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培养留守儿童法治意识的实践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ix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媒体时代”这一词来自传媒界,指的是现代信息传输途径之全,涵盖范围之广。全媒体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各种感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信息的传递,其生动、时效的特性符合课堂教学的需求,所以被引入到教育行业。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德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全媒体时代。面对新的社会趋势与潮流,教师的教学技巧与理念也需与时俱进。全媒体分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可以有效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将其应用于课堂可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合理地利用全媒体资源,利用其生动、时效、丰富的特性进行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途径与形式,实现教育与时代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关注留守儿童,积极更新教学方法
  教师不仅要不断地丰富教育技术理论,而且要将时代的成果合理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要积极地面对那些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教育问题,比如留守儿童。如今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要面对的群体。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父母的陪伴,可能存在缺乏安抚、照顾不力、监护不力的状况。面对这样的群体,教师要强化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使其在遇到困难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又要让其学会约束自身的行为,实现健康成长。
  比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时,教师要注重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手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从家庭、法律、社会、学校等几个方面,结合案例,带领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认识到保护自己的途径。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一定的实效,不利于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资源保护自己,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微课案例,让学生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看看案例中哪些内容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哪些行为自己可以反抗。在学生找出具体的行为后,让学生继续讨论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在视频中出示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家暴、校园霸凌、性侵害等。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状况,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说道:“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状况呢?老师准备了一个小盒子,大家可以拿出一张纸,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想对老师说的话写在纸上装到盒子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以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要及时了解存在问题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中,教师需要具备剪辑视频、插入音频、制作动画等专业技术。教师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培训、自学、研讨等手段不断提升自己,革新教学手段。
  二、利用全息媒体,带领学生观察生活
  全息媒体指的是信息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即在现代背景下信息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游戏、VR等多种方式传递。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的状况。在全息媒体的推动下,教学素材得到了丰富,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同时,全息媒体为生活化教学的落实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获取具有时效性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建立联系,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与运用,为学生观察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比如在教学“我们的班规我们定”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全息媒体带领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全息媒体涵盖的形式很广,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在班级里、走廊上、操场上的学生课间活动的视频,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观察我们日常的行为,寻找有哪些不合时宜的行为?”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制定班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契约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班规是大家共同制定的,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发自内心地维护,要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班规,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认同与服从是学生遵守班规的前提,也是公民遵守法律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为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打下基础,便于学生日后学会遵守法律规定。
  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习惯与学习态度上很容易出现偏差。所以,教师在日常班级活动中要注重留守儿童的表现,利用多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以积极的评价帮助他们获得成长自信,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利用全员媒体,组织学生参与实践
  全员媒体指的是在当代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比如当下最火的自媒体。教师将自媒体引入到班级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留守儿童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与父母的沟通,感受不到父母对自身的关爱。将多媒体引入班级管理中,可以在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搭建起一个特殊的沟通平台,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便于学生父母了解班级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也便于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建立双向沟通。
  比如教学“宪法是根本法”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在上课之初便说:“学完这节课后我们要绘制以宪法为主题的手抄报,绘制完成后,大家的作品会在班级公众号中推送,希望大家在课上认真听讲,找到自己想记录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绘制手抄报。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附属内驱力提升其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相对集中的状态,提高学习效果。然后,教师运用自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让学生获得更多积极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选择作品时要注意多元化的标准,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
  教师运用自媒体推送学生的作品、日常活动以及生活记录,可以让学生家长即使身处外地也能了解到学生的状态,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体会到远方父母的关心,为学生与家长的双向沟通搭建了平台,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四、利用全程媒体,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   全程媒体指的是一件事情在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被不同形式的媒体记录下来,从而得到传播与扩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政治活动的全程媒体录像作为教学素材,以增强学生的模拟参与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依法治国的流程,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践行过程。法治意识并非朝夕就能养成,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依法行事意识的渗透,要让学生了解作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与责任,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感。
  如在教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全程媒体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树立权利意识与法治观念,学会合理地利用权利,合理地维护自身的权利。为了强化学生遵守宪法的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公民权利的来源,教师播放国家主席向宪法宣誓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宪法在我国的崇高地位,以视觉冲击的形式强化学生对宪法的认识。
  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更要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在道法实践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全程媒体播放一些与学生相关的法治专题讲座,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利用全效媒体,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
  全效媒体指的是在现代背景下信息的传达会更加精确,更具效率。利用大数据资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信息受众的类型以及反馈的结果。全效媒体近年来已经逐步进入到学校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利用全效媒体,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教学方式,便于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学实践,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提供了新的形式,為网络授课提供了可能。
  如在教学“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时,教师便利用全效媒体及时了解学情。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烟酒与毒品的防范意识,让其树立自觉抵制烟酒与毒品的态度。在教学之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教师组织学生填写了网络问卷。问卷中列举了“你的家人是否抽烟?你是否帮助大人买过烟?你知道毒品是什么吗?”等简单的问题。在学生完成后,教师通过大数据进行检索,概括出班级成员的主要特征,便于设计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答卷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了解,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树立起远离毒品的意识。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为了保障效度,教师可以采用正反设问的方式。留守儿童缺乏长辈的监督,容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留守儿童的答卷,教师要重点关注,了解其生活情况与心理状态。
  总之,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素养,为学生以后的社会参与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丁继臣.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9.
  王萍.小学道德与法治“童趣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0(23):24-25.
  黄晓亮.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2020(16):33-34.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鲜明的特征是提出新时代。十九大精神也带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刻认识自身的使命。共青团是大学生最直接接触的组织,发动共青团基层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团组织;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文章探讨了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提供有效支持;探讨了将优质平台的学习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整合优化的教学模式,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强化学生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强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核心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摘要】小学机器人教学中面临着优质师资缺乏、学生参与度低及存在明显的学习差异性等问题,这些“痛点”问题需要引起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视。文章针对小学机器人教学的特点,设计了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微课程,运用微课程进行课内翻转教学,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微课程;机器人教学;计算思维;课内翻转  一、问题提出  在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师生的“痛点”在哪里?从教
【摘要】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答题解惑,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高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充分互动,答疑解惑,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化学;钠的重要化合物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
【摘要】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班级管理,结合班级文化L.O.V.E(LISTEN——聆听,OBLIGATION——责任,VALIANT——勇敢,EXCUSE——包容),借运动会的契机,能够引导学生们将赛场上的拼搏精神继续在学习中发扬,奔向“十全十美”,沉淀内化,积蓄力量。  【关键词】SWOT分析法;目标信念;十全十美  一、班会背景  初三(10)班班训为“L.O.V.E(LISTEN——聆听,
【摘要】在新一轮的教改大潮推动下,小学阶段的课程教育中增加了更多的教学品类。竖笛教育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小学音乐教育课程,通过学习竖笛,可以更好地调整发音,为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前进做出铺垫,同时,竖笛教育对学生也具备了陶冶作用。文章就竖笛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作用给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竖笛;音乐素养;教学作用  一、传统音乐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概念的误区,另一个则
【摘要】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个性也越来越彰显,加上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愈显个性化和多元化,家长更多地注重“增长见识,丰富学识”,追求成绩和排名,忽略“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忽视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在班级里部分学生表现出在思想道德现状、为人处事的方式和对待学习的态度等方面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多管齐下的策略智慧来帮助这些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教
【摘要】计量单位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的范畴,而概念的教学很容易陷入表层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度解读教材,从适合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设计丰富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抓住知识间的关系进行知识迁移,推动学生的学习结构化,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活动体验;结构化;知识体系  讲授一些概念性的内容时,教师往往会直接给出相关的定义,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但是在现实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的理解
【摘要】高校學生干部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兼具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身份,需要面对着学习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容易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导致心理失衡,诱发抑郁心理。分析高校学生干部面临的角色冲突,有利于引导学生干部疏解负面情绪,调整心理状态,从而关注个体心理所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抑郁心理;角色冲突;心理调适  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正式学生组织中担任领导工作,承担管理职
【摘要】探讨和研究小学体育特色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小学在继续发展体育特色项目的基础上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整合,建立更加适合自己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特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  一、研究目的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 1项目”的通知》中指出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