学生、教学等“学”的因素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其在与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相结合时,能够使“学”的各项因素全面地向“工”的因素发展,进而实现教学对市场及岗位续期的贴近,学生在学习期间便能够达到对于各种职业以及职业技能、素质等的培养,进而能够使其在毕业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对于职业的接受。
  二、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二者结合的具体方法
  1.完善二者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
  中职院校要想使工学结合的方式为教育管理发挥更高的作用,就必须为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的开展设置完善创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其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使学校的专业课程能够随着社会职业需求较大的新变化来同步转变。而且,其针对职业而开展课程还要在基础的知识理论以及职业技能、素质和具体职业实践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教育,使学校的课程设置全面地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具备工与学双方面能力的师资队伍。而要培养此种教师队伍,可以通过引进企业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定期来校任教来实现,也可以将骨干教师及教育带头人员等送到企业就职等来推动,使参加教育的教师能够同时获得教师及企业技能人员的双重身份。
  2.充分建立适当的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
  中职院校要使工学结合的方式发挥作用,还必须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变革创新,使二者能够为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发挥辅助作用。首先,就教师建立适当的教学方式来讲,教师可以着力构建贴近专业性质及职业需求的项目化以及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使理论教学能够充分地利用适当的职业情境或职业案例,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对特定职业的介绍来鼓励学生去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实际的技术问题,或者是帮助他们利用假期进行实习等,以使教学始终能够与职业的实践教育同步开展。其次,就教师建立良好的考核方式来讲,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考评方式转变为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平时学习表现、全面发展状况等的考评,并将考核主导者的权利一部分放给企业,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得到企业的有效衡量,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导向应对职业需求的状态中。
  3.全面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习力度
  当前时期,中职院校应通过签订定向的就业合同来引进企业力量以建立教学实训基地,或者是直接引导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全面掌握到其自身参加工作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及技能等。而针对实习的具体设置来讲,院校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侧重理论学习的第一、二个学年开展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着力在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培养。而另一方面,学校要推动顶岗实习工作的全面开展,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学年全面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进而帮助其提前一年熟悉职业状况,避免学生毕业之后面对就业的手足无措状况的出现。而中职院校为学生设置顶岗实习的阶段,主要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职业中发现其自身的优势与缺陷及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等,通过要求他们进行定期的总结、汇报达到对问题的及时解决。而且,顶岗实习阶段的设置,还致力于由学校与企业一起在学生的实习期间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纪律意识,并通过适当的职业考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三、结语
  中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能够在诸多方面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有效的帮助,从而使学校在当前时代环境中更加健康地发展。因此,中职院校的教育人员必须着力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推动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的更深程度地结合。
  参考文献:
  [1]陶榕.建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2]吕艳,王金宏.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2009,(10).
  [3]王立升.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4).
  [4]涂倚明.浅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06).
其他文献
从真诚滋润心田、兴趣叫醒耳朵、幽默融洽感情、激情创造奇迹、策略改变命运五个方面,谈了对英语教学的几点感悟。  英语教学扭转感悟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并任班主任工作。因为什么都不懂,于是借用了别人的“严上加严”的管理方针,从严治班。从此,我起早贪黑,事无巨细,一切都亲自包办,整天忙里忙外,结果却事与愿违。长此以往,不但我自己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利于自身的提高,而且这种“保姆式
期刊
现在社会由于家庭、升学等原因,学生的心理压力日益严重,学生的挫折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阐述语文教师应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渗透,以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文教学渗透耐挫教育心理健康现今社会,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峻,有学生因老师的几句批评而跳河自杀的;有学生因一次考试的失利而踏上不归路的;有学生在小学时一
期刊
当今的教育,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更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忽视了心灵和人格的塑造,使得高智商低情商的孩子越来越多。语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语文教学德育作业设计当今的教育,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更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忽视了心灵
期刊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习科目。随着科技时代的创新,双语教学成为了家长和学校所关注的焦点。为了培养更优秀的综合型人才,教师在不断地努力,小学英语教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思维,改革教学方法,寻找适应小学生学习的教学理念,论述了一些相关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小学英语一直是教育部门看重的重点科目,尤其是在新的教育改革下,各个学校更加重视小学教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习科目,随着
期刊
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个性,符合中学生的阅读教学的特点规律。教师要借助文本,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真正发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深广的影响作用。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人文内涵新课标明确的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
期刊
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学”“教”主体主导《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期刊
每个单位都有临工的存在,他们是后勤保障不可缺少的一支队伍。本文介绍了营造融合氛围,提高幼儿园后勤临工归属感、自信心、积极性的一些做法和建议。  临工情感技能制度学校后勤是一个为全校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弹药”的后方战线,没有适时适宜的服务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而后勤面广、量大、繁杂、细琐的工作都需要人去完成,可以说对学校后勤的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对后勤人员的管理。由于我校是一所2009年新独立
期刊
【关键词】高中数学 圆 数学解题  圆作为最简洁完美的几何曲线,生活中一直都被人们所推崇。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它的影子:1500年前的雄伟的赵州桥;制作精美的圆形大钟;田径场弯道处的圆形跑道;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看的电影《魔环》……同样,在数学习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也能时刻看到圆的痕迹。并且它的相关知识的巧妙应用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谈圆在数学解题中多方面的应用。
期刊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体现教学改革和目标发展要求的教学活动方式之一,更是体现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相关教学理念,对初中数学学科问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会,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教学 能力培养
期刊
以《项链》一文的教学为例,充分说明职校语文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法的必要性,以及怎样运用行为导向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目前职业学校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受到职教理论界和学校师生的欢迎。  行为导向教学 职业学校 语文课堂  一、行为与导向的融合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从德国引进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此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目标,让学生在行为导向中学会思考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