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5)12-0001-01
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阑尾是盲肠的延续肠系膜短于阑尾,又是一个盲端。一条动脉两条静脉导致供血不足。
1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经B超、血常规、CT、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年龄12~48岁,平均28.岁。
2方法
通过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采取治疗方法。注意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及其术后护理。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3病因
3.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①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②粪石,约占35%;③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④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3.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 粘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至阑尾。 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的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而易形成粪石。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呈慢性过程。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变化。
4临床表现
4.1常见症状
4.1.1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多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位置不固定,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约70%~80%的急性阑尾炎病人具有此典型症状;少部分病例病初即表现为右下腹痛。腹痛特点可因阑尾位置及不同病理类型而又差异:单纯性阑尾炎仅表现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者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者则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病人可因阑尾腔内压力骤降而出现腹痛暂时缓解的现象,但并发腹膜炎后,腹痛又呈持续加剧。盲肠后位阑尾炎者腹痛在右侧腰部;盆位阑尾炎者的腹痛位于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者表现为右上腹痛;极少数内脏反位者呈左下腹痛。
4.1.2胃肠道反应:阑尾炎早期,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还可以发生腹泻或便秘。如盆位阑尾炎时,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和尿痛。弥漫性腹膜炎时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便排气减少等症状。
4.1.3全身表现:多数病人早期仅有乏力、低热。炎症加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脉速、发燥不安或反应迟钝等。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可有心、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若发生化脓性门静脉炎还可引起轻度黄疸。
4.2体征
4.2.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亦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始终表现为一个固定位置的压痛。有些病人在发病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即可能出现右下腹固定压痛。压痛的程度与炎症程度相关,若阑尾炎症扩散,压痛范围亦随之扩大,但压痛点仍以阑尾所在部位最明显。
4.2.2腹膜刺激征:包括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这是由于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这提示阑尾炎症加重,有炎性渗出、化脓、坏疽或穿孔等。但在特殊年龄阶段、体质及阑尾位置有变化的病人,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如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等。
4.2.3右下腹包块:部分阑尾炎形成阑尾包块和(或)脓肿的病人,在其右下腹可扪及位置固定、边界不清的压痛性包块。
5辅助检查 40例患者均做B超、CT、血常规检查。B超提示:阑尾有不同程度的增粗,5例阑尾周围液性暗区。X线胸片示:心肺功能正常。血常规提示:炎细胞不同程度的增高。
6临床鉴别
6.1与内科疾病的鉴别
6.1.1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右下肺和胸腔的炎性病变。可反射性引起右下腹痛。有进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但肺炎及胸膜炎常常有咳嗽。咳痰及胸痛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胸部体征如呼吸音改变及湿罗音等。腹部体征不明显。右下腹压痛多不存在。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
6.1.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于小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回肠未端尤为明显。临床上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但本病伴有高烧。腹痛压痛较为广泛。有时尚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
6.1.3局限性回肠炎: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20-30岁的青年人较多见。本病急性期时。病变处的肠管充血。水肿并有渗出。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出现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位置局限于回肠。无转移性腹痛的特点。腹部体征也较广泛。有时可触到肿大之肠管。另外。病人可伴有腹泻。大便检查有明显的异常成分。
6.2与妇产科急腹症的鉴别:
6.2.1右侧输卵管妊娠:右侧宫外孕破裂后。腹腔内出血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可出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但宫外孕常有停经及早孕史。而且发病前可有阴道出血。病人继腹痛后有会阴和肛门部肿胀感。同时有内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现象。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有血液。子宫稍大伴触痛。右侧附件肿大和后穹窿穿刺有血等阳性体征。
6.2.2卵巢囊肿扭转: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后。囊肿循环障碍。坏死。血性渗出。引起右腹部的炎症。与阑尾炎相似。但本病常有盆腔包块史。且发病突然。为阵发性绞痛。可伴轻度休克症状。妇科检查时能触到囊性包块。并有触痛。腹部B超证实右下腹有囊性包块存在。
6.2.3卵巢滤泡破裂:多发生于未婚女青年。常在月经后两周发病。因腹腔内出血。引起右下腹痛。本病右下腹局部体征较轻。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渗出。
6.2.4急性附件炎:右侧输卵管急性炎症可引起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但输卵管炎多发生于已婚妇女。有白带过多史。发病多在月经来潮之前。虽有右下腹痛。但无典型的转移性。
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阑尾是盲肠的延续肠系膜短于阑尾,又是一个盲端。一条动脉两条静脉导致供血不足。
1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经B超、血常规、CT、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年龄12~48岁,平均28.岁。
2方法
通过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采取治疗方法。注意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及其术后护理。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3病因
3.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①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②粪石,约占35%;③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④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3.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 粘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至阑尾。 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的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而易形成粪石。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呈慢性过程。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变化。
4临床表现
4.1常见症状
4.1.1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多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位置不固定,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约70%~80%的急性阑尾炎病人具有此典型症状;少部分病例病初即表现为右下腹痛。腹痛特点可因阑尾位置及不同病理类型而又差异:单纯性阑尾炎仅表现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者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者则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病人可因阑尾腔内压力骤降而出现腹痛暂时缓解的现象,但并发腹膜炎后,腹痛又呈持续加剧。盲肠后位阑尾炎者腹痛在右侧腰部;盆位阑尾炎者的腹痛位于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者表现为右上腹痛;极少数内脏反位者呈左下腹痛。
4.1.2胃肠道反应:阑尾炎早期,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还可以发生腹泻或便秘。如盆位阑尾炎时,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和尿痛。弥漫性腹膜炎时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便排气减少等症状。
4.1.3全身表现:多数病人早期仅有乏力、低热。炎症加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脉速、发燥不安或反应迟钝等。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可有心、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若发生化脓性门静脉炎还可引起轻度黄疸。
4.2体征
4.2.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亦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始终表现为一个固定位置的压痛。有些病人在发病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即可能出现右下腹固定压痛。压痛的程度与炎症程度相关,若阑尾炎症扩散,压痛范围亦随之扩大,但压痛点仍以阑尾所在部位最明显。
4.2.2腹膜刺激征:包括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这是由于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这提示阑尾炎症加重,有炎性渗出、化脓、坏疽或穿孔等。但在特殊年龄阶段、体质及阑尾位置有变化的病人,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如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等。
4.2.3右下腹包块:部分阑尾炎形成阑尾包块和(或)脓肿的病人,在其右下腹可扪及位置固定、边界不清的压痛性包块。
5辅助检查 40例患者均做B超、CT、血常规检查。B超提示:阑尾有不同程度的增粗,5例阑尾周围液性暗区。X线胸片示:心肺功能正常。血常规提示:炎细胞不同程度的增高。
6临床鉴别
6.1与内科疾病的鉴别
6.1.1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右下肺和胸腔的炎性病变。可反射性引起右下腹痛。有进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但肺炎及胸膜炎常常有咳嗽。咳痰及胸痛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胸部体征如呼吸音改变及湿罗音等。腹部体征不明显。右下腹压痛多不存在。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
6.1.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于小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回肠未端尤为明显。临床上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但本病伴有高烧。腹痛压痛较为广泛。有时尚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
6.1.3局限性回肠炎: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20-30岁的青年人较多见。本病急性期时。病变处的肠管充血。水肿并有渗出。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出现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位置局限于回肠。无转移性腹痛的特点。腹部体征也较广泛。有时可触到肿大之肠管。另外。病人可伴有腹泻。大便检查有明显的异常成分。
6.2与妇产科急腹症的鉴别:
6.2.1右侧输卵管妊娠:右侧宫外孕破裂后。腹腔内出血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可出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但宫外孕常有停经及早孕史。而且发病前可有阴道出血。病人继腹痛后有会阴和肛门部肿胀感。同时有内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现象。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有血液。子宫稍大伴触痛。右侧附件肿大和后穹窿穿刺有血等阳性体征。
6.2.2卵巢囊肿扭转: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后。囊肿循环障碍。坏死。血性渗出。引起右腹部的炎症。与阑尾炎相似。但本病常有盆腔包块史。且发病突然。为阵发性绞痛。可伴轻度休克症状。妇科检查时能触到囊性包块。并有触痛。腹部B超证实右下腹有囊性包块存在。
6.2.3卵巢滤泡破裂:多发生于未婚女青年。常在月经后两周发病。因腹腔内出血。引起右下腹痛。本病右下腹局部体征较轻。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渗出。
6.2.4急性附件炎:右侧输卵管急性炎症可引起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但输卵管炎多发生于已婚妇女。有白带过多史。发病多在月经来潮之前。虽有右下腹痛。但无典型的转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