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桥”悲剧敲响警钟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u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上海一位17岁少年跟母亲赌气,纵身跳桥身亡。舆论在评论这起事件时呈现出观点鲜明的两方:一方认为孩子心理脆弱批评不得,一方众多年轻人表示父母的语言暴力很可怕。由此不难看出,家长与孩子的心理關注点真的不在一个频率上。
  孩子,你知道妈妈多爱你!
  这起事件起因是孩子受到了妈妈的批评。现在,大多家庭都对孩子备加呵护,并且听信了很多专家倡导的“多表扬”教育理念,无论家长还是老师,从小对孩子更多的只是鼓励、表扬,于是孩子们习惯了赞扬、肯定,甚至是没有原则的鼓励。孩子们非常容易在一点点批评与挫折下崩溃,做出极端的行为。
  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在孩子一开始的教育上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过度娇纵。以孩子还小为由,过度强调所谓天性个性,少有管束,当进入青春期发现问题时,想管束却为时已晚。该管的时候没有管,本来在青春期该放的时候反而去收,非常容易和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以任性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孩子,在另外一个层面上看,实际上就是对父母或者老师的示威,以自残的方式与父母激烈对抗。
  爸妈,别用语言暴力毁灭我!
  当然,父母对孩子适度的管教绝不等同于近似于人格贬损的责骂。正如有年轻人评论这起事件时说的:妈妈生了我一次,却用语言杀死了我一万次。
  长期遭受家庭语言暴力的孩子,如果伤害不够严重或者他的复原力天生较好,长大以后会在性格上表现出害羞、腼腆、孤独、容易内疚的倾向,而且低下的自尊感会影响到与其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如果语言暴力比较严重,或者孩子的复原力比较弱,长大以后很有可能会发展出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会经常体验到巨大的情绪波动,以及随之而起的强烈身体反应,无法自我调节情绪,常被恐惧、愤怒和焦虑所支配,做出冲动的事情,如大发雷霆、歇斯底里、伤人毁物或者自残。不仅自己事后后悔,也给家人带来极大的困扰,甚至由此进一步发展出品行问题。
  你会和青春期孩子沟通吗?
  青春期孩子,自身存在的叛逆性让他们很容易对父母产生不满。但青春期只要过了这个阶段,孩子对父母的不满意也会降低,他们会理解父母,跟父母握手言和。因此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就更要讲究技巧。心理学家主张“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
  “不含诱惑的深情”是说妈妈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不会拿爱去要挟你,不会因为孩子做不到或无法完成的事情而不爱孩子,不会因为孩子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而断绝一切爱的行为。“没有敌意的坚决”,就是说妈妈对孩子的管束和教育的态度应该是坚决和确定的,且不以暴力或者敌意的方式进行。否定孩子的无理要求和错误行为时,态度坚决却又充满爱意,因为爱所以拒绝和批评。批评的出发点仍是深层的爱。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四分律》是一部影响巨大的佛教戒律书。它的口语性很强,复音词丰富,保留了南北朝时期典型的语言发展变化的特点。特别是该律典是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戒律的制定和犯戒的惩处,涉及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情感冷漠症,和家人相处时总是很冷漠,就像他们说笑时我心中却没有任何情感波动,但其实内心很敏感,只是不想表达。父母说我冷血动物,说我很难在社会立足。我跟同学虽然表面相处还可以,但我并不感到亲近。我真的有问题吗?沈阳:玉儿  随着社交软件的快速发展,现代人越来越“高冷”,而且其中一部分人就像行走的机器,拥有超越年龄的理性。这些人表面上和常人无异,沟通等没有问题,但实则倾向一种病态。 
期刊
20世界90年代,随着中国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的女性意识的日渐觉醒,她们开始以清醒的性别身份、女性的历史眼光进行历史题材小说的女性书写。这种书写既有着对女性生命经验和身体
幽默小说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幽默概念的复杂和模糊性,研究界对中国幽默小说的研究表现得十分谨慎。在这个方面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寥寥。笔者认为目前幽默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大特色或许不在于其多么成熟与老道,而在于她的不断成长。新时期小说观念更新频繁,文学潮流递嬗奇速。从最初的“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
对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中的宿命意识,文学评论界并没有给它一个合适的文学定位,一般评论者都是三言两语带过,没有专门的论述研究,作为一股影响不是太大的创作现象,但应该给它
本文以对比分析理论为指导,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的相关方法,在英汉语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对汉语对象类介词“给”和“为”与其英文对应词进行了描写分析和统计。   针对介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