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iang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阅读”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围绕主题,阅读一定数量的、具有关联的文本材料,在不断地对相关文本阅读和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育才小学的语文课堂从现行语文教材出发,主题式统整多篇具有关联的文本材料,将阅读教学内容贯穿于主题创设的情境中,把拓展性的课外阅读建立在语文课堂教学之间,在多个文本的对话碰撞、交互交融中,力求学生阅读视野与情感体验同步拓展,从而实现主题化、开放性、大视野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成功建构。
  一、精美诗文开路,国学经典筑底
  “主题阅读”从精美古诗文开始。古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放射着璀璨的光芒,而小学生正处于十三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精美诗文能让孩子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提升自身人格与修养。育才小学在1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营造满校尽是书卷气的氛围。从弘扬广陵文化的古诗文诵读,到童趣盎然的《月亮城诗会》表演,着力引导学生从豪情壮怀中体悟民族风骨,从春花秋月中感受文韵悠长。仁爱楼前,书声琅琅;构骨树下,古韵飘香;师生心底,浮涌灵光。
  诵读国学经典,浸润美好人生。为弘扬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育才小学响应教育部号召,正式启动国学经典诵读,让“经典进书包、经典进课堂、经典进头脑”。学校开设国学课,还将二十分钟早读定为经典诵读时间。《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晨读对韵》《论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孩童们轻轻吐出的音律化作无形的“钥匙”,开启民族文化宫殿的大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二十分钟微课型研讨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孩子们与经典对话,亲近经典。
  案例1:
  师:[出示 ]看一看,像什么?
  生:像“雪”。
  师:看,上面是天,天上下下来的是雨,可它的形状却像草,地上的人还可以用手接住它,它就是“雪”。
  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寒冬已至,瞧——
  [配乐、出示雪景图],看到这样的雪景,你眼前立即浮现出了什么诗句?我们来赛一赛描写雪的诗词。
  生1:《夜雪》 唐·白居易
  生2:《江雪》 唐·柳宗元
  生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生4:《雪》 唐·罗隐
  ……
  生N:《沁园春·雪》 毛泽东
  虽然吟咏的是“雪”,可课堂洋溢着盎然的春色!精美诗文,国学经典,为学生生命补充元气,为学生做“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构筑五彩的人生底色。
  二、单元主题统率,校本教材扩容
  传承为了创新。在语文阅读的百花园内,育才小学始终独树一帜。2011年,学校建构“1 2”式的主题阅读课程体系。“1”指一套教材,现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指两套校本教材,《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和《主题式古代诗文诵读》。“1 2”的主题阅读课程体系,从现行语文教材出发,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学习课文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育才语文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等,确定单元教学主题。围绕主题,选定教材当中的精读品悟篇目、略读感悟篇目,同时教师搜集现代美文阅读、古代诗文诵读的文本资料,细品佳作,加工处理、对相关联的作品进行比较、整合,形成主题阅读教学资料包。
  案例2: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七个单元,七个主题,分别是:春光无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人杰地灵、亲情依依、英雄壮歌、生灵絮语。第五单元围绕主题“亲情依依”,选定精读品悟课文为《我和祖父的院子》,略读感悟课文为《爱如茉莉》《月光启蒙》《谈礼貌》,增编美文阅读篇目《迟到》《迎接母爱》《外婆叫我毛毛》《藏羚羊跪拜》,和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月夜》《商山早行》《岁末到家》《孟子》(节选),十二篇文章形成了一个主题阅读教学资料包。见下表:
  主题阅读教学资料包是在教材基础上的扩容,它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增加课堂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外阅读难以落实,阅读量不够,效果不佳的问题,切实保证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在主题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中,育才人把课程资源的研究定位到具体教学实践的微观层面上,在主题为线的基础上,串起相关联的文本,编写了校本教材《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主题式古代诗文诵读》,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建立起了资源共享的平台,把教材主题单元有效地整合了起来,从而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语文阅读课堂。
  三、教学行为迥变,精读略读结合
  育才教师克服单篇阅读教学的习惯,整体把握教材,课堂上讲解精,提问少,阅读量大。原本需要十二课时完成的苏教版教材的单元教学任务,压缩在六七课时完成,节省的时间,课内组织学生阅读大量的具有关联的文本材料。教师围绕主题,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再通过对重点文本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同一主题、不同文本的多角度阐释主题内涵的语言魅力,对同一主题在不同文本中获得异样感受。
  在教材阅读的处理上,分为:精读品悟、略读感悟。每个单元,围绕主题确定的一至两篇精读品悟课文,按照“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研读品读,深层体悟→ 熟读成诵,尝试运用”的范式学习,一篇课文的教学需要两三课时。“略读感悟”用于教材中的略读感悟课文、美文阅读篇目、经典诵读篇目。一节课可以学习一篇文章,也可以学习两篇,甚至四五篇文章。
  一节课若略读感悟一篇课文,采用“检查预习,梳理内容→抓住重点,感悟文本→情感诵读,升华主旨→推荐阅读,拓宽视野” 的范式。
  案例3:
  杨老师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金子》。板块一,检查预习,梳理内容。教师出示词语,指名横行读,要求读准字音,检查预习情况;再指名学生竖行读,要求想象画面,回忆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教育智慧:提供一些词语,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描述想到的画面,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凭空说话的难度,又避免了学生“天马行空”乱说一通的尴尬;既巩固了所学的字词,又降低坡度,促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板块二,抓住重点,感悟文本。教师从课后习题入手,围绕“彼得的梦想是什么?彼得是如何实现梦想的?”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指引,放手让学生阅读品味,边读边画、边注边批,体会文字背后的信息,释放阅读感受,获得阅读收获。紧扣一个问题,在对文本的不断品读中层层深入,感悟文章表达的内涵。这一教学设计不但有效地提领了教学的行进,更为学生今后自主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板块三,情感诵读,升华主旨。作为略读感悟的课文教学,教师敢于摈弃学生能读懂的内容抓住文章的精髓进行引领,也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文本精华处进行细细品味、感悟提升。教师抓住 “全部精力”“不甘心落空”“若有所悟” 感悟,联系上下文反复诵读,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彼得当时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从而明白——获得真金需要辛勤劳作、坚持不懈,更需要改变思路、智慧思考。
  板块四,推荐阅读,拓宽视野。教师推荐《牛仔大王——李维斯》,学生阅读,发现两篇文章相同之处,相同的梦想:拥有金子、拥有财富;相同的境遇:都没有从泥土中挖到金子,遭受失败;相同的品质:辛勤劳动、坚持不懈;改变思路,摆脱困境……从而升华对文本的理解。
  一节课若略读感悟多篇课文,则采用“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品读比较,处理信息→ 活动体验,交流展示→情感诵读,升华主题”的范式。
  案例4:
  褚老师执教的组诗《大海》,选取了五首诗:金波《我们去看海》、臧克家《海》、刘饶民《海水》《海上的风》、张歧《天和海》。
  课前,师生怀着愉悦的心情欣赏大海的图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渐入佳境。课上,板块一,围绕主题,提出问题。看着辽阔无垠的大海图片、视频,学生交流汇报联想到的成语、诗句。教师提出问题:在诗人的眼中,大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板块二,品读比较,处理信息。学生自由读五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重点品读《我们去看海》,悟出学法:初读知诗意、再读想画面、三读悟诗情。板块三,活动体验,交流展示。学生汇报感受到的画面,并把想象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形式多样。板块四,情感诵读,升华主题。五首诗同样写海,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学生体悟表达方法,并练习背诵,把诗歌中简洁凝炼的语言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课后,教师推荐阅读:冰心的《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舒婷的《致大海》、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丹阳的《海与舟》、泰戈尔的《海边》、戈麦的《大海》。
  通过实践探索,育才教师欣喜地发现: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是对传统的、固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超越、提升与变革,打破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单一的传输方式,打破了“语文教师认为的教语文就是教语文教材”的传统思维,打破了“学生一学期课堂上学语文仅仅读二三十篇教材”的教学现状,学生的课堂阅读量由每学期二三十篇文章增加至百篇左右,极大地拓展了课堂阅读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语言积累,课外阅读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让课外阅读课程化。
  (责任编辑 刘 颖)
其他文献
OECD:小学与中学如何组织学习时间  2016年2月8日,OECD发布第37期《教育指标关注》,聚焦“OECD各成员国小学与中学教育阶段的学习时间如何组织”(How is learning time organise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OECD通过对2015教育概览各国数据的分析及PISA2012调查研究发现:OECD各成员国学校假期的数
2017年6月13日,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举行。湖南省民宗委巡视员余开家、长沙市民宗局副局长彭晓军、长沙市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处处长雷俐等出席授牌仪式。授牌仪式由校长翁光龙主持。  余开家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線,周南中学民族团结的根基相当扎实,为民族团结、民族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对学校针对吐鲁番学生开设的特色文化课程表示了高度赞扬。彭晓军表示一定会坚
x  近年来,“基于课程标准的‘循环一差异’教学研究项目”由起初大家的争论、疑问,逐渐转为认可、参与和支持。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研室孙朝平团队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循环一差异’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受到教育界专家、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一、方案设计科学,实施周密  一是考察学习,重视文献研究。2008年以来,该项目组多次组团到东庐中学、洋思初中、永威学校、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通过网络文
文化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内涵。一般认为,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其中,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内部结构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即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  望城一中文而化之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
近年来,差异教学、合作学习在我国发展迅速,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但是,“差异·合作”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应有别于其他课程,其教学应坚持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差异·合作”,这里的差异是指学生的个性差异,这里的合作是指合作学习。“差异·合作”
近年來,山东省诸城市以学校为龙头,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平台,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多方互动的育人格局,增强了教育的综合效能。  该市采取了五项措施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一是完善组织建设,如建立校、级、班三级家长委员会;二是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三是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如家庭教育亲子活动、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等;四是拓展社会资源,如邀请法律专家、科学家等进校园;五是强化
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北京出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也做了讲话。  袁贵仁指出,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家足球发展水平的基础工程。教育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校园足球取得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小学位于美丽的儿童公园旁,东邻自治区文化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常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每到春夏,孩子们伴着百灵鸟的歌声学习、嬉戏,无比惬意,是家长们心目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俱佳的教育场所。学校在六十多年的办学传承中,师生和谐,自然环境和谐,具有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2010年9月,学校提出“阳光教育、和美文化”的学校文化品牌建设思想,以“以爱育和
青岛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两翼之一,受到青岛市政府、青岛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我们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引领,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重点,走出了一条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实现青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路子。2015年5月,青岛成功承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会议发表《青岛宣言》。2015年10月27日,《青岛市“互联网 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市政
开办内地西藏中职班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西藏建设、发展和稳定而采取的一项智力援藏举措。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于2010年起承担内地西藏中职班培养教育的任务,现有藏族在校生99名。两年来,学校坚持“厚德强能、爱国兴藏”的理念,积极探索内地西藏班素质教育新途径,成效显著。  一、以德育为核心,开展“爱西藏、爱祖国”主题活动  学校紧紧围绕内地西藏中职班培养目标,将“爱西藏、爱祖国”教育放在德育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