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研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wuyao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写结合教学是现代教育制度革新后语文教学的新手段。读写结合是一种知识积累运用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名篇佳作的阅读和赏析训练,让学生学习“百家之长”,从阅读中学会写作的手法和效仿文学名家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思想的运用。读和写的教学具有必要性,需要教师通过“以读促写”,“以写导读”的方式,将读写完美的融合进当下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中,笔者通过本文,叙述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案例(苏教版),如下:
  一、结合情景教学,引导写作模仿训练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路引导唤起学生生活中遇到与文章相似的场景,然后让学生进行体悟,并鼓励学生效仿学习教材文章的写作和叙述手法,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文章《枣核》为例,全文以“枣核”为线索,对作者朋友让作者带枣核、朋友家中后花园的布局以及作者朋友吐出的思乡之情进行叙述,充分体现文章中浓厚的乡情,这是一种借物抒情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通过一件普通的物品表现出来,具有深刻的感染力。而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可以提出一些将读写相结合的问题,例如:你们的童年有什么独特的东西,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记忆等等。而学生被激起感情和记忆,写作过程也不知不觉模仿了教材文章的写作手法;而文章《巍巍中山陵》的亮点是对建筑物的位置采用了连串的方位词,而学生在阅读后,会对中山陵的大致样子和设施在脑海中进行构画,而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中山陵在自己想象中的大致布局,最后通过多媒体图片播放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刻感悟这种描述手法的匠心独运,而在课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些名胜建筑,感受那些名胜建筑的特点,并写下观后感,而学生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也会效仿起教材的写作手法,从而达到模仿并锻炼写作手法的教学目的。
  二、文章好句留白,引导学生想象填词
  学生写作是一个想象的过程,而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前将好的句子描写和手法运用中的形容词进行留白,让学生试着通过想象去填写,然后通过与原文对比,学习行文作者的用词特点,例如:在《童年的朋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章留白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即“外祖母说话好似在?摇?摇?摇?摇,字字句句都像?摇?摇?摇?摇,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摇?摇?摇?摇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摇?摇?摇?摇,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光芒。”空白的地方需要学生填写形容词,而学生此刻也陷入思考,首先“轻松愉快”是外祖母这个老人表现的特点,那么根据具体情况描写出老人的形象,通常老人说话应该是苍老的表现方式,但是学生可以感觉出这个老人应该是很慈祥欢快的一个人,那说话应该是像唱歌或者打趣?唱歌时字字句句应该是悦耳动听的;打趣字字句句应该是个性化或者有趣的。“眼珠睁得圆圆的”那么眼睛应该缺乏颜色的描述了,此刻学生可以加入形容词,即“黑亮的”或者“如同黑珍珠一般明亮的”,后文是对牙齿的描写对比,学生不难得出牙齿的特点,即“洁白而整齐的”,最后是内心射出的光芒,学生会思考光芒的特点,明亮、柔和还是温暖?通过对那些华美精致的形容词进行运用,以保证写作时刻画人物以及抒发感情能更加生动形象。
  三、扩展景物特点,丰富写作思路
  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让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牢牢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例如学生要进行有关“春天”这个季节的写作训练,而由于学习词语和知识的局限,学生描绘春天的手法可能过于老套、空洞,所用的词语过于平淡,不能突出文章的价值,这是教师可以通过引用诗词“春风又绿江南岸”,表现出春天的特点,即绿色。这是由抽象词语转化为视觉直观词语的过程,而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朱自清先生的这篇《绿》,来对春天的特点进行详细的描绘和形容,像作者所采用的这段对绿色进行生动描绘的句子,“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才这般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能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就叫你‘女儿绿’,好么?”文章中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对绿色的喜爱,而学生也能够从阅读中学习这种手法,对景物进行描绘烘托。
其他文献
温州市水系发达,水能资源丰富,为农村水电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本文介绍了温州市“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并总结了温州在发展水电过程中所积累的实
特级教师黄厚江说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问题。”而在《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一文中,李仁甫教授认为:“‘生成’的语文课堂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深度学习,而有了深度学习,语文课堂的‘生成’就有了基本前提。”由此可见,学生课前深度的预习是学生有效学习和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那么,怎样才能称之为是主体参与有效的预习呢?笔者以苏教版高一
摘 要:语文的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应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语感、学习方法、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语文味儿”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词味;读味;品味;写味;评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185-02  DOI:
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崭新的姿态冲击着传统的语文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重新钻研教材、教法,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和老师与学生之间这种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把课堂这块教学的主阵地打造成学生的乐园。  一、强化课堂教学研究,打造精品自主课堂  语文教师在上课前要静下心来思考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1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
发挥语文的教学有效性,进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应该是语文教师的目标。  一、还原学生主体地位,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  在实行新课标的今天,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充当的只是引导者的角色。语文学科中,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新课标的实行,更加大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培养。事实说明,只有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
本文结合临泽县小水电改制,针对电力市场形势,认真总结分析后,提出小水电改制应注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安全生产等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为今后水电站改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