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86491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激起学生求知欲。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教学作了探讨。
  关键词:创设情景;数学实验;多媒体;开拓思维;引导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新课标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设置故事型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听故事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用数学故事作为课堂的开头,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然后是8、16、32粒米……一直放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那么一点米?”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你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粒米!”
  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粒米吗?
  有趣且充满灵性的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用这样的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发现数学原理
  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数学原理的教学大都是直接展示给学生,而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直接让他们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新课程提倡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己去发现数学原理,这样得出的结论就会理解深刻、容易记牢。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过程,发现新认识、新信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学习。
  案例1: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过程中,课前我叫学生准备几根长短不一致的小木棒,在上课时叫他们亲自动手拼一拼,看看能否把三根木棒拼成三角形。然后量出三根木棒的长度。不能拼成的同学把三根木棒长度写在黑板左边,能拼成三角形的写在黑板的右边。然后与本组同学讨论、交流、直至找到了能拼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要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三、利用多媒体开拓学生思维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准确地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难点的有效手续,多媒体计算机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把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案例2:屏幕上出示应用题:甲和乙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地相距10千米,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如果甲带着一只狗和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后即回头奔向甲,遇到甲又回头向乙奔去,直到两人相遇时狗才停住。问这只狗共跑了多少千米的路?我先利用课件演示这一过程,通过演示学生明白狗是与甲同时出发,直到甲、乙相遇才停下,所以甲走的时间=狗走的时间,狗的速度已知,学生很快画出线段图。设两人经X小时相遇 ,则6X+4X=10,X=1,所以狗走的时间为1小时,S狗=10×1=10千米。通过演示,问题的难点在课件直观演示中得以解决,它比以往教师不厌其烦的演示讲解更具有说明力,学生从感官上,思维上都得到了刺激,积极性非常高,很快地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增强了自信心。可见多媒体运用得好,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重点,解决难点。
  
  四、变传授知识为引导探索
  案例3:在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准备几张形状不同的四边形纸片。然后让学生观察四边形内角和是不是一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你验证它。学生们马上动手操作。通过积极思考,设计出各式各样检验的方法:一是分别撕下每个内角,将它们的顶点拼在一起;二是直接将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分割在两个三角形中;三是把四边形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四是在四边形一边上取一点,连结另两个顶点,分割成三个三角形……。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通过认真观察、大胆猜想、实验验证、理论证明、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就会逐渐地从学会走向科学,从传承走向创新。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于它是否有一批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探索能力的人才。而这批人才的培养要从课程改革开始,时代呼唤数学教育的改革。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而教无定法,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我们要不断探索,以找出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方法。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3-14
其他文献
摘要:有机推断题常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计算的考查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多与新信息紧密结合,成为高考的能力考查热点。本文主要从两种常用解法——突破口法和等量代换法,来阐述解答此类题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法;等量代换法     有机推断题属于综合应用各类有机官能团性质、相互衍变关系结合计算在新情景下加以迁移的能力题。  首先应认真审题,分析题意。分离出已知条件和推
期刊
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实际状况及学生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有益经验,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与途径,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帮助和指导骨干学生承担管理工作任务,最终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目标,从而为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管理与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学生管理;模式    Abstract:This arti
期刊
摘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安排课堂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表演、做游戏等活动中寻找快乐。让快乐感觉贯穿英语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体验这其中的快乐吧!  关键词:精心设计;创设情境;“黄金点子”    Let student experience happiness in English class  Feng Chao-hui  Abstract:The teacher with met
期刊
写作议论文,除了观点鲜明正确、论证有力外,还必须做到论据充分可靠。论据充分,表现在例证方面就意味着必须多选一些合适的事例,毕竟是“事实甚于雄辩”。但是同学们在具体使用事例进行论证时,却又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引用太多,有些同学引用的事例材料甚至占到了文章的大半篇幅,造成文标题不清;二是引用不当,在叙述材料的时候不能有意识地指向话题和中心,以使于所举的事例不能有效地支撑自己的观点。  那么我们在议论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从新时期中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学分制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教学质量评价的新方法。  关键词:“2+1”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学分    Occupation schoo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ng method reform quest  Li Wen-zhong  Abstract:The article is from the new period job
期刊
中考政史两科实行开卷、笔试形式,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生在历史、政治学科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对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其探索能力、创作意识和人文培养、促进全面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但从近几年来我所调查的考生答卷情况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历史事件整体感悟能力欠佳,答案生搬硬套,整段照抄,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学生;创新意识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ntains lvords. Sounds,pictures and cartoons .It appears vivid and plays more incomparab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柯·尼·列昂捷夫提出了“从动机走向目的”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他认为作文是动机支配的活动,体现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需要。要真正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就必须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写成篇的文章,完整地表达所见、所感,鼓励他们通过想象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内容,鼓励他们通过作文来表现、发展和完善良好的个性。那么怎么使低年纪的同学们作文轻松入门呢?下
期刊
摘要:应用对比演示实验教学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难点、疑点。  关键词:对比演示实验;教学;应用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现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完成基础文化课教学的同时,必须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与培养相应的操作技能,而长期以来,这些特定的专业课内容大部分是从高等教育专业课中简化而来,这对于只有初
期刊
英语学困生在每个学校都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激发学困生,提高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从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教学效果。下面谈谈笔者的点滴做法:    一、分析学困生心理,建立学习信心  七年级学生进入中学时,学习英语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在小学已经学习了两年英语。有的在小学还没有接触英语。进入中学后,一部分学生经过几次考试(包括小升初),连遭失败,对英语学习已失去了信心。对他们就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