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个小镇原告律师请他的第一证人———一位祖母级的老妇人出庭作证。 他走近老妇人问道:“琼斯太太,您认识我吗?” 老妇人回答道:“为什么這样问?我当然认识你———威廉姆斯先生了。你还是毛头小孩的时候,我就认识你。坦率地讲,你让我大失所望。你撒谎成性,背叛妻子,还操纵他人,人后放箭。你以为自己发达成大人物了,实际上,你只是脑子拎不清,不知道自己别无所能,除了翻翻文件这样的破事。是的,我认识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小镇原告律师请他的第一证人———一位祖母级的老妇人出庭作证。
他走近老妇人问道:“琼斯太太,您认识我吗?”
老妇人回答道:“为什么這样问?我当然认识你———威廉姆斯先生了。你还是毛头小孩的时候,我就认识你。坦率地讲,你让我大失所望。你撒谎成性,背叛妻子,还操纵他人,人后放箭。你以为自己发达成大人物了,实际上,你只是脑子拎不清,不知道自己别无所能,除了翻翻文件这样的破事。是的,我认识你。”
律师惊呆了,全然不知所措,情急之下,他指着法庭另一边问道:“琼斯太太,您认识被告律师吗?”
老妇人又回答道:“怎么了?我当然认识。布拉得利先生还是个少年时,我就认识他。我当年常常帮他父母照看他。他呢,也真正令我失望。他四体不勤,心底狭窄,而且嗜酒如命。这位先生跟谁都合不来,他的办案水平呢,在全国范围内垫底。对呀,我认识他。”
这时候,法官敲法槌要求法庭肃静,要求原告被告双方律师到席位前。他极力压低声音恐吓道:“你们两个,若有谁问她认不认识我,那不出五分钟,就要因藐视法庭入狱!”
其他文献
来美国前,一直听说美国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崇尚个人主义,只讲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但孩子一进学校读书才发现,这里处处讲的是他人,是合作,最严防的是“自我中心”。 美国小学的最初一年不是一年级,而是学前班,这一年的主要目的与其说是教知识,不如说是让孩子们在心理、感情、社交上适应学校的群体生活,明白人和人相处的一些基本规则。其中的一个办法,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同学们服务。比如在全班排队集合时,
老同学聚会,我从校友口中听到一个有关晚年活法的真实故事。 老校友刚从美国探亲旅游回来。他儿子博士毕业不久,还在合伙租房住,却以虔诚的孝心为来探亲的父母租了一套房。房东是位八十多岁的老太,三间卧室外加很大的客厅,月租金不过50美元。在当地,同样的地段和房子,月租至少也得一千七八百美元。老太却专事零租(不搞月租),这样即使天天有房客,满打满算一个月下来也只能进账一千四五百美元。她为啥爱搞这种虽不赔本
来德国留学已一年多了,欧洲人的高消费让我不堪重负,生活越来越拮据。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洛阳大叔在美国校园门口卖肉夹馍”的故事,灵机一动,我何不做些小买卖来弥补日常生活开销呢? 说干就干,我暗中打听了小镇的批发市场,选定了一批常用的日用品,准备大干一场。德国的管理是很严格的,他们的“城管”是不是很厉害?我孤身在外,人地两生,买卖不成再被重罚,我得不偿失呀! 为了保险起见,我千方百计去了解情
老年痴呆症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在通常条件下,他们想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他们上街可能会走丢,记不得自己家人的名字,就连去小店里买个日用品也是困难重重。患者往往被锁在家里或者送去养老院———普通人的日子,跟他们基本上是永别了。 在荷兰却有一个例外。阿姆斯特丹郊外有个专为老年痴呆症病人设计建造的村子。整个村子只有一个出入口,除此之外,这个村子跟所有正常的村子一样。村民们—
没资本张扬 日本选出了“2014年最优秀经营者”,第一名是孙正义(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第二名是丰田章男(丰田汽车公司社长),第三名是柳井正(日本迅销有限公司社长,旗下拥有服装品牌“优衣库”)。 如果问日本人:“孙正义的孩子是谁?”一万个人中估计没有一个人能够答出。如果你上网去找柳井正的儿子是谁,估计勉强还能找出两条搜索结果。 上日本雅虎网查询,得到的信息是,孙正义有两个女儿,但是找不
过几天就是老張的70岁大寿了,老张早早就开始满镇子跑着选饭店,想预订酒席。这些饭店有的豪华有的简朴,有的在二楼有的在地下室,有的是南方菜有的是北方菜,但老张愣是一家都没看上。 儿女孙子们都回来了,大儿子问:“爸,饭店选哪儿了?” 老张说:“北山的小峪沟今年搞旅游开发,那里开了几家农家乐,我在那儿给咱们选了一家。走,开上你们的车,出发。” 开车半小时就到了山脚,可是再往里就没大路了,大家只好弃
1969年年底,我到农村插队。前后干了五年吧,黑夜到头见曙光,我有了返城的机会,但必须大队支书同意后盖了章才能办理。要想从他手心里走掉,可没那么容易,我已经打算让他扒一层皮了。我知道他贪得厉害,可是送东西得送到人家心气儿上。他的侄子是民兵队长,也是他的亲信,我就向他打听,由此便知他正需要一个挂钟。大队干部开会,十次有九次在他家里开,没钟点哪行?我问民兵队长他想要个什么样的钟,那小子瞥我一眼说:“还
我所在的城市有条古老的河流穿城而过,我常到河边取景拍摄。 这天一早,我刚来到河边的沿河公路,就有一辆轿车在我前面的路边停了下来。随后,从轿车里下来一男一女,手挽手向河边走去。男人五十多岁,颇有绅士风度;女的二十来岁,如花似玉。从他们的举止中我断定,这是孝顺女儿陪父亲来河边看日出的。 我走下公路,把相机架在公路护坡中的平缓处,放眼望去,远山朦胧,河如飘带,河面薄雾缭绕,河岸垂柳依依,其景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