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采供血与业务档案关联性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586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站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封市中心血站自1996年建站以来,承担着全市采供血工作,血液的安全问题一直是血站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证明和保障血站提供的血液是合格的、安全的,与采供血档案密不可分。
  2000年以前,血站的业务工作开展较少,形成的业务档案也相对较少,没有相应的管理标准。2000年以后,血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中的第二十六条规定:血站开展采供血业务应当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出了一套血站独有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08年,又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参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的有关条款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修改后的质量管理标准对血站的采供血工作有了更高、更多、更细的约束。
  在2000年血站ISO9000质量体系运行之初,就将档案管理纳入血站质量体系管理中,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文件》中,对血站档案管理进行了受控。受控内容为:《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档案管理工作规程》等。血站形成的所有业务记录表单均在这套体系《质量记录》中显示,《质量记录》里受控了所有业务科室工作中形成的记录表单,这些表单形成后必须全部归档存放,完成了从表单到档案的转化。同时,这些表单是按科室业务职能及《血站管理办法》等由业务主管及业务科室质量员制定的业务工作链形成一套相互关联的表单,与采供血工作开展同步运行,完整真实地记录与显示了血站业务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相关表单见下图(图1:体采科质量记录表单;图2:档案移交记录)。
  据统计,从1996年至今,血站业务科室采供血业务工作开展后形成的记录表单情况统计表,见下图:
  由上表单可看出,血站的业务表单逐年递增,血站的业务量也逐年加大。所形成的业务档案归档保存量也在增加,由于血站的采供血工作是分段进行的流水作业,因此,血站的采供血业务档案分散、量大,一环扣一环。这些表单在记录血站采供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同时,也证明所提供血液的安全、有效。
  (作者单位:开封市中心血站 来稿日期:2012-02-1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档案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强调档案文化研究应该成为档案部门认真研究的基本论题。在对档案文化的基本定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解析档案文化的研究应涉及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档案文化建设的几项基本任务。  关键词:档案;文化  Abstract: For the fundamental weaknesses of current archives culture studies, the
40年前,有一批洛阳热血青年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奔赴西藏,在雪域高原洒下青春和汗水:40年后,他们又依然将自己珍藏了40年的档案资料无偿捐赠给洛阳市第一档案馆。这次收集活动,从2006年10月开始,历时3个月,共收集到照片、日记、笔记本、证书、证件、各种票据及实物档案200余件。    共同的心愿    提起40年前的洛阳援藏活动,对许多人来讲,是遥远而陌生的,然而,作为一次历史事件,它又是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档案编研的过程就是编研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原则,从档案馆藏中筛选“原料”,建构城市记忆的过程。以建构城市记忆为价值取向的档案编研工作应当遵循集体性、原真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编研原则。  关键词:城市记忆城市公共档案馆档案编研  城市公共档案馆作为保管国家和社会历史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档案编研在传承“城市记忆”方面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原则
最近收到了《档案管理》2009年第2期(以下简称“第2期”)杂志,走马观花速读后,脑子里对文章标题、作者署名、摘要与关键词存舍、关键词标注、作者单位等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不知妥否,现斗胆说出来:    1 关于文章标题问题。第2期杂志的文章标题可谓    “百花齐放春满园”,尤其前两篇的标题,即“卷首语”的标题《“雾里看花”说规范》和“编读互动”栏目文章的标题《走马观花寻“瑕疵”》仿佛一副经过认真
摘 要:档案行政执法所依之“法”:一是档案行政执法中必须遵守的公共法;二是档案专业法中授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职责权限的法律规范和规范性法文件;三是非档案专业法中授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职责权限的涉及档案事务的法律规范。  关键词:档案行政执法;依法行政;依法治档;所依之“法”  2011年3月,河南省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研讨会后,《档案管理》杂志相继刊登了一系列研究档案工作依法行政、推进档案行政执法
摘 要: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文本表述、党政机关公文的强制属性和伪造公文的司法判定等多个角度,分析无发文机关署名公文、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不加盖印章情形的不切性,并从历次规定中申明会议纪要不属党政机关公文的主张。借鉴我国台湾的公文程式规定,着眼党政机关公文的多重属性,提出党政机关加盖印章应该成为铁律上升为国家法规。  关键词:机关公文;印章;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2012年
摘 要:文章通过对2001年~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明晰国内学者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及研究方向,总结成就,查找不足,为学者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休闲利用;研究综述  2000年9月,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会议的主题报告为《档案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这一议题无疑拓展了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为档案利用开辟了一个
全民守法,即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守法既是档案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依法治档的根本要求,要真正走向档案法治,实现依法行政,落实全民守法,就要转变守法观念。  转变守法观念,首先是实现从强调档案行政相对人守法向强调档案行政管理主体——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管理者守法的转变。要清楚档案行政管理主体
刘铭芳致力于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队伍培养工作,是一位在“教学相长”路上孜孜以求的“有心人”,是一位能操持、善协调、带给人正能量的“暖心人”。  在担任潍坊经济区锦绣学校教导主任、业务校长期间,在学校“内涵发展,教师第一”的理念指导下,以“努力打造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为目标,悉心主持、研究、参与、见证了教师团队成长的管理过程。  回顾历程,刘铭芳不无感慨地说:
摘 要:本文基于美国民事诉讼联邦规则对电子发现要求的视角,通过对比分析电子发现与电子文件长期存取在现实中关于用途、元数据(信息包)和信息工作流程(信息流)、收集(归档)范围以及人员这几方面的需求,揭示两者的主体对象虽然都是电子文件信息,但需求却迥然不同这一矛盾。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电子证据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电子发现;电子文件长期存取;电子证据;需求  电子发现(E-discovery)是指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