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广角”的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s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在新编实验教材中,“数学广角”成为点燃学生数学思想的火把。那么,体现了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双重特点的“数学广角”究竟该怎么教?笔者认为,用“心”施教是根本,学科性质和三维目标是依据。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使学生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而达到各学段的要求。
  1.立足教材,尊重文本
  “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文本资源,将其作为情境线索的依据来进行教学设计。
  如:一年级上册“分类”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进入到主题图,说说这是在哪儿。然后通过联想,说一说文具店里的文具是怎样摆放的,为什么要这么摆放。让学生自己探索并说出想法:相同的东西要摆放在一起。例如,笔要放在一起,尺子要放在一起,球要放在一起,书包要放在一起。学生在对熟悉的文具商店进行观察的同时,也充分体会到了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这一节,教材中连课题在内仅14个字,但整个版面的图案色彩鲜艳、设计精美,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装饰的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小朋友有规律地围成圈跳舞等,都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留下了空间。依据“主题图”,学生体验、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产生疑问,知识的因与果正好对接,促成其重新编码建构。
  2.空间延伸,让“数学文化”情愫飞扬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教师将教学置于“数学文化”的背景中进行时,所有的创造与思考都是“数学文化”式的。
  如: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例2中等量代换思想的教学,教材中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能够很好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四年级上册“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的教学,我们完全可以骄傲地告诉同学们: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有了丰富的运筹思想,比如战国时期的“田忌赛马”,就是对策论的应用。五年级下册的“找次品”,视频首先将学生带回到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现场。可是,就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升到第72秒时,外挂燃料箱发生爆炸,瞬间,挑战者号变成了一团火焰。事故原因最终查明:起因是助推器两个部件之间的接头因为低温,变脆,破损,喷出的燃气烧穿了助推器的外壳,继而引燃外挂燃料箱。什么是次品?这就是次品!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就是次品!更不要说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3.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是:“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它说明了儿童参与行动的重要性!荀子在《儒效篇》中也说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可见探究践行的重要。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做多想,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此做是手段,理解才是目的。正应了皮亚杰说的那句话:“高级数学最终归结为对于行动的思考。”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排列与组合”时,我这样设计教学流程:
  (1)操作: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制作好衣服的小卡片),看看一共有几种穿法。
  (2)设疑:怎样把各种穿法记录下来。
  (3)再操作:通过连线来记录不同的穿法。
  (4)引思:小组交流各自的做法,你是怎样搭配的?怎样连线可以既明了又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你一共搭配出几种穿法?
  (5)释疑:先确定一件上装,用这件上装与不同的下装进行搭配连线,然后再进行另一件上装与下装的连线,这样就得到第一种连线方法(分别用2幅图表示)。
  (6)小结: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7)优化:将两个连线图合并就可得出另一种连线方法(将合并后的图呈现)。整个过程在方法上重视“数学化”,采用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分析模式。◆(作者单位: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第一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是啊,对话是人与人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在当今教育改革中,对话教学这一开放、多元、互动的教学形式已发展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于是,我在教学中通过朗读与想象引导学生阅读,与文本自主对话;通过话题的预设、文本的拓展促进师生互动对话;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的体验与深化,营造诗意对话。在这层层对话之中,学生阅读的兴趣之花也在课堂中悄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近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任务,不懈地探讨怎样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  一、让学生自己读书  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放手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的认知水平去读书,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如《梅花魂》这一课,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五件小事为我们勾勒出一位眷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创精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设疑、生疑、释疑,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一、 设疑引思,开拓思维  思源于疑。教学中要在知识的启蒙上设疑引思,在导求规律上设疑引思,使学生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从平静状态转化,用知识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笔者认为小学写字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技巧和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一、如何运笔是写好字的前提  运笔就是笔尖从落纸起书写各种点画起止运行的规律,是通过手指、手腕、手臂之间相互协调的合力来进行的。用铅笔写字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要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直观认识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说明新课标非常注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注重通过实践、通过分析身边的现象去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矛盾日益显现,一面是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另一面是环境的日益恶化,例如,雾霾天气的持续加重、全球变暖的加速,沙尘暴、酸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觉得枯燥无味。而数学又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小学生学好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责任。那么,又该如何去实现呢?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做法:  一、教师形象吸引法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开朗大方的性格、
小学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主动探索中求知。在应用题教学中实施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提供信息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新鲜事物都感兴趣,对教师提出的切合生活实际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在学生探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