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的域名系统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LIJ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IPv6协议是取代IPv4的下一代网络协议,它具有许多新的特性与功能。域名系统(DNS)是Internet的基础架构,IPv6的新特性也需要DNS的支持。该文从IPv6 DNS的体系结构、IPv6的地址解析、IPv6地址自动配置等几方面对IPv6时代的DNS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IPv6;域名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917-01
  Domain Name System Base on IPv6 Protocol
  FANG Ya-qun
  (Jiangsu Food Science College, Huai’an 223003, China)
  Abstract: IPv6 protocol is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protocol to replace IPv4 protocol. It has many new features and functions. Domain Name System (DNS) is the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These new features also need the support of DNS. In this article, I analyze and study about the DNS architecture, address resolution and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based on IPv6 protocol.
  Key words: IPv6; domain name system
  1 引言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简称:DNS)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来精确定位网络资源。IPv6协议是用来取代IPv4的互联网协议。首先,它提供了巨大的地址空间,这实际上是推广IPv6的最大动力。其次,IPv6的地址结构和地址分配采用严格的层次结构,以便于进行地址聚合,从而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规模。再次,IPv6协议支持网络节点的地址自动配置,可以实现即插即用功能。而且,IPv6协议对主机移动性有较好的支持,适合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移动应用。另外,IPv6协议在安全性、对多媒体流的支持性等方面都具有超过IPv4的优势。
  2 IPV6域名的结构
  IPv6网络中的DNS与IPv4的DNS在体系结构上是一致的,都采用树型结构的域名空间。IPv4协议与IPv6协议的不同并不意味着需要单独两套IPv4 DNS体系和IPv6 DNS体系,相反的是,DNS的体系和域名空间必须是一致的,即,IPv4和IPv6共同拥有统一的域名空间。
  DNS树形结构中唯一的一个根(Root),用点号“.”表示。根的下一级称为顶级域(Top Level Domain, 简称:TLD),也称一级域。顶级域的下级就是二级域(Second Level Domain, 简称:SLD),二级域的下级就是三级域,依次类推。每个域都是其上级域的子域(Sub Domain),比如 “.net.cn”是”.cn”的子域,而“cnnic.net.cn”既是”net.cn”的子域,同时也是”.cn”的子域。
  DNS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标识(Label),根节点的标识是“空”(即长度为0),其它节点的标识的长度在1到63字节之间。一个节点的域名是由从这个节点到根节点的路径上的所有标识从左到右顺序排列组成的,标识之间用“.”分隔。例如www.cnnic.net.cn。
  3 IPv6地址及其表示方法
  IPv6地址长度为128比特,地址按照其传输类型分为3种:
  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用来标识单一网络接口。目标地址是单播地址的数据包将发送给以这个地址标识的网络接口。
  任播地址(Anycast Address):用来标识一组网络接口(通常属于不同的节点)。目标地址是任播地址的数据包将发送给其中路由意义上最近的一个网络接口。
  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用来标识一组网络接口的标识(通常属于不同的节点)。发送到多播地址的数据包发送给本组中所有的网络接口。在IPv6中没有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用多播地址取代。
  其中,单播地址按照地址的传输范围分为可聚合全局单播地址(Aggregatable GlobalUnicast Addresses)、NSAP地址、IPX层次地址、站点本地地址(Site-Local address)和链路本地地址(link-Local address)等。所有的网络接口至少要有一个链路本地地址,同时还可以拥有多个地址(包括单播地址,任播地址和多播地址)。
  IPv6的地址在表示和书写时,用冒号将128比特其分割成8个16比特的部分,每个部分包括4位的16进制数字。例如:
  1080:0000:0000:0000:0008:0800:200C:123A
  4 DNS对IPv6地址层次性的支持
  IPv6可聚合全局单播地址是在全局范围内使用的地址,必须进行层次划分及地址聚合。IPv6全局单播地址的分配方式如下:顶级地址聚合机构TLA(即大的ISP或地址管理机构)获得大块地址,负责给次级地址聚合机构NLA(中小规模ISP)分配地址,NLA给站点级地址聚合机构SLA(子网)和网络用户分配地址。IPv6地址的层次性在DNS中通过地址链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持。下面从DNS正向地址解析和反向地址解析两方面进行分析。
  4.1 正向解析
  首先,“A6”记录方式根据TLA、NLA和SLA的分配层次把128位的IPv6的地址分解成为若干级的地址前缀和地址后缀,构成了一个地址链。每个地址前缀和地址后缀都是地址链上的一环,一个完整的地址链就组成一个IPv6地址。这种思想符合IPv6地址的层次结构,從而支持地址聚合。
  其次,用户在改变ISP时,要随ISP改变而改变其拥有的IPv6地址。如果手工修改用户子网中所有在DNS中注册的地址,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而在用“A6”记录表示的地址链中,只要改变地址前缀对应的ISP名字即可,可以大大减少DNS中资源记录的修改。并且在地址分配层次中越靠近底层,所需要改动的越少。
  4.2 反向解析
  IPv6反向解析的记录和IPv4一样,是“PTR”,但地址表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 “.”分隔的半字节16进制数字格式(Nibble Format),低位地址在前,高位地址在后,域后缀是“IP6.INT.”。另一种是二进制串(Bit-string)格式,以“\[”开头,16进制地址(无分隔符,高位在前,低位在后)居中,地址后加“]”,域后缀是“IP6.ARPA.”。
  总之,以地址链形式表示的IPv6地址体现了地址的层次性,支持地址聚合和地址更改。但由于一次完整的地址解析分成多个步骤进行,需要按照地址的分配层次关系到不同的DNS服务器进行查询。所有的查询都成功才能得到完整的解析结果。这势必会延长解析时间,出错的机会也增加。因此进一步改进DNS地址链功能,提高域名解析的速度才能为用户提供理想的服务。
  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 DNS不再是仅仅提供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资源定位,一方面提供类似IPv4 DNS的基础功能,另一方面结合IPv6的新特性,和其它协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供新的功能,使网络的配置、维护、使用变的更简单更方便。
  
  参考文献:
  [1] 蒋亮,郭健.下一代网络移动IPv6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8.
  [2] 张云勇.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7.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大学中各学院网站无独立域名并搭载在同一台Web服务器上,提出了基于域名的APACHE Web应用服务系统的虚拟主机解决方案。通过对BIND域名应用软件及APACHE应用软件系统的配置提供虚拟主机服务,实现独立域名访问各学院网站。  关键词:虚拟主机;独立域名   中图分类号:TP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7-1927-02    The Realiza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一理念给美国带来了一场颠覆式的教育理念革命。二十世纪初,杜威访华,其理念在国内教育界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被大力推崇。然而,由于当时国情的差异,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陶行知根据中国的国情,对杜威的理念进行了适当“改造”,提出了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体系。随后,陶行知围绕“生活教育
在网络时代,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客观看待网络语言?网络语言都有哪些特点?应该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与网络安全应该如何统一构建?由张颖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语言研究》对关于网络语言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是一部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著作。  《网络语言研究》一书将研究對象限定在网络交际范畴,将网络语言界定为网络使用者在进行网络交际时所使用的
摘要: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针对这个问题,讨论了基于探究式学习的项目教学,具体阐述了VB程序设计课程中的项目分解和教学的实际案例。  关键词:VB程序设计;项目教学;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1-30586-03    1 引言    VB程序设计的传统教学方式一般先介绍数据类型、对象、
摘要: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话题。通过对自主学习概念的剖析,将自主学习能力分解为:制定学习计划、监控与调节学习三方面,并从这三方面以具体课程的实例介绍了如何在经管实验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大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4-209
摘要:文章在阐述ERP的概念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列出了ERP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单独着重说明了实验教学目标及过程。区分了与以往课程教学的显著不同。  关键词:ERP课程教学;ERP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5-20ppp-0c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ERP Curriculum Teac
摘要: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应用型普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作用。通过对比和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现状,以及国家等级考试二级C的新的考试大纲,提出若干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C语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1-30580-02    About the Inst
摘要:采用Asp Access方案搭建服务器,简单方便,易于管理,从而被广泛采用。但Asp+Access解决方案在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asp;access;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9-11586-02    Analysis of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of ASP
摘要:基于问题式学习(PBL)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的技能。文章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问题的设置,PBL教学设计过程,探讨实施PBL教学模式的方法、策略与意义,以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改革有新的启示。  关键词:基于问题式学习;问题设置;PBL教学设计;计算机基础教育;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8-
【关键词】语文要素,课例研究,学习任务设计  聚焦语文要素,提升教学向心力,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如何打通从聚焦语文要素到落实语文要素的路径,仍然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深感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语文要素的学习设计应以系统思维为导向,准确把握和解读语文要素。笔者以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的教学为例,探讨语文要素的落实。  一、解析语文要素内涵,明确目标定位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