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听讲的“秘密”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尖子生并非学习最努力的学生,人们称他们是天才,普通学生难以望其项背。其实,尖子生不必被神化,他们只是会听课罢了。听课效率高,课下自然不需要下功夫。他们听课有什么秘密?说出来您可能不信,他们上课就像看电视连续剧。
  同样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高下之分?因为有的学生上课能集中注意力,有的学生上课走神儿。上课走神的学生大致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基础知识牢固、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上课常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认为学习内容简单,老师讲课节奏慢,不听照样能完成作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二,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难以理解老师教授的内容,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只好放弃努力。
  第三,学习动机有偏差的学生。他们总是凭兴趣听课,偏科思想严重,主观上放弃或半放弃了那些不喜欢的学科。有的学生自制力差,仅仅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偏科,上课思想开小差,甚至故意捣乱,发泄对老师的不满。
  第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一些非智力因素也容易导致学生上课走神儿,如学习缺乏目标、任性、不愿吃苦等。还有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恐惧、逃避学习。有的学生因为与同学发生摩擦,也会导致上课分心。
  第五,不会休息的学生。有的同学作息时间安排欠妥,大脑长期得不到必要的休息、调节,导致上课难以集中精力。我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在全国八大城市调查发现,有六成多学生因为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这方面,小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有的学生因为经常不吃早餐,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出现低血糖症状,有的孩子因为缺乏营养,比如缺锌,也会影响上课集中注意力。
  尖子生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他们认识到了上自习和听老师讲课的重大区别:前者是逻辑记忆,后者是形象记忆;也就是说,听老师讲课就像看电视连续剧那样,比自学生动,可以全方位地刺激感官,形成“立体式”听课。具体地,他们能做到以下“五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
  耳到,注意听讲
  所谓“耳到”,就是听老师讲,听录音,听范读,听同学发言、提问,做到不漏听、不错听。
  听课谁都会,但要把知识的概念和结论搞明白,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这叫听懂。要想真正听懂,就要研究、掌握知识概念的规律。掌握旧概念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搞清概念的由来,是概念学习之本。概念的表述,如定义、定理、定律等,是概念之末,概念的形成是概念之本。舍本逐末,是死知识,亦非真知,于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无益;掌握概念表述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概念各部分的准确含义及内在联系,从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最后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是概念学习的保证。这是新课标下听好课的至关重要的方法。
  眼到,留心观察
  所谓“眼到”,就是看课本,看板书,看挂图,看老师的姿态和表情,看多媒体画面。
  有的同学上课犯困,就趴在桌子上闭着眼睛听。其实,这时学生不是在听,老师所讲内容对他来说只是催眠曲,即使能忍住不睡着,听课效果也极差。
  学生课后看书、做题,使用的是逻辑记忆,而上课听讲使用的是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效率最高的记忆过程。老师讲课既有声音又有动作,还有场景,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神经,所以,在课堂上理解的知识,比看书得来的要记得牢固。
  如果有同学不相信两种记忆过程的重大差别,我试举一例说明:妈妈爱唠叨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督促孩子学习,孩子很烦,却也没办法。有一天,妈妈出差了,打电话回家照常唠叨孩子。孩子的感觉完全不同,后者放下电话就忘得差不多了,而前者则难以忍受,因为妈妈焦虑的表情、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和攻击性的动作(如胡乱翻动试卷和作业本、摔东西等)对孩子形成了全方位的刺激,让孩子印象深刻。这就是形象记忆远胜逻辑记忆之处。
  口到,积极发言
  所谓“口到”,就是积极发言,朗读,复述。
  老师讲课的时候都喜欢与同学互动,或提问个别同学,或向全班发问。这是在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思维,增强记忆效果。这时候,不管会与不会,学生都要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学生害羞,缺乏自信,总以为“别人也举手了,有我不多,无我不少,我只管听着就行了”,其实,课堂上与老师互动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加强对题目正确答案的印象。如果总是闷着头听,就很容易走神儿。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
  尖子生的听课秘诀还有“不出声地对讲”。当尖子生意识到老师讲课在照顾多数同学的接受能力,而自己已完全理解了本课内容时,他们会不出声地在心里与老师对讲。通过这种对讲方式,他们发现了自己讲课的语言不如老师精练,节奏不如老师动听,语气轻重不如老师明显。他们还发现,老师放慢节奏、加重语气的地方,正是本课的重点、难点。通过这种对讲,尖子生提前完成了新课的小结复习,巩固了新知识。另外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例题,实现一题多解。甚至可以改变例题的条件,自己编题,学习一题多变的技能。当然,他们一边听课一边思考:今天的新课与昨天、前天讲过的知识有什么内在联系?无疑,这是学生听课的最高境界。
  手到,记录重点
  所谓“手到”,就是记笔记,圈重点,写感想。
  大家都知道记课堂笔记的重要性,但记笔记有大学问。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时候还可能超越教材。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难点,忽略无用信息是必要的。抓住要点记笔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由此可见,记笔记抓要点,效果最好。
  记笔记不需要笔迹工整,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如果老师语速快,可以借助符号帮助记录。看尖子生的课堂笔记,会发现千奇百怪的符号,如同密电码,别人很难看懂,但尖子生本人一看就懂,因为那些符号对他具有特殊意义。一般来说,重点语句可画重点号、波浪线,或在旁边画三角,疑难问题画问号,等等。
  脑到,主动思考
  所谓“脑到”,就是主动思考,跟上老师思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听边思考是有效的听课方法。听一般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地思考。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地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要做到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前预习是非常必要的。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听课时也会特别认真、仔细。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有弄懂,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有目标地听课,肯定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自己思考过,但仍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听课时,对搞不懂的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五到”听课法就是尖子生的听课秘密,他们的大脑就是这样高效率工作的,他们的收获当然比别的同学更多。其实,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到,只要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像凸透镜聚集阳光一样,把原本四处发散的思维聚集到一点,学习成绩发生质的飞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其他文献
在河南省各级妇联的大力支持和广大读者的踊跃参与下,“追寻红色足迹”征文比赛活动圆满结束。截止2011年9月15日,共收到有效稿件1200多篇。经慎重评选,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100名和优秀组织奖7名。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等奖10名  《那面鲜红的旗帜》  (赵波,信阳市新县职业高中高一种4班。指导教师:易文静)  《亘古不变的情》  (毋云彩,焦作四中高
[摘 要] 教育即生活。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把延期开学期间的居家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以疫情期间真实社会事件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立足实际,寻找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和信息,依托互联网进行与疫情相关的各类研究。推进项目化学习要考虑项目的价值引领、责任担当、问题解决、教师引导、外在表征、内化觉察、物化成果等。项目化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参与战“疫”,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跨学科学习的载体,也是学校基
[摘 要] “熊孩子”的话题一直以来很热,究其缘由,一方面,学校不敢管、教师不知道怎么管,导致“熊孩子”熊行为屡禁不止;另一方面,这些孩子的暴力倾向、灰色心理给同伴、班级、学校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引发教育的局部恐慌。“熊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教育者不可回避、也不得不面对的严肃问题。我们该如何化解“熊孩子”的教育问题?融合教育就是一种理智之举,融合各方教育之力,让孩子们感受爱、规范、宽容所带来的善举
2014年8月,“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南京中山礼堂举行。10名优秀大学生当选为“年度人物”,其中名列第一的是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丁云广。这位瘦瘦高高的学子高票当选后,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母亲沈梅。电话那端,沈梅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哽咽着说:“儿子,好样的,你没有辜负妈的期望!过去不管多大的风雨,妈都咬牙挺过来了,如今妈终于盼到了艳阳天……”  “不务正业”,  农家小子爱发明  今年21
两会·要闻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5月22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报告了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了哪些重点?  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部分提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
近日,《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经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明确了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促进家庭教育发展中的職能作用,明确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并鼓励师范类高等院校在教育类专业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技能培养。  《条例》明确,父母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应全面履行家庭教育义务。父母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新婚夫妻、孕期夫妻、婴幼儿的父母或者
【编者按】  人们常把人生比做一次航行:幼年造船,少年试航,青年起航,中年远航,晚年归航,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也有各自独特的风景。但是,许多家长刚到中年就不再有激情了,美其名曰:“回家相夫教子,知足常乐嘛!”“世事艰难,这辈子就这样了,要达观些。”所谓“知足”和“达观”,其实不过是偷懒的借口,内心的失败感才是他们停止成长、中途抛锚的真正原因。您是这样的家长吗?当孩子说您“out”的时候,您就该反
【编者按】  如今,许多外语培训机构纷纷打“外教牌”。所谓“外教”,即外籍教师。走在培训机构集中的社区,不难发现外教已成为招生的活广告,“上门外教”、“金牌外教”、“外教1对1”的广告牌鳞次栉比,夜间则在霓虹灯的配合下交相辉映,吸引着家长和学生的眼球。培训机构从哪里聘来数量如此庞大的外教?外教的水平究竟如何?外教真的比中国本土外语教师水平高吗?外教收费昂贵,不找外教真的学不好外语吗?应广大读者的要
魏海政,徐淑晨撰文指出,山东省教育厅出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将基本规范相关要求有机融入评价体系改革中,并将学校规范办学情况纳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围绕学校办学方向、全面发展、招生分班等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要求。  山东在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中对作业布置、作息时间、教材教辅读物等学校办学行为中容易发生问题的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规范招生行为方面,提出坚持随机均衡编班,不设立重点班,合理均
[摘 要] 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公平、更优质、更适切的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是现阶段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以泗港小学为例,阐述推进优质学校建设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优质学校;发展路径;新时期  新时期义务教育如何从“基本均衡”发展到“优质均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公平、更优质、更适切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