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126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是近年来国际上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也是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通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与沟通,这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大有助益。
  关键詞: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G623.5
  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会运用到的知识,所以,把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掉,实际上就是在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通过解决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用够高水准的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这就是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解决问题教学法的教学目的。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
  1.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轨。上文中曾提到过,解决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和培养实际的生活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如果说教学的内容都和实际的生活不符合,又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就比如,数学中日常的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四则运算,而几何图形等内容基本上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特殊的行业中才会使用到。
  2.过程程式化和传统化。我国的传统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针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强化训练等。在解决问题教学法中也有同样的问题出现,学生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会产生一种厌烦感,使其的兴趣度下降,对教师所教学的内容不主动的积极的进行思考,使得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3.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的策略比较匮乏,是的学生的解题思路也比较狭隘。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学科,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所以,教师的教学策略缺乏,使得学生的解题思路也比较窄,变相的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发展被局限了。在我国的教育改革的要求中,明确的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学生解题思路的范围这块,要着重的注意一下。
  二、应对策略
  1.选择教学内容同时,要选择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同时采用情景创设等方式开展教学。小学是学生正式学习的初步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好动等特点,再加上“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解决问题教学或者是其他的教学时,都要注意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最高的热情和最高的注意力。因此,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法中,不仅要选用合适的内容,还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设定情景,“有一个小朋友去买苹果,一个苹果一元钱,他买了五个,回家后妈妈说太多了,让他去退掉两个,最后,小朋友买了多少个苹果,用了多少钱。”请学生扮演小朋友、水果摊主以及妈妈的角色。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到四则运算的加减法。
  2.教学的模式要进行改善。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中已经提出了非常多的,且实践效果比较显著地新型的教学法,比如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教学法等。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可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比如应对措施1中的情景教学法。还可以选择小组教学法等,让学生自行进行讨论思考等,然后再由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即可。就比如“有两个小朋友做数学题,题目是5 + 6 * 3 = ?。一个小朋友得出的答案是33,另一个小朋友得出的答案是23,请问哪一个小朋友的答案是正确的,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得出23的答案是正确的,因为四则运算中,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要先乘除后加减。
  3.要重视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培养。其实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对题型以及公式等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使得学生无法将知识和应用题结合在一起,使得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得到不到提升。
  因此,在现阶段的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注重于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充分的发挥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基本的解题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诉,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法对学生未来的在实际生活中的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解决问题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教学内容是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知的,其次,就是要充分的将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新的教学观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选择,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进行选择的,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度以及学习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成果。最后,则是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降伟岩.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金杰.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PPT课件的使用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衷万明.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新课程(下),2012,02:181-182.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从诵读和积累的角度对如何提升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益进行探析。  关键词:农村教育;初中文言文;分层朗读;积累  G633.3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好文言文既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时代要求。初中语文课本上有近三分之一的文言文篇目,这些都是编者从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典名篇,他们不仅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知识储备,最重要的是要求人才具备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弊端也越发鲜明,如何有效改善并合理解决当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我们高中地理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中就针对现今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G633.55  地理,看似只是一门简单的课程,
谁和我玩跷跷板?
期刊
摘要: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课程,目前还存在些许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从营造创新氛围、设计探索机会、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想象力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能为该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G623.2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现状  1.学生思维狭隘  小学语文教学所有课程中教材课文的讲解占百分之八十五左
G623.2  随着新课程语文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新观念、新方法逐步为广大教师了解、熟悉、认同。笔者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道,积极探寻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新课程语文教学应呈现以下五个字:  一、体现一个“新”字——学习方式的革新  学习方式的革新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是导致多年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客观原因之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习者
期刊
摘要:情感是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利用好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把情感因素看作是教学的手段,也是目标的达成。正向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引导学生的智力行为发展过程。本文以高中英语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将高中英语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感因素;教学实效  G633.41  一、教师创设情感氛围,以情激情,以情
G62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在“课程基本理念”中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转变语文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期刊
G62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 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约束力低,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形象、具体、直观的东西较感兴趣,语言习得能力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增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心理;英语;自主学习  G623.31  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小学生学英语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
背景和目的:   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使其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大肠癌的病因尚未确定。最新研究表明,大肠癌及其相关腺瘤(C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