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很多学生进入高段后,学习跟不上,阅读理解不了,作文写不好,原因和识字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抓好识字教学尤为重要。小学低段的学生学习兴趣以间接兴趣为主,喜欢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学习后喜欢将知识进行应用。为此,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注重采用活动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识字,识字后结合生活拓展应用,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识字 ;小学语文
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习一切科学文化知识
的前提。识字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初级阶段的重点,
其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
到全民族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喜欢识字
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前都很向往读书,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开始产生厌恶感,原因就在于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于是学习成绩也就随之下滑。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如创设识字情境、编顺口溜、猜谜语等。
1.1汉字是字音和字形相互结合的,只有让学生准确地读准字音,才能更好地识记生字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看一看、找一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尤其是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充当识字的小博士,然后借助情境,如在生字上画上一些诸如房子、汽车、草木等图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找朋友活动,找到后再拼一拼、读一读,时间长了,学生看到字音就想到了字形,从而促进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1.2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可利用低段学生竞争性强的性格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从汉字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特点来认识生字如在学习以“包”为声旁的字,教师为学生编了顺口溜“用脚跑,用水泡,用手抱一抱,食物来填饱,拿火去点炮,口中大叫是咆哮。”然后写出“跑、泡、抱、饱、炮、咆”几个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识记比赛,结果学生的识记效率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当然,教学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自己编顺口溜。如,在学习以“青”为声旁的字,学生就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用水洗洗就‘清’了,请人做事要用‘请’,用心想事‘情’”等。
二、写字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主要基础知识就是学习汉字,从笔画、笔顺、偏旁出发进行教学,识字与写字共同学习。在小学语文中主要学习的基本笔画一共二十四种,学习笔画的过程当中顺便介绍并学习基本笔顺规则:从先撤后捺、先中间后两边、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学习字体的基本偏旁部首,小学语文学习中共学习八十七个。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要提示左宽右窄的规则,多练习笔画与笔顺规则。
2.1初识汉字
小学语文教学生汉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一种专用的工具,学生可以会听之后才开始学认识汉字,认识汉字之后要书写来巩固。这种初识汉字的方法仅要求学生做到会写,能人,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理解上下文。
2.2.加强汉字的写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强化汉字的笔画、偏旁和字体笔画的顺序。汉字的最小单位是笔画,在小学语文的写字教学中要注意笔画的处理。在每一篇新的课文中所学习的新字体,教师应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出字体,教育学生认识新字体的第一笔画,给出第一次出现的笔画的同时学会写字体下面的各种笔画并注意其
顺序。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学生的笔画、笔顺等进行严格的要求,抓住起点,做好写字的基础。
2.3.教师的点评与学生的反馈相结合
教师的点评与学生的反馈是学好写字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纠正和点评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给予恰当及时的鼓励与指引。二是学生不愿得到老师的帮助,只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进行自我的纠正与调节,即为学生的自我反馈。因为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薄弱,
因此得到的信息较少,应不断的练习。因此,教师除了规范学生的写字行为习惯以外,还应由第一种方式向第二种方式过渡,逐渐从教师为主转向学生自我意识反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现代多媒体为识字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会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教育现代化让学校的教学设施多样化,多媒体组合教学进行识字成为现实。
3.1. 多媒体课件文字是抽象的,学生看到的是平面化的字符,这样单纯地去死记硬背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效率不高。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注意直观性,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感性认知的能力,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3.2. 计算机识字学生在使用电脑时,经常会用到汉语拼音,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住字音,当对话框里会出现一连串读音相同与相近的字时,学生必须要认真地辨别字的形体,才能找到需要的字这样在操作中就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生字,提高了认字和用字的能力。
四、制作识字卡片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展示生字卡,让学生认读,然后对字音、字形加以指导,最后让学生抄写生字数遍。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识记效果不理想我们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制作识字卡片,以学为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通过动手、动脑、联想、手写,提高了对生字的认识家长也可以制做一些卡片贴在家庭用品上,让学生在家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气氛,从而能够增强对字的记忆,感受到识字是很有乐趣的。许多家长反映,识字卡片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热情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低段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活动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结合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为语文有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国民.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J].学科教育,2002,(11):5-9.
[2]吴剑峰.小学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2).
[3]孙喜凤.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1(03).
关键词:识字 ;小学语文
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习一切科学文化知识
的前提。识字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初级阶段的重点,
其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
到全民族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喜欢识字
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前都很向往读书,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开始产生厌恶感,原因就在于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于是学习成绩也就随之下滑。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如创设识字情境、编顺口溜、猜谜语等。
1.1汉字是字音和字形相互结合的,只有让学生准确地读准字音,才能更好地识记生字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看一看、找一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尤其是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充当识字的小博士,然后借助情境,如在生字上画上一些诸如房子、汽车、草木等图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找朋友活动,找到后再拼一拼、读一读,时间长了,学生看到字音就想到了字形,从而促进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1.2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可利用低段学生竞争性强的性格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从汉字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特点来认识生字如在学习以“包”为声旁的字,教师为学生编了顺口溜“用脚跑,用水泡,用手抱一抱,食物来填饱,拿火去点炮,口中大叫是咆哮。”然后写出“跑、泡、抱、饱、炮、咆”几个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识记比赛,结果学生的识记效率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当然,教学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自己编顺口溜。如,在学习以“青”为声旁的字,学生就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用水洗洗就‘清’了,请人做事要用‘请’,用心想事‘情’”等。
二、写字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主要基础知识就是学习汉字,从笔画、笔顺、偏旁出发进行教学,识字与写字共同学习。在小学语文中主要学习的基本笔画一共二十四种,学习笔画的过程当中顺便介绍并学习基本笔顺规则:从先撤后捺、先中间后两边、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学习字体的基本偏旁部首,小学语文学习中共学习八十七个。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要提示左宽右窄的规则,多练习笔画与笔顺规则。
2.1初识汉字
小学语文教学生汉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一种专用的工具,学生可以会听之后才开始学认识汉字,认识汉字之后要书写来巩固。这种初识汉字的方法仅要求学生做到会写,能人,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理解上下文。
2.2.加强汉字的写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强化汉字的笔画、偏旁和字体笔画的顺序。汉字的最小单位是笔画,在小学语文的写字教学中要注意笔画的处理。在每一篇新的课文中所学习的新字体,教师应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出字体,教育学生认识新字体的第一笔画,给出第一次出现的笔画的同时学会写字体下面的各种笔画并注意其
顺序。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学生的笔画、笔顺等进行严格的要求,抓住起点,做好写字的基础。
2.3.教师的点评与学生的反馈相结合
教师的点评与学生的反馈是学好写字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纠正和点评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给予恰当及时的鼓励与指引。二是学生不愿得到老师的帮助,只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进行自我的纠正与调节,即为学生的自我反馈。因为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薄弱,
因此得到的信息较少,应不断的练习。因此,教师除了规范学生的写字行为习惯以外,还应由第一种方式向第二种方式过渡,逐渐从教师为主转向学生自我意识反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现代多媒体为识字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会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教育现代化让学校的教学设施多样化,多媒体组合教学进行识字成为现实。
3.1. 多媒体课件文字是抽象的,学生看到的是平面化的字符,这样单纯地去死记硬背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效率不高。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注意直观性,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感性认知的能力,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3.2. 计算机识字学生在使用电脑时,经常会用到汉语拼音,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住字音,当对话框里会出现一连串读音相同与相近的字时,学生必须要认真地辨别字的形体,才能找到需要的字这样在操作中就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生字,提高了认字和用字的能力。
四、制作识字卡片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展示生字卡,让学生认读,然后对字音、字形加以指导,最后让学生抄写生字数遍。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识记效果不理想我们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制作识字卡片,以学为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通过动手、动脑、联想、手写,提高了对生字的认识家长也可以制做一些卡片贴在家庭用品上,让学生在家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气氛,从而能够增强对字的记忆,感受到识字是很有乐趣的。许多家长反映,识字卡片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热情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低段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活动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结合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为语文有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国民.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J].学科教育,2002,(11):5-9.
[2]吴剑峰.小学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2).
[3]孙喜凤.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