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几点认识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ll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鼓励学生自由猜想、大胆进行假设,加强沟通交流、指导学生制定科学探究方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得出科学结论等方面来阐述以下几点思考和认识。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课程。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促进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重视探究式教学,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科学探究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乐趣的同时获取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围绕着科学性的问题来展示探究活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科学课程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平等对话者,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科学理论知识。教师要走近学生,仔细了解所教的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中思维的碰撞处着手,创设出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探究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勇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主动探究问题,使探究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自由猜想,大胆进行假设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小学科学课堂的主人,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启迪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自由猜想,大胆进行假设。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中肯的评价,并且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这样猜想的理由,这样能够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猜想是需要一定的科学依据的,而不是凭空乱想,从而在和学生交流思维方法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植物怎么生存》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动物需要吃食物来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食物呢?植物需要的养料从哪儿来呢?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并说出理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进行了多种猜测:有的学生说植物所需要的養料从土壤中获得,有的学生说植物需要的养料从空气、水分中来获取,等等。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成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人,充分激发出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主动性,提高了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三、加强沟通交流,指导学生制定科学探究方案
  在学生猜想、假设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一步交流、探讨,把那些可能引发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的问题筛选出来,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实际学情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来探讨如何解决问题,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要走到学生当中去,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并适时指导学生制定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概思路,让各学习小组在所在小组成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后,写出书面的探究活动计划。最后,让各学习小组推荐所在小组的发言人在班级讨论中发言,阐述所在小组的意见,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给予点评,这样能够让学生反思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对自己所在学习小组的设计进行完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探究活动方案。
  例如,在教学《摆的秘密》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猜测、讨论、总结,得到如下观点:摆线、摆锤这两个因素可能影响到摆的速度快慢。教师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同学认为摆得快慢与摆锤有关,你打算怎么实验来验证呢?如果同学认为摆得快慢与摆线有关,又准备怎么开展实验呢?如果同学认为摆得快慢与摆线、摆锤都有关,那么你打算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呢?”然后让学生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围绕着待探究的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设计出探究方案。最后归纳总结得出三种实验方案:(1)摆线的长短相同,摆锤的轻重不同。(2)摆锤的轻重相同,摆线的长短不同。(3)摆线的长短不同,摆锤的轻重也不同。这样让学生自己制定探究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
  四、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得出科学结论
  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是提高探究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制定出来的探究活动方案是否可行,能不能解决待探究的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开展实验、收集数据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得到科学的结论。这样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积累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逐步形成。
  总之,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利用丰富的探究内容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院前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即礼仪,是指人们在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公共礼仪是人们置身于公共场合时,应遵循的礼仪规范,与社会公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是人们在交际应酬中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也十分突出。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传统炭布增强酚醛(钡酚醛)、硼改性酚醛及聚芳基乙炔三种防热材料(C/BaF、C/FB、C/PAA)的烧蚀性能.结果表明,这三种材料的质量烧蚀率和基体树脂的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大都侧重于对作文知识及行文技巧等的传授,而对小学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研究甚少,造成一部分学生不能愉快地习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
幼儿园阅读不仅仅是让幼儿提高阅读能力,从读中获取信息,接受信息,更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看、听、读、写、画等的“一体化”阅读模式的养成教育,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一、把握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一切学习源于阅读,始于阅读。从平时的观察和研究中也会发现,每一个幼儿对阅读都情有独钟,都喜欢阅读。自古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佳句,中外名人中,多数都因为从小喜欢读书而功成名就的,例如
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导致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局面。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必须认真分析当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原因,充分认识强化主体价值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中班的幼儿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所有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小朋友在生活中会发现许多科学:为什么小树会喝水?为什么风筝能上天?为什么轮子都是圆形?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为话题,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人手,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一、活动开展的思路  从“常识”到“科学”再到“科学领域”,幼儿科学教育变化的不只是名称,更是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PDSC)研究了RDX/AP/HTPB推进剂系列配方的热分解性能,发现配方组分的改变对RDX/AP/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有影响,突出表现在RDX/AP/HTPB推进剂中RDX
简要介绍了目前卫星姿控发动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以光化学分解为基础的工作过程可控的固体姿控发动机新概念.
为了探索微波等离子推力器(MPT)羽流的特性,建立了一套Langmuir探针诊断系统并对MPT的羽流进行了诊断,得出了MPT喷管羽流的电子温度和电子数密度等重要特性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童话以幽默的语言、可爱的形象、生动的情节与丰富的想象来营造美妙奇幻、富有生命的世界。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低年级阶段是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在童话世界里,生活中所常见的事物,如花草树木、山水鸟兽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这样更能让学生打破心中隔阂与界限,展现个性,放飞思绪,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学生自然也能够从中获取更多,实现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降低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抵触心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