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奇质疑是青少年学生尤为儿童的天性,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问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提问;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古人云:“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多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好奇质疑是青少年学生尤为儿童的天性。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思想单纯,面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生活中常有“为什么”相伴,这恰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动力,是使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阶梯。同样是人类获取知识,发明创造的力量和源泉。同时由于小学生好奇,提问是自发的,如果不加以保护或引导不力便会减弱或消失,学习兴趣了表现为不稳定。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
  1、创设“爱”气氛。把教学过程中作为能向学生倾注爱的主渠道。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可近的。如我现在所教的班级里好几个孩子就是单亲家庭,而且有两个孩子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可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体。刚开学我就发现这几个孩子上课的时候目光有些躲躲闪闪,根据我了解的这些情况在上课时我就放下老师的架子,多和他们交流而且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体验,他们回答正确时很大张旗鼓的表扬他们,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爱与关注。
  2、必须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維。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一起探索,一起研究。还要尊重学生人格,当学生在提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于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要消除学生害怕说错而被教师或同学讥笑的恐惧心理,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例如:有位教师在课堂上因笔误造成科学性错误,而学生泰然处之,无人给教师“通风报信”,尽管听课教师再三示意学生提醒教师,而学生佯装不知,还是没人敢“揭竿而起”纠正。恐怕是教师平时在课堂上缺乏教学民主,没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习惯。他们还认为这样做是守纪、尊师呢!总之,教师只有积极创设“和谐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勇敢提出各种问题。
  3、还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如果上课时老师一览带包,或者嫌学生提问麻烦,就把此环节省去,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懒的提问,甚至懒的说话。那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就是一句空话。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作为教师,除了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既要勇于提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也要勇于提出自己进一步思考所产生的新的困惑、新的问题。前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活动的参与性;后者可以使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并带动其他同学积极思考和参与。在新课导入时,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也要给学生留有质疑问难的机会和时间,让质疑问难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的思维将会不断地掀起波澜,因此,质疑问难不应该是一次性的。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关键就是设法让学生将要学习的概念与他们的经验建立联系。
  教师的示范提问,特别是提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始阶段教师不仅应把着眼点集中于自己的课堂提问,还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为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受到启迪,让学生发现并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
  三、培养习惯,使学生好问
  1、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谁打的电话时间长”时,由于已经有了前面知识的基础,我就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得出新知识,方法也让他们在不断提问中得出。
  2、让学生多做,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如果这条边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3、让学生多想,深刻提问。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
  4、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
  四、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提问是一种创新,教师应当千方百计保护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萌芽,以往课堂教学中都是教师向学生提问题,一问一答,认为这就是启发式的教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启发”就懂,这样造成学生一是不会自我提问题,二是不知从何提出问题,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极不利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教师应不断创设既靠近教学内容、又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常见的有趣的情境,创造条件激励学生自我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质疑问难的方法。   1、要在知识的“产生点”上找问题,就是要实现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题;
  2、要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
  3、从自己在明白、在清楚的地点提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自我提问的方法,就能更加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寻求答案。例如: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教师创设情境后,请学生回答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想学到哪些知识?学生通过提问:时钟是谁发明的?为什么有三根指针?它们各表示什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圈只有12个刻度?没有时钟以前人们怎么办?……教师请学生说出自我提出了哪些问题,教师就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管理、分析、比较、寻找答案。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他们学习起来,积极性特别高,思维特别活跃。通过自我提问、答疑、不仅学习了“时间”的基础知识,而且培養学生自我提问的良好习惯。
  五、重视创见,使学生释问
  教师应以学生质疑为突破口,捕捉一闪即逝的智慧火花,甚至是“灵感”,及时给肯定,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语言和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有针对性地鼓励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去解决疑问。将所学知识转变为一种能力,这也是学习“思维策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习,生活中问什么:例如牛顿所见苹果成熟之后掉在地上,在常人认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牛顿则反复思考,问自己为什么?从而发明了“万有引有定律”。一般人不去想或没想到的方法,而你想到了,这就是一种创新。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设制了一个既贴近生活,学生又喜欢的一段动画片引入课题,激起学生深厚的兴趣,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为什么生活中汽车车轮是圆的?而车轮轴又在圆的中心呢?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带着这些实际问题去学习、去探究、去寻找答案。由于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圆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提问勤学好思的好习惯。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也就没有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地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探索创新的境界中,更自由地思考、讨论和学习,更主动地投入和创新。为了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作为老师的我一定要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路人,生活中的大朋友。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壳聚糖(CS)、海藻酸钠胶体与双相陶瓷骨(DCCP)复合支架材料,检测其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壳聚糖(2%、4%、7%、10%)胶体与双相陶瓷骨混合、制备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助之成功,而坏习惯则致之失败。良好的解题习惯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内容、方法与意义等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解题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某方面的习惯,往往决定着这个人在这方面的成败。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能令其一步步走向成功;反之,不良的习惯只能使其在这个方面一败涂地,最终一事无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高中數学教师的一种常规工作。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延续,也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中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要处理好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这两个环节,能使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
目的:   1.调查温州青年学生鼾症和OSAHS的患病率,为青年鼾症和OSAHS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2.用CBCT图像3D头影测量方法分析青年鼾症患者颅面部特征,以提供青年鼾症患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们所处的语文教學的启蒙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渴求和理解能力还相对有限。小学语文教师所用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而言会产生很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语言水平、个人素养及教学能力都会直接决定学生对于知识的领会程度。然而如何通过有效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渐透过文字体会到背后的内涵及教育意义,是所有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探索与寻求的。因此,抓住语文学科的特
【中图分类号】G420  计算机教学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多需求的教学模式。它要求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手段来进而完善我们的计算机教育。所以,中职计算机教育活动的开展它要求教师在把握好理论基础的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进一步统筹并和谐的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才能完善中职生计算机教育。  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侧重于学生计算机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避免出现因不能适应当前就业需求而导致求职
摘要:“解决问题”指学生在全新的场景中,利用已获得的知识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最终解决问题,要求教师的执教过程中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和进行更加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新课程背景下,原有的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被“解决问题”的概念所代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新的“解决问题”该如何理解?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试着对该概念作些阐释。  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