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他们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是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熟练技能的人才,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师、高级技工。然而,相当多的学生甚至在毕业工作后,对这种定位还存在不少误区。已毕业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文化层次高,就业岗位应该是坐办公室、搞管理的白领,没有到基层一线去工作的想法。在校学生对于在校期间应该怎样为就业做好准备,大部分缺乏明确的目标。学生缺乏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认真的思考和选择。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工作的稳定性较差,跳槽人较多。笔者从事就业指导工作10年,对所在学院及部分高职院校已毕业学生的工作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才教育的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与思考。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高职教育工作者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充分结合,是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切实做好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影响到校园工作的和谐与稳定,影响到学生素质培养成效,影响到高职学校招生和就业能力。
  一、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
  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是高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工作之一。高职院校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学生就业形势呈现出许多新问题、新特点,教育工作者只有认真研究这些新问题,把握这些新特点,才能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丰富,需要引起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工作。当前,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转变。就业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迅速找到工作,而职业指导侧重于指导适合做什么工作,是对终身从事职业的指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高职学生的成功就业,靠的是个人素质、做事能力等综合实力。要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力,不能只抓就业环节,必须从学生进校期间抓起,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笔者所在学校从学生进校开始,就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引导学生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刻苦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设定自己适合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对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贴近学生实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1.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就业实际
  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是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职业指导为载体,改变思想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就业作为思想教育新的着力点,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实际。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学生就业形势都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选人、用人的问题认识逐步深化,培育学生的方法也必须相应的调整。学生的职业指导将成为高职学校的工作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融合在职业指导中全程。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要针对学生所关注的就业问题,思想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开展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建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良好职业道德。
  2.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专业教育的任务不只是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还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知识、就业方向、岗位性质、能力要求等,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在专业教育中,并从中贯穿职业精神的教育。专业教育中也负有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熟悉岗位规范、掌握职业技能、了解职业文化与职业道德等,这些都应该纳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思想教育要通过多种活动,培养职业兴趣,培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区别于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性。高职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现所学的技术,使自己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提高。那么,在做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就应该注意到对学生就业观、成才观的系统培养。但是,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经常忽视这方面的培养,一般都是在学生就业前夕,才将相关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接受这些内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入工作单位实习。带着这种就业观念匆匆走上工作岗位,势必对学生的工作产生较大影响,一旦就业中受到挫折,不能及时做好心理调整,便会感到迷茫困惑,进而加大了学生就业后的短期内跳槽率。笔者在走访调查中,一些已毕业工作的学生谈论最多的是想换工作,觉得目前的工作岗位层次较低,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有的毕业生,工作换了好几个,却没有令自己满意的。与此相反,部分早有心理准备、定位较为明确的学生,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一些学生凭借自己的高技术和努力工作,获得了理想工作岗位,还有的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创业,个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笔者所在学院2007届高职园林班毕业生罗玉霞,毕业后运用在学院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当地开办了鲜花店,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年纯收入达十万元以上。笔者学院2004届畜牧兽医10班学生李辉,在湘西自治州境内开办了5个养猪场,为当地百姓提供优良种猪和技术服务,带动了当地的农民致富,同时自己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年收入达几十万元。
  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成才教育,对于学生择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兴趣、提升职业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笔者的访谈调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成才教育还没有足够重视,对在校学生进行的就业成才教育和引导仍然比较缺乏,以致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计划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准确进行职业定位。但是,这些现状也正好说明了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成才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就业指导作为新的工作重点,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突出人性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紧紧把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教育的新动态、新特点、新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特别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对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市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专业素质、自身实际和心理素质的差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心理、急躁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依靠等待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犹豫心理等。如果不及时对学生的这些心理进行调适,就会影响正常的就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择业和今后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就业实际,分析产生这些心理的主观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传授就业技巧、调整择业观念、分析就业形势等各种方式来疏通思想“疙瘩”,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定位,找到满意工作。
  2.创新创业教育
  由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劳动者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就业或创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在夯实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素质,使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进取心,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就具有了更强的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高职学生也要开阔思路,善于学习,寻求多种形式的就业。
  3.人际交往能力教育
  人际交往能力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必备能力。在已毕业的学生中,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在工作一年到两年后就能升任管理工作或者技术研究性工作,这部分学生以学生干部居多。其他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学生,得到的升职机会就要比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少得多。所以,要开展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
  要特别强调对大学生的择业品德教育,让高职学生牢记,把思想品德摆在第一位,诚信守纪,吃苦耐劳。有德有才是优等品,有德无才是疵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品德永远是第一位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自身完善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要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诚信观和法制观。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1、由于活动假牙带有基底板,体积较大,有不少人初戴假牙时,可能有说话不清楚、口水增多,甚至恶心等不舒服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躁,坚持戴1~2天后就会逐渐适应.若假牙压迫牙龈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逢佳节,阖家团圆聚餐,少不了美酒佳肴。但往往是食用油腻多、辛辣多、甜品多,造成有些人食欲减退,出现"一顿吃伤,十顿喝汤"的现象。因此在舞箸把盏、频
期刊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和提供服务指导等职责,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民族地区高校大多地处边陲,经济相对落后,多民族混杂,“三种势力”阴魂未散,思政教育环境更为复杂,任务更为繁重,重要性尤为突出。学校必须切实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保障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