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在所有自然资源中,能源资源可以产生相对较高的经济价值,其在工业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战略性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其中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尤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云南省煤炭能源总量丰富,本文针对1992—2009年云南煤炭消耗总量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其在拉动云南GDP中的作用。
二、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煤炭资源消耗现状
(一)云南省煤炭资源现状
云南省煤炭资源总量丰富,约为691亿吨,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探明储量有277.16亿吨,预测资源量为413.84亿吨。其中烟煤、褐煤、无烟煤以及烟煤中的气、肥、焦、瘦、长焰、弱粘结煤等品种齐全。①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质中等,低硫低磷,92%为炼焦煤,多数煤洗选后可以达到洗精煤标准。②
云南煤炭矿产储备多以小储量为主,不利于规模效益开采。同时又由于云南的地质构造复杂,在技术上开采成本大。就云南省整体的内部区域而言,滇东地区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矿井规模过小,开采技术落后,资源毁损严重,使得煤炭的利用率并不高;滇东北与东南地区的煤层较为稳定,构造也简单,但是多为褐煤,煤炭质量不高;滇中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含煤盆地多为城市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区和主要粮食产地,煤矿开采会造成农田破坏以及生态污染。
(二)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消耗的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关于经济增长的概念,学术界通常定义为:“一国或一地区与商品和劳务生产的增长相结合的生产能力的增长”或直接表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
经济增长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资源问题一直是其核心问题。在著名的索洛增长模型中,西方很多学者引入了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本纳入了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始终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物质源泉。③
云南省有丰富的煤炭经济资源,但即使在煤炭资源质量高且储量丰富的滇中地区,其资源利用效率依旧低下,并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其GDP的发展。因此云南省应当充分利用其优势,积极探索一条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基于这种理论,本文将对云南省煤炭资源的消耗与该省GDP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
三、云南省GDP与煤炭耗费量的实证分析
(一)方法选择与数据选定
本文将选择云南省GDP为被解释变量,每年消耗的煤炭数量X1为解释变量,分析云南省GDP与煤炭消耗之间的关系。根据《云南统计年鉴》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初步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进一步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实证分析
1、回归模型
根据前上所设置的变量,建立云南省GDP与煤炭消耗之间的回归方程:GDP=C+αX1+U,其中X1为煤炭消耗,U为随机干扰。用OLS方法估计得到:
GDP=-254.0142+0.896308X1
其中回归方程的T检验F检验R值都良好,充分说明估计参数与经济理论相符,方程以及变量有很好的解释能力。说明云南省煤炭资源的消耗能明显促进云南GDP的发展。煤炭每消耗一单位,云南省的GDP就增加了0.9亿元。
2、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是用以反映两变量间线性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用r表示:
■
根据以上的变量样本数据以及r值公式可求得,煤炭消耗与云南省GDP的相关系数值为0.9393。可知煤炭消耗与云南省GDP的增长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3、因果关系分析
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可以检验煤炭消耗与云南省GDP增长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先对二者进行各自的平稳性检验。因为如果不顾及序列的平稳性而贸然进行回归分析,则有可能得到“伪回归”结果,那么会使得模型分析没有保障。
Granger的序列平稳性问题及建立在平稳基础之上的单整和协整理论的目的在于检验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如果经济增长变量与煤炭变量是一阶差分稳定,且变量间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则协整关系存在,煤炭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1)单位根检验
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需要检验变量的单位根阶数(即平稳性)检验。单位根平稳检验是指:对于单一序列,如果它的当期项可以表示成它的前期项的线性形式,则关于前期项前的系数ρ的H1假设:ρ<1能够在统计意义上成立的话,则称该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或者称为单位根平稳序列。
如果原假设被拒绝则检验值>临界值,表明协整关系存在。通过EVIEWS软件可得单位根检验结果,经过整理如表1所示。
由上述ADF单位根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样本区间煤炭消耗与GDP增长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变成了平稳的时间序列,因为,两序列都是一阶单整。
(2)协整检验
经过上述的单位根检验后,两序列得到一阶单整,建立了协整关系检验的前提。当似然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否则接受原假设。通过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当阶数为1时,出现了第一个不显著的秩统计量,即煤炭消耗与云南省GDP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说明在长期来看,两者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均衡关系。
(3)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的经验结果表明煤炭消耗与云南的GDP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先估计当前GDP被其自身滞后期取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检验通过引入煤炭消耗的滞后期是否可以提高GDP被解释程度,最后验证通过引入煤炭消耗序列的滞后期是否可以提高GDP被解释程度,如果是,则称煤炭消耗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此时煤炭消耗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
检验结果如下(见图1)。
根据P值表明云南省GDP增长不是煤炭消耗的原因,而煤炭消耗则是云南省GDP增长的原因。这说明云南的煤炭消耗确实可以促进云南省GDP的增长,但是GDP的增长并没有因此而使得煤炭消耗更大地增加。
四、结论及建议
云南的煤炭开采与消耗与云南省GDP增长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云南的煤炭开采,其固有的技术水平低、劳动力密集、资源消耗量大的经济模式必须要加以转变。
第一,调整现有的煤炭开采业结构,提高技术含量,从企业布局调整和煤矿内部调整入手,统一规划,实现煤炭资源有计划地开采和利用。同时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云南各地区的煤炭供给从数量和品种上逐步实现平衡。
第二,发展煤炭加工产业,建设洗煤厂和活性炭加工企业,提高煤炭利用率以及煤炭附属经济效益。
第三,建设外销煤基地,应当合理规划,外销南方各省,使得各省资源相互利用取长补短,让资源的利用更加经济合理。
第四,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建立危机意识,发展高技术,寻找新型替代能源,使得GDP的增长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注:
①《云南省统计年鉴》,2010
②《国家煤炭工业网——云南煤炭资源概况》
③《基于循环经济的经济增长评价问题研究》,徐青,2006
参考文献:
①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②魏心镇. 矿产资源区域组合类型与地域工业综合体.《地理学报》1981(4)
③刘耀彬,吴学平,傅春.中国煤炭城市分类及其经济运行轨迹分析.《资源科学》2007(3)
④田明,樊杰,孙威.我国煤炭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
(张菁菁,1988年生,江苏镇江人,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在所有自然资源中,能源资源可以产生相对较高的经济价值,其在工业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战略性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其中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尤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云南省煤炭能源总量丰富,本文针对1992—2009年云南煤炭消耗总量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其在拉动云南GDP中的作用。
二、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煤炭资源消耗现状
(一)云南省煤炭资源现状
云南省煤炭资源总量丰富,约为691亿吨,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探明储量有277.16亿吨,预测资源量为413.84亿吨。其中烟煤、褐煤、无烟煤以及烟煤中的气、肥、焦、瘦、长焰、弱粘结煤等品种齐全。①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质中等,低硫低磷,92%为炼焦煤,多数煤洗选后可以达到洗精煤标准。②
云南煤炭矿产储备多以小储量为主,不利于规模效益开采。同时又由于云南的地质构造复杂,在技术上开采成本大。就云南省整体的内部区域而言,滇东地区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矿井规模过小,开采技术落后,资源毁损严重,使得煤炭的利用率并不高;滇东北与东南地区的煤层较为稳定,构造也简单,但是多为褐煤,煤炭质量不高;滇中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含煤盆地多为城市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区和主要粮食产地,煤矿开采会造成农田破坏以及生态污染。
(二)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消耗的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关于经济增长的概念,学术界通常定义为:“一国或一地区与商品和劳务生产的增长相结合的生产能力的增长”或直接表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
经济增长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资源问题一直是其核心问题。在著名的索洛增长模型中,西方很多学者引入了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本纳入了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始终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物质源泉。③
云南省有丰富的煤炭经济资源,但即使在煤炭资源质量高且储量丰富的滇中地区,其资源利用效率依旧低下,并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其GDP的发展。因此云南省应当充分利用其优势,积极探索一条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基于这种理论,本文将对云南省煤炭资源的消耗与该省GDP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
三、云南省GDP与煤炭耗费量的实证分析
(一)方法选择与数据选定
本文将选择云南省GDP为被解释变量,每年消耗的煤炭数量X1为解释变量,分析云南省GDP与煤炭消耗之间的关系。根据《云南统计年鉴》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初步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进一步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实证分析
1、回归模型
根据前上所设置的变量,建立云南省GDP与煤炭消耗之间的回归方程:GDP=C+αX1+U,其中X1为煤炭消耗,U为随机干扰。用OLS方法估计得到:
GDP=-254.0142+0.896308X1
其中回归方程的T检验F检验R值都良好,充分说明估计参数与经济理论相符,方程以及变量有很好的解释能力。说明云南省煤炭资源的消耗能明显促进云南GDP的发展。煤炭每消耗一单位,云南省的GDP就增加了0.9亿元。
2、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是用以反映两变量间线性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用r表示:
■
根据以上的变量样本数据以及r值公式可求得,煤炭消耗与云南省GDP的相关系数值为0.9393。可知煤炭消耗与云南省GDP的增长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3、因果关系分析
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可以检验煤炭消耗与云南省GDP增长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先对二者进行各自的平稳性检验。因为如果不顾及序列的平稳性而贸然进行回归分析,则有可能得到“伪回归”结果,那么会使得模型分析没有保障。
Granger的序列平稳性问题及建立在平稳基础之上的单整和协整理论的目的在于检验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如果经济增长变量与煤炭变量是一阶差分稳定,且变量间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则协整关系存在,煤炭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1)单位根检验
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需要检验变量的单位根阶数(即平稳性)检验。单位根平稳检验是指:对于单一序列,如果它的当期项可以表示成它的前期项的线性形式,则关于前期项前的系数ρ的H1假设:ρ<1能够在统计意义上成立的话,则称该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或者称为单位根平稳序列。
如果原假设被拒绝则检验值>临界值,表明协整关系存在。通过EVIEWS软件可得单位根检验结果,经过整理如表1所示。
由上述ADF单位根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样本区间煤炭消耗与GDP增长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变成了平稳的时间序列,因为,两序列都是一阶单整。
(2)协整检验
经过上述的单位根检验后,两序列得到一阶单整,建立了协整关系检验的前提。当似然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否则接受原假设。通过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当阶数为1时,出现了第一个不显著的秩统计量,即煤炭消耗与云南省GDP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说明在长期来看,两者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均衡关系。
(3)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的经验结果表明煤炭消耗与云南的GDP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先估计当前GDP被其自身滞后期取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检验通过引入煤炭消耗的滞后期是否可以提高GDP被解释程度,最后验证通过引入煤炭消耗序列的滞后期是否可以提高GDP被解释程度,如果是,则称煤炭消耗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此时煤炭消耗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
检验结果如下(见图1)。
根据P值表明云南省GDP增长不是煤炭消耗的原因,而煤炭消耗则是云南省GDP增长的原因。这说明云南的煤炭消耗确实可以促进云南省GDP的增长,但是GDP的增长并没有因此而使得煤炭消耗更大地增加。
四、结论及建议
云南的煤炭开采与消耗与云南省GDP增长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云南的煤炭开采,其固有的技术水平低、劳动力密集、资源消耗量大的经济模式必须要加以转变。
第一,调整现有的煤炭开采业结构,提高技术含量,从企业布局调整和煤矿内部调整入手,统一规划,实现煤炭资源有计划地开采和利用。同时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云南各地区的煤炭供给从数量和品种上逐步实现平衡。
第二,发展煤炭加工产业,建设洗煤厂和活性炭加工企业,提高煤炭利用率以及煤炭附属经济效益。
第三,建设外销煤基地,应当合理规划,外销南方各省,使得各省资源相互利用取长补短,让资源的利用更加经济合理。
第四,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建立危机意识,发展高技术,寻找新型替代能源,使得GDP的增长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注:
①《云南省统计年鉴》,2010
②《国家煤炭工业网——云南煤炭资源概况》
③《基于循环经济的经济增长评价问题研究》,徐青,2006
参考文献:
①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②魏心镇. 矿产资源区域组合类型与地域工业综合体.《地理学报》1981(4)
③刘耀彬,吴学平,傅春.中国煤炭城市分类及其经济运行轨迹分析.《资源科学》2007(3)
④田明,樊杰,孙威.我国煤炭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
(张菁菁,1988年生,江苏镇江人,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