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学生物理难学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的理科课程中,物理学科是令学生感到最难学、最伤脑筋的事。难学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科本身研究内容及其方向等特点的原因,也有教师传授的方式方法上的缘故。究其根本,恐怕还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就此浅论两大方面:
  一、难学的成因
  学生在没学物理课程之前,就已客观地接触到了大量的物理现象,随之慢慢地已有了先入的一些观念。而这种观念也许根本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相反地对接受新知识、新理论造成了思维上的阻碍。我提问学生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哪几种是正确的:A、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D、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平行。学生答案不一,四个选项都有人选,而能答对C、D项寥寥无几。这关键在于学生对此概念模糊。教师马上做了解析: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因此A选项错误;另一方面,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B选项错误;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静摩擦力的方向就与运动方向垂直,故C正确;摩擦力是切向力,故与接触面平行,D正确。分析完这道题以后,教师再帮助学生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进行归纳:①假设法:假设相互接触面突然变成光滑,看两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以此来判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静摩力以及静摩擦力的方向;假设前提下相对滑动的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该方向相反。②运动状态判断法: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出物体受力与运动状态的方程,求解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学生之所以答错,就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仅凭其经验去推断,而不能根据物理概念进行正确的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必须克服先入为主的错误生活经验,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二、排难之对策
  对策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树立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拥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行”的精神品质。
  对策之二:教育学生必须要有“水滴水穿”的精神,即一步一个脚印,点滴积累。知识的积累是提升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如果不从一个概念、一个定理、一个定律、一个公式去弄清楚,就很难做到势如破竹地朝前迈进。
  对策之三:重视对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比如下题:斜面倾角为30°,一弹丸在斜面上A点以初速度v0向仰角为60°方向射击,倘若斜面足够长,求弹丸落到斜面位置B与射出点A的距离AB。(忽略空气阻力)
  有一学生这样做:根据公式得出=v02。
  很显然,他是运用了斜抛运动的射程公式,在中心环节适用条件上出现问题,我们说成立条件是:①物体运动时只受重力作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②物体抛出点和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本题条件①满足,但弹丸落地点低于射出点,故AB=v02不正确。如果我们用闭合三角形法解之,本题可很快地求出正确值为v02。由此可见,解题技能与技巧的培养是十分的重要。
  一句话,必须对症下药。只要教师既能看准学生的病因,又能处好药方子,那么在教学物理课程时,学生必然会消除障碍,乘风破浪、直挂云帆、安然自若地翱翔于物理世界的天空中。
其他文献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往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维的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情景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例如:在学生进教师办公室交作业本这段对话中,可让学生模拟表演对话情景:一边敲课桌模拟敲门声
期刊
绝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识: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种趋势。然而,对于素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不能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课上活,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情景教学因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倍受广大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呢?我认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以下是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联系生活
期刊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变,就是从函数概念的系统学习开始的。函数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函数还是数学后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也往往采用函数作为建模的基本工具。因此,函数的学习非常重要,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学实践表明,函数概念是中学生感到最难学的数学概念之一,尽管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了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对英语学科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跨越。要把新课程理念落到深处,有效地推进改革的进程,使学生得到全面地发展,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教师。那么,教师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呢?  一、教师学科能力的提高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英语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也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使自己逐渐专业化。我们经过职前培训,虽已站在讲台上成为教师,
期刊
如果说整个英语教学是夏日池塘里绿意盎然的荷叶,那么英语兴趣教学则是碧绿荷叶上闪亮的露珠。可见,英语兴趣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下面让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  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如今,许多学生都认为学英语无用,“我又不出国,只要学好母语就够了”。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英语是多么重要——许多外商的投资以及大
期刊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对语法的讲解,而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交际的需要。本文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弊端进行了剖析,并对英语教学的目的、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的方法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关键词】改变 语法教学 培养兴趣  近年来,培养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日益重要起来;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极大的弊端。那么,如何进行英语教学?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改变语法教学  以
期刊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将语言知识点点滴滴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听、说、背、练。他们不是语言学习的主体,而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这样的语言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率往往不高。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一
期刊
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才是关键。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教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  一、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一类重要的题型——动点问题的解答,在近几年各地的初中升学考试题目中,这类题目的出现频率颇高,学生解答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易理解,容易出错;而这类题目的考核方式又比较灵活,可以作为填空题,也可以作为选择题或解答题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在多年的初中教育教学中,我对这类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从而得到了解这类题目的几种有效途径。  一、找规律性  利用动点的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