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依法治校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扩展,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依法治校视角下,目前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管理法治化的意义,并对当下高校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不断地健全高校的法治建设,不断推进高校法治化。
  关键词:依法治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一、依法治校视角下高校管理法治化的意义
  1.高校管理法治化是实现各大高校现代化特色的关键一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各大高校也逐渐实行法治化管理,不断加强高校的法治化建设。高效实行法治化的管理,使得当代的学生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处理事情都以符合法律的标准为前提。新时代下,高校更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只局限在传统的高校管理上,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校的发展为前提,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依法治校、建设法治化的校园。
  2.高校管理法治化是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题中之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综合改革。学校充分意识到学生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开始实行法治化的管理。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之下,开始对学生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实行法治化的管理模式。实行该种管理模式是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冲动,一切都以尊重法律法规为前提[1]。实行高校的法治化管理对深化高校改革有很大的意义。
  二、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无法可依
  我国现有的关于学生管理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这些法律大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高校在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次的整改,但是这些法律却没有做到及时的修改,导致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无法可依,一些具体的管理也缺乏指导性[2]。
  2.执法不严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方式逐渐落后。在一些学生犯错后,很多学校出现处理不当的问题,一般对学生只是做警告处理。然而,正是这种情况,给很多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误导,他们不重视法律意识,误以为他们所犯的只是一些小事,其实这也是学校对学生的不负责。
  3.违法难究
  第一,在我国当下的法律中,缺少学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学生受到处分后的权利救济主要限定在行政系统内部申诉权的救济。第二,现代大学生和很多的高校学生管理者法律意识不强,导致了“有法不依”的现象。当学生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是认为这是天意,自认倒霉。
  三、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对策
  1.完善高校的法制體系
  高校的一些法律法规一方面需要不断地修改,与时俱进,对学生的管理要充分的重视。另一方面当下我国的法律要完善,健全我国法律在高校管理方面的缺失。
  2.改善管理理念
  加强高校法治化的前提是改善高校对学生的管理理念。学校要树立平等的观念。在管理学生工作中要明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能独断专行,要真正做到为学生着想,听取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3.加强校园法治教育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法治教育,充分运用学校的法律资源,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法律意识。学校也可以请专家开展讲座、举办主题活动等来培养师生的法律意识,让师生定期进行法律学习,增强法律知识的储备。提高全校师生的法律素养,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
  总而言之,强化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的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当前高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当前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法治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 霞.“依法治校”下普通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
  [2]吴晓明.论依法行政原则在教育行政领域的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5).
其他文献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其中班级建设作为基本的职业技能被列入其中。通知也将“育人为本”列为辅导员的职业守则。通知指出,辅导员应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
一、图式理论概念  “图式”最早源于希腊,出现在古希腊哲学著作中。十八世纪,康德曾论述图式哲学意义,他认为人大脑当中具有纯概念内容,但概念建立在人们的感知基础之上,而图式便是连接概念与感知对象的重要纽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特利特(F.C.Bartlett)正式提出图式理论。他认为的图式是基于大脑对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将新事物与已有知识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逐渐形成完善的信息系统[1]。一般来说,在
摘 要: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思维、形成创造力的根本。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小学生语文基础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坚持以学生为本,走发展语言的路。语文教师要致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一些学校
一、当代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1.思想道德概念  通常意义上的修养是指道德品质修养以及思想意识修养。本文探讨的思想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部分: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修养等。就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养模式而言,思想道德修养重点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修养以及学习成才修养等。  2.当代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  大多数高职大学生比较关心社会
立足高端产业园区,低碳建设先试先行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经开)成立于2000年,作为一家隶属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型国有核心企业,北京经开目前主要致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