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under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节课内容是否丰富新颖,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过程是否和谐自然,结果是否深刻理性,是一节好的生物课堂的重要特征,也是提高高中生物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努力方向。针对以上特征,现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探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式教学 导入方式 交流灵动 有效策略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生命,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追求实效,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改进导入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入新课的一种教学行为,是课堂的开始。一个良好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是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的关键。如何让我们的导入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具有效性。下面介绍一些提高生物课堂导入设计的类型和方法。
  1.1 前后联系导入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具有全面的了解。有些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已经初步涉及过,在高中生物教学新授内容教学时,可以进行前后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课教学。例如,在开展“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初中所学反射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回顾,以使进入新课学习时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并进一步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2 联系生活导入
  教师在教学生物时,要紧扣学科特点进行导入,教师如果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切入新课教学,也可以发挥出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地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就会明显提升,这样有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1.3 运用媒体导入
  以多媒体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为高中生物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在新课导入环节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可以营造浓厚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下载专门的教学软件,将植物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課堂交流方法多样,体现灵动
  方法犹如设计图,内容犹如布料。选择合适的方法就是要根据内容选择这块布料的色彩、质地并且设计合适的图纸。
  例如必修2基因在染色体上这节内容涉及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如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等问题,逻辑性很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重点使用了探究式教学法,针对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究竟位于X还是Y染色体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在发现位于X特有区段和位于XY同源区段都能解释实验现象时,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设计了探究实验:用白眼雌性与红眼雄性进行杂交,并作了预期:若子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则位于X特有区段;若子代表现为其他情况则位于XY的同源区段。
  在必修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中,通过借鉴采用课堂中强化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其基本过程是:自主学习—课前检测—小组合作—总结提升—当堂检测—布置作业。我们发现,该模式对提高生生间和师生间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分组,将班级学生按成绩、表现、个性、特征、等进行分类,然后将他们均衡分配到各组,尽可能减少组别间的差异,保证了各组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中,有老师提出预设问题,这些问题不同于完全自主学习的问题,必须通过小组合作努力才能完成,对每一小组的个性问题老师及时指导,对共性问题则在师生互动中解决。
  三、课堂教学采用与生活实践整合的方式
  3.1 改变传统观念,拓展教学环境
  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不能把思维仍停留在教室以内,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拓展教学的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真正感受生物学的魅力。虽然这种整合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方式在操作上受到时间、工具等的限制,但笔者认为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对研究内容的选择可以突破这些限制,真正实现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
  3.2 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
  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还可以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比如,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关“DNA双螺旋结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教学场景,给学生准备一些实验道具,用6种不同颜色的球体代表4种碱基、脱氧核糖及磷酸,然后用两种棒状连接物代替氢键与磷酸二酯键,然后让学生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拼接,在拼接完成后由教师再把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复述,这样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教学的过程,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的印象。
  3.3 开展互动式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学校要求教学中增强互动式的教学,从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中的沟通,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所想和所知,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例如,有些高中生物老师在讲解“人与生物圈”的知识时,并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的把所有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组成小组根据要教授的内容先到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先对总体内容作一个简单概述,然后让每组学生代表分别把查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老师对其提问,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知识汇总,把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讲,老师问”的模式,加强了师生的互动。
  其实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功,都是需要一个探索过程的,需要教师们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用心教学,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努力去实践,相信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都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邹冠杰.创新教学理念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成效.青年科学(教师版)
  [2]孙庆兴.强化主体参与实施有效教学——高中生物课堂减负增效具体做法探究.中学生物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二十世纪后半叶,人们在生命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例如DNA结构和功能、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生命科学逐渐成为一个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的庞大的学科群,生物这门学科只是它的一个初步认识,但是受到其快速发展的影响,生物也慢慢在高中教学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加。由于不断有新知识的加入,生物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摘要]: 绿色化学是未来化学发展的方向和议题,是面向新世纪提出的化学新概念,同时它也为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绿色化学教育正在兴起,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了适应21世纪的发展,在中学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应该利用现有教材培养学生绿色意识,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本文旨在通过对绿色化学概念的介绍,对高中化学教育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思
【摘 要】本文作者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强化演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等方面来探讨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关键词】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怎样开展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一、领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
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紧密相连,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又是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基于此,本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態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培养更多思路开阔、反应敏捷的具有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的个性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改革的最新课题。作为化学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将谈一谈我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认识。  一、观念现代化  教师要变传统“标准”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其有效运作的关键是控制医疗费用上涨。而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势必影响我
学位
一、激发新思维,创快乐课堂  使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进行课程改革,仅短短的8个月,就已经显露出它的优势:家长感受到孩子对化学亲近了;教师感到课堂更活跃;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更有趣味了。二中学生说:“新生活,新化学,化学课本教会我。”金中学生说:“化学化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8个月来,我们解放思维,大胆创新,努力创设快乐的化学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1.共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