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sb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必然会出现的。笔者目前任教的这个班级,数学学习的基础在所有平行班中较弱,因此存在着部分数学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文章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从班级后进生形成的三大因素——“智力因素、学习因素及其他因素”进行摸底分析;并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农村小学;后进生;数学教学
  每个班级都存在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这三类学生。笔者如今任教三年级两个平行班,其中有一个班级97%以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这个班级是2019年下半年刚从其他教学点撤并而来)。笔者犹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级时,上一任班主任曾告诉笔者“在这个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学习数学基本毫无成效,学习成绩从未达标;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处于一般水平,只有极个别学生的数学学习处于优秀水平”。经过一年多的数学教学,笔者发现班上有些学生的数学学习确实不太乐观。本文结合笔者所教班级后进生的实情,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作粗浅分析,并对后进生的转化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对策。
  一、小学数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智力因素导致数学学习落后
  “智力因素”是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智力障碍者的学习进度会比常人落后。我们班有一个特殊学生,在二年级的上学期,当学生学完九九乘法口诀后,多数学生能利用闲暇时间把九九乘法口诀表背诵得滚瓜烂熟,而且对每句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了如指掌。可是,这位学生在练习乘法口诀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口诀的记忆也不够熟练。又如二年级下册学习表内除法的知识时,数学课堂作业本已经出现了和教科书中类似的题目:根据四六二十四,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二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P12的其中一题)其他学生对此理解得非常透彻了,可是这位学生不能完整而准确地列出两道除法算式。通过这些学习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学习因素导致数学学习落后
  “学习因素”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学习者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者自身的学习习惯等。班上有几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常常走神,做小动作,导致数学学习落后。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这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影响数学学习的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班上还有几个后进生连上课的习惯都不太好,明知这节是数学课,可是他们桌上却放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如剪刀、语文书等。班上有个学生每天都不能按时完成数学家庭作业,笔者不管怎么教育他都完成不了。日复一日,他渐渐养成了不做作业的习惯。这些消极的“学习因素”一旦形成,学生的数学学习多多少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其他因素导致数学学习落后
  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因素与学生自身学习的缺点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落后的原因之一。我们班大多数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学生家长为了生计长期在外工作,没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学生的家庭作业;况且多数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没有能力正确辅导孩子的数学学习;部分学生父母离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还有一些后进生本身就存在着数学学习上的不足,如计算能力差、计算不准确、计算速度偏慢等,因此他们在做计算题时常“犯错”。又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于问题中的一些关键字词理解不到位,弄不清题中的主要數量关系,在解决问题时又产生“恐慌、无奈”的情绪等,都会导致数学学习落后。
  二、转化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有效对策
  (一)认真听讲,努力提升后进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心理学研究发现,7-10岁的儿童连续注意的时间均在20分钟左右。上文中提到一些后进生在课堂中经常走神,做小动作之类。往常在上数学课时,有一些后进生听着听着就开小差。此时,笔者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时常在教室中大喊一下他们的名字,促使他们再次集中注意力学习。一节课40分钟,对于小学生认真学习的时间确实有些长。有时为了集中后进生的注意力,笔者常设计一些“粗浅”的数学问题,让后进生来回答,以此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只有不断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促使他们认真听讲,他们的学习效率才会慢慢变好。
  (二)关注后进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从基础入手
  后进生在学习数学时有两大缺点:一是学习速度慢;二是数学思维不灵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先了解他们的知识“接受能力”。做到从重点知识的“最基础”人手,尽量使他们学有所获。例如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中的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中尝试让学生通过摆一摆、仔细观察、语言描述等手段,并借助图形与算式之间的联系,能清晰地知道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尤其在沟通算式和图式之间的联系时,尽量让后进生上台指一指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进而使他们对余数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又如二年级上册学习表内乘法的知识,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是学习表内乘法知识的“重中之重”。笔者不但在课堂内让后进生较形象地理解乘法口诀意义,而且在课外又以不同形式的背诵(个人背、向组长背或向家长背),使学生对口诀牢记在心。这样学生在练习表内乘法的题目时就能应付自如。只有这样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人手,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才会有一些收获、有一点进步。
  (三)利用空闲时间。针对后进生的“知识缺陷”进行反复、有效辅导
  学习对于任何学生而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学生不是仅在数学课堂中学习40分钟就能够完全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在课后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才能巩固已学知识。每当笔者在批改一些后进生的作业时,都会发现他们的错误很多,发下去让他们订正也不能完全订正好。于是,笔者利用课余时间把他们带到办公室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例如在二年级的下学期,当学生学完《有余数的除法》单元中的除法竖式后,笔者相应地布置了一页课堂作业本。批改中,笔者发现部分后进生对于除法竖式的正确列法与计算不是很准确。主要的错误原因有:商的位置写错了、写答案时漏写了余数等。根据学生的错因,笔者单独让他们在笔者面前把错题一道道订正好,并慢慢地准确学会列除法竖式的步骤。只要每天一有空闲时间,笔者就把他们带到办公室进行辅导。这样日复一日的辅导,促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提高。
  三、结语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设计一些较适应后进生的教学预案,采取一些灵动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课堂中有所收获。除了在课堂内让他们学有所获,在课后的练习中也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指导,力争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有所长进。
其他文献
(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实验小学,临海317000)  【摘 要】随着知识的加深,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出现了较抽象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寻找最近的认知发展区,学会一题多变,融会贯通,把有相关性的知识经过变化形成具有关联的一系列题组,这已经成为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一题多变”式教学,就好像为学生搭了一个梯子,使他们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但可以活化
摘 要:文章是通过语言形式和内容增加韵味的,是作者个性特点的自然表露。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教材文章为实例,归纳总结了一些增加文章韵味的方法:叠加字词,丰人物景色之形;变换字词,增句子灵动之感;用拟声词,生真实情境之趣;化短调序,增表情达意之效;对称对照,造整齐抑扬之韵;独段反复,增文短意丰之味;刻画细节,构生动细腻之美;议论抒情,立明确高深之意。  关键词:文章韵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  有
摘要: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词汇教学贯穿于语言学习中。一直以来,我们普遍认为英语词汇教学是枯燥的、收效甚微的。其实,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可以是有趣的、高效的。文章从拼音迁移、音形义用、图文并茂、英文解释词汇等角度进行探讨,尝试将词汇教学立体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教学策略  英语是一种古老的国际语言,它的词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前提和关键,又是听说读写环节必
摘 要:校内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班务劳动、校务劳动和特色项目劳动,是学生参加生活劳动实践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把校内劳动与语文习作教学有效融合,不但能使学生习得相应的劳动技能,还能通过总结、反思和交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对自我、对学校负责任的态度以及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把校内劳动的常态化实施与语文课程系统推进,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 
摘 要:加强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迫切需要。学校应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劳动认知、劳动实践、劳动体验及劳动价值四个维度,构建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体系的四大环节——家务劳动、校内劳动、服务性劳动、生活性劳动,通过实施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良好劳动品质,理解劳动创造的价值。  关键词:劳动教育;“立德树人”;活动策略  近年来,广
摘要:STEM教育作为跨学科综合教育的有效形态,其重要性已被世界各国广泛认知。STEM教育是一种新的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基于STEM理念的案例实践和课程开发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探究记录、教学评价四个维度,以科学核心素养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让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充分体现。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核心素养;STEM课程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
【摘 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需要努力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达到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改变学生的心理环境,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使课堂成为更有效的学习英语知识的场所,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同时增强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促使英语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改善环境;英语教学;激发兴趣;学生心理;自主学习  英语新课程改革
【摘 要】小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基础的阶段,只有做好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虽然在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人们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然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降低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提出几点教育对策。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研学后教”的基础是学生自学新知。“研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式尚处在不断实践与验证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研学后教”这一优秀教学方式对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积极意义,并积极对其创新、灵活运用,让学生由“学习客体”转为“学习主体”,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研学后教;高效;小学语文  2012年
摘 要: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之一。逆向思维是思维能力的一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文章介绍了一个力学习题课的教学案例,通过“一题多变”,利用例题和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关键词:一题多變;变式训练;逆向思维  人的认识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思维。良好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我们的发展。在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