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心素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音乐对学生的影响、音乐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影响两个方面论述了音乐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促进作用,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文化建设;影响
一、音乐对学生的影响
1.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音乐作为一种美的艺术,以其本身所独有的美感与魅力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同时,音乐又通过作用于人们心灵的强大精神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文化价值。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已经证明音乐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它本身所蕴涵的美感。但和所有艺术美存在价值规律一样,音乐必须要进入人的精神世界,这种美才有价值。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的存在价值取决于人们对音乐美的接受能力与水平,这也就是说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不仅检验并决定了音乐艺术的存在价值与生存状态,而且也是获取精神升华与审美享受的“必备品”。支撑这个庞大意识形态网络运转的核心力量正取决于人们对音乐审美能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靠音乐教育。
2.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基础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通过开发人的大脑右半球对人的意志心智和精神状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教师通过音乐的教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认知情感。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也伴随着丰富的情感、充分的想象和个体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在活动中把握的不只是外在的内容和法则,更是在深化创造性认知特征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独特的内心潜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音乐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古代的《礼记·乐记》中也有对音乐与思想道德修养关系的描述:“乐者,通过伦理也。闻宫者,使人温舒广大;闻商者,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者,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者,使人乐善好施;闻羽者,使人齐整。”音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音乐可以给学生以熏陶,激励他们正确地面对人生困境,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音乐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1.音乐活动是高职院校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校园的文化活动主要以音体美为主,开展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体现出了校园文化生活的生机与活力。音乐节、音乐会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升音乐素养,是一种很好的校园文艺活动形式,应适当鼓励举办。校园音乐具有愉悦性、情感性、形象性等特征,学生在这种团体的音乐活动中,可以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交流音乐,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感。
2.音乐活动能增强师生的凝聚力。音乐能让师生之间形成凝聚力,增进生生和师生的关系,是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目的之一。而音乐活动中的合唱、合奏、伴奏等形式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校园音乐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音乐的隐性教育能使被教育者积极向上,使人的心态变得平和、和谐,从而培养出参与者之间的凝聚力。
3.音乐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可以利用广播、校园多媒体播放不同艺术形式的优秀音乐作品以构建积极向上的音乐氛围,营造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能让学生置身于朝气蓬勃、幽雅清新的环境中,感受到音乐润物细无声的独特魅力。校园音乐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学业压力,舒缓了学生的心情,营造出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4.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提高对其他学科的认知。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认知能力,对其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这些能力的提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很积极的意义,音乐教育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文、哲、史、数、理、化无不包括。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拓展音乐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全方位地欣赏音乐,要将音乐教育置于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中来开发和挖掘,让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结语
总之,校园音乐活动建设是弘扬现代校园精神、建设人文校园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不仅丰富了广大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明程度,强化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同时也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此,音乐活动应得到广大高职校园的大力支持与开发,为我们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时代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一栋.浅谈高职院校的音乐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
[2]徐冰.音乐艺术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1,(19).
[3]罗龙,刘艳梅.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甘肃科技,2010,(03).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文化建设;影响
一、音乐对学生的影响
1.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音乐作为一种美的艺术,以其本身所独有的美感与魅力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同时,音乐又通过作用于人们心灵的强大精神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文化价值。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已经证明音乐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它本身所蕴涵的美感。但和所有艺术美存在价值规律一样,音乐必须要进入人的精神世界,这种美才有价值。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的存在价值取决于人们对音乐美的接受能力与水平,这也就是说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不仅检验并决定了音乐艺术的存在价值与生存状态,而且也是获取精神升华与审美享受的“必备品”。支撑这个庞大意识形态网络运转的核心力量正取决于人们对音乐审美能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靠音乐教育。
2.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基础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通过开发人的大脑右半球对人的意志心智和精神状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教师通过音乐的教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认知情感。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也伴随着丰富的情感、充分的想象和个体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在活动中把握的不只是外在的内容和法则,更是在深化创造性认知特征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独特的内心潜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音乐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古代的《礼记·乐记》中也有对音乐与思想道德修养关系的描述:“乐者,通过伦理也。闻宫者,使人温舒广大;闻商者,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者,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者,使人乐善好施;闻羽者,使人齐整。”音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音乐可以给学生以熏陶,激励他们正确地面对人生困境,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音乐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1.音乐活动是高职院校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校园的文化活动主要以音体美为主,开展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体现出了校园文化生活的生机与活力。音乐节、音乐会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升音乐素养,是一种很好的校园文艺活动形式,应适当鼓励举办。校园音乐具有愉悦性、情感性、形象性等特征,学生在这种团体的音乐活动中,可以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交流音乐,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感。
2.音乐活动能增强师生的凝聚力。音乐能让师生之间形成凝聚力,增进生生和师生的关系,是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目的之一。而音乐活动中的合唱、合奏、伴奏等形式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校园音乐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音乐的隐性教育能使被教育者积极向上,使人的心态变得平和、和谐,从而培养出参与者之间的凝聚力。
3.音乐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可以利用广播、校园多媒体播放不同艺术形式的优秀音乐作品以构建积极向上的音乐氛围,营造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能让学生置身于朝气蓬勃、幽雅清新的环境中,感受到音乐润物细无声的独特魅力。校园音乐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学业压力,舒缓了学生的心情,营造出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4.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提高对其他学科的认知。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认知能力,对其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这些能力的提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很积极的意义,音乐教育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文、哲、史、数、理、化无不包括。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拓展音乐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全方位地欣赏音乐,要将音乐教育置于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中来开发和挖掘,让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结语
总之,校园音乐活动建设是弘扬现代校园精神、建设人文校园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不仅丰富了广大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明程度,强化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同时也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此,音乐活动应得到广大高职校园的大力支持与开发,为我们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时代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一栋.浅谈高职院校的音乐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
[2]徐冰.音乐艺术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1,(19).
[3]罗龙,刘艳梅.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甘肃科技,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