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与规范化的操作手段对于提升工作效率,防止事故发生,增加经济效益都会有良好效果。因此,本文就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引言: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与进度都有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电力工程项目的投入与建设,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人们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了,输电线路的施工属于电力工程的重要部分,确保其施工的质量方可保证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必须提高。
一、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主要施工内容
搭设杆塔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对其进行地下深埋,从而防止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使其变形或者倒塌,也有效的保证的了电力的正常输送。目前,我们在对输点线路的杆塔进行搭设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杆塔的受力特点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耐张型另一种是直线型。这两者不同类型的杆塔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有着不同的作用,否则就会影响电力输送的速度,因此我们在进行电力线路输送的时候,选用合适的杆塔十分的重要,不但保证了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电力的可靠性,还有效的控制了电力工程中的成本消耗。所以,我们可以将杆塔的搭设看作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的主要内容。
当前,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除了搭设杆塔以外,我们还要做好输电线路的架线工作,这样将其两者合并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意义上说一句完成好了输电线路的施工工作。在进行架线工作的时候,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架线准备、导地线的链接、输电线路松弛的检验、其他附件的安装和紧线工序。由此可见,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架线施工时,工序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我们就要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从而保证电力的正常输出。
二、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建立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目的在于保护杆塔,以免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下沉现象出现,或者因为受外力因素的影响,出现倾倒及变形现象。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高低跟高压输电线路是否安全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幅员广阔,很多地区土质不一样,因而施工时需要调查清楚工程所处区域的实际土质情况,然后选择恰当的施工方式,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手段控制施工的质量,使施工达到施工工艺设计的质量标准。高压输电线路上最为常用的基础是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浇制的基础。在这里面转角塔因为上拔力太大,所以要选择钢筋混凝土基础,该基础能够抵抗上拔力,而且稳固性比较好。岩石基础施工时,首先应该调查清楚塔位附近的岩石,看其跟设计查勘情况有没有差异,假如差异太大就要告知施工设计单位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随后要往岩石上的打孔插筋中灌注适量的砂浆,并且要对承台进行浇制。施工人员在开挖岩石基础时一定要确保其结构的完整性,另外,要反复核对安装锚筋的尺寸位置,待这些环节没有问题存在时才能开展浇灌施工,所有混凝土浇制好后还要做好养护工作。
2、桿塔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的杆塔主要分为耐张型杆塔和直线型杆塔两种,根据不同的环境与场合来选择合适的杆塔类型,输电线路杆塔选用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电力建设的经济性和速度,并与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停电检修息息相关,所以,线路杆塔施工也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重要部分。
2.1输电线路杆塔的选择。在对输电线路杆塔的选择中,对于交通便利地区和地形平坦地区、人口稠密的生活区,通常优先考虑运用钢筋混凝土杆或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当出现交通运输不便和施工难度较大,或线路走线受到限制、跨径较大、间距较大等情况时,可以考虑使用铁塔。
2.2输电线路杆塔的组立。在线路杆塔施工中,杆塔的组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110kV电压等级来说,最常见的杆塔组立方式有两种:
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其中,根据组立方法的不同,分解组立又可以分为外抱杆分解组塔、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内悬浮带摇臂抱杆分解组塔、落地摇臂抱杆分解组塔等,且这些施工工艺都获得了较大规模的应用。
2.3输电线路杆塔的强度。输电线路杆塔的强度与杆塔的受力形式、杆塔的结构形式、制造杆塔所用的材料等因素均有关系,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为了确保输电线路在运行中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条件,应采取各种严格的措施,确保输电线路杆塔能够承担导线和避雷针质量的各种竖向力的支撑。
2.4输电线路杆塔的稳定性。另外,对于较为细长的杆塔结构,其稳定性也是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铁塔构造,其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在杆塔运行中,铁塔要承受包括导线自身重量、风荷载、线路覆冰、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对线路杆塔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一旦受到风力作用,发生微幅振动,塔身振动等情况时,会对稳定性造成干扰,严重时,可能导致杆塔的破坏,所以在杆塔施工中,应该确保线路具有足够的强度。
三、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架线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架线前期准备、放线连接、观测弛度与紧线施工等各环节。其中放线与进线是该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
3.1紧线施工技术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紧线施工需要确保基础混凝土强度为100%的设计强度值,且杆塔组装比较完整等情况下进行施工。为防止在紧线施工中,杆塔横担位移、塔身变形的情况出现,需在耐张塔受到张力的反侧进行临时的拉线,且要保证拉线与地面夹角≤45°,且张力值要符合设计标准。此外,在紧线施工中,要确保避雷线与导线的正误差的最大值≤500mm,其弧垂误差≤2.5%。
3.2放线施工技术
尽量选择磨损系数小、轮径偏大的滑车,通常滑车的轮径)10倍导线直径较为适宜。同时确保导线直径与轮槽槽径匹配。放线时,要确保其它导线与钢心铝线的损伤面积毛5%导电部分的损伤面积。若单金属绞线与钢心铝线的损伤面积大于25%的情况下,均须切断线路并重接。
四、光缆施工
虽然光纤本身并不会吸引雷电现象,不过其中有金属物质,因此做好其避雷活动意义非常关键。此项活动开展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要认真检查物资以及机械等需要用到的东西数量,要认真地观看相关的材料说明,在进行光缆活动以前的时候,要保证其性能合理有效,要对所有的光缆开展详细的测验活动,以此来保证其性能合理。光缆的卷盘长度为2-3km,其弯曲半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以上,施工中不能猛拉和扭结。拖光缆时要前后协调配合,最好有专人协调,否则光缆很容易扭结。光缆接续时,首先对光缆合理配盘,将接点位置选好,要考虑交通方便.熔接环境好等条件,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接头盒。熔接光纤前将余纤在熔盘内模拟盘绕,走向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余纤的曲线半径要大于35mm,根据熔接盘的大小尽可能大些,余纤长度以盘3圈为宜。光纤熔接后。
五、结束语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可大量节约劳动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施下效率,同时还增强了施工的安全性,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规范的施工技术与措施能够提高电力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在输电线路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合理运用施下技术,提刀输电线路的施下质量。
参考文献:
[1]邓锡鹏.浅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商品混凝土,2013(7):56-57.
[2]张辉.浅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1-82.
[3]陈松涛.浅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0(11):62-63.
【关键词】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引言: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与进度都有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电力工程项目的投入与建设,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人们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了,输电线路的施工属于电力工程的重要部分,确保其施工的质量方可保证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必须提高。
一、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主要施工内容
搭设杆塔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对其进行地下深埋,从而防止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使其变形或者倒塌,也有效的保证的了电力的正常输送。目前,我们在对输点线路的杆塔进行搭设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杆塔的受力特点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耐张型另一种是直线型。这两者不同类型的杆塔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有着不同的作用,否则就会影响电力输送的速度,因此我们在进行电力线路输送的时候,选用合适的杆塔十分的重要,不但保证了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电力的可靠性,还有效的控制了电力工程中的成本消耗。所以,我们可以将杆塔的搭设看作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的主要内容。
当前,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除了搭设杆塔以外,我们还要做好输电线路的架线工作,这样将其两者合并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意义上说一句完成好了输电线路的施工工作。在进行架线工作的时候,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架线准备、导地线的链接、输电线路松弛的检验、其他附件的安装和紧线工序。由此可见,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架线施工时,工序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我们就要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从而保证电力的正常输出。
二、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建立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目的在于保护杆塔,以免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下沉现象出现,或者因为受外力因素的影响,出现倾倒及变形现象。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高低跟高压输电线路是否安全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幅员广阔,很多地区土质不一样,因而施工时需要调查清楚工程所处区域的实际土质情况,然后选择恰当的施工方式,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手段控制施工的质量,使施工达到施工工艺设计的质量标准。高压输电线路上最为常用的基础是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浇制的基础。在这里面转角塔因为上拔力太大,所以要选择钢筋混凝土基础,该基础能够抵抗上拔力,而且稳固性比较好。岩石基础施工时,首先应该调查清楚塔位附近的岩石,看其跟设计查勘情况有没有差异,假如差异太大就要告知施工设计单位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随后要往岩石上的打孔插筋中灌注适量的砂浆,并且要对承台进行浇制。施工人员在开挖岩石基础时一定要确保其结构的完整性,另外,要反复核对安装锚筋的尺寸位置,待这些环节没有问题存在时才能开展浇灌施工,所有混凝土浇制好后还要做好养护工作。
2、桿塔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的杆塔主要分为耐张型杆塔和直线型杆塔两种,根据不同的环境与场合来选择合适的杆塔类型,输电线路杆塔选用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电力建设的经济性和速度,并与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停电检修息息相关,所以,线路杆塔施工也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重要部分。
2.1输电线路杆塔的选择。在对输电线路杆塔的选择中,对于交通便利地区和地形平坦地区、人口稠密的生活区,通常优先考虑运用钢筋混凝土杆或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当出现交通运输不便和施工难度较大,或线路走线受到限制、跨径较大、间距较大等情况时,可以考虑使用铁塔。
2.2输电线路杆塔的组立。在线路杆塔施工中,杆塔的组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110kV电压等级来说,最常见的杆塔组立方式有两种:
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其中,根据组立方法的不同,分解组立又可以分为外抱杆分解组塔、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内悬浮带摇臂抱杆分解组塔、落地摇臂抱杆分解组塔等,且这些施工工艺都获得了较大规模的应用。
2.3输电线路杆塔的强度。输电线路杆塔的强度与杆塔的受力形式、杆塔的结构形式、制造杆塔所用的材料等因素均有关系,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为了确保输电线路在运行中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条件,应采取各种严格的措施,确保输电线路杆塔能够承担导线和避雷针质量的各种竖向力的支撑。
2.4输电线路杆塔的稳定性。另外,对于较为细长的杆塔结构,其稳定性也是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铁塔构造,其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在杆塔运行中,铁塔要承受包括导线自身重量、风荷载、线路覆冰、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对线路杆塔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一旦受到风力作用,发生微幅振动,塔身振动等情况时,会对稳定性造成干扰,严重时,可能导致杆塔的破坏,所以在杆塔施工中,应该确保线路具有足够的强度。
三、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架线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架线前期准备、放线连接、观测弛度与紧线施工等各环节。其中放线与进线是该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
3.1紧线施工技术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紧线施工需要确保基础混凝土强度为100%的设计强度值,且杆塔组装比较完整等情况下进行施工。为防止在紧线施工中,杆塔横担位移、塔身变形的情况出现,需在耐张塔受到张力的反侧进行临时的拉线,且要保证拉线与地面夹角≤45°,且张力值要符合设计标准。此外,在紧线施工中,要确保避雷线与导线的正误差的最大值≤500mm,其弧垂误差≤2.5%。
3.2放线施工技术
尽量选择磨损系数小、轮径偏大的滑车,通常滑车的轮径)10倍导线直径较为适宜。同时确保导线直径与轮槽槽径匹配。放线时,要确保其它导线与钢心铝线的损伤面积毛5%导电部分的损伤面积。若单金属绞线与钢心铝线的损伤面积大于25%的情况下,均须切断线路并重接。
四、光缆施工
虽然光纤本身并不会吸引雷电现象,不过其中有金属物质,因此做好其避雷活动意义非常关键。此项活动开展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要认真检查物资以及机械等需要用到的东西数量,要认真地观看相关的材料说明,在进行光缆活动以前的时候,要保证其性能合理有效,要对所有的光缆开展详细的测验活动,以此来保证其性能合理。光缆的卷盘长度为2-3km,其弯曲半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以上,施工中不能猛拉和扭结。拖光缆时要前后协调配合,最好有专人协调,否则光缆很容易扭结。光缆接续时,首先对光缆合理配盘,将接点位置选好,要考虑交通方便.熔接环境好等条件,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接头盒。熔接光纤前将余纤在熔盘内模拟盘绕,走向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余纤的曲线半径要大于35mm,根据熔接盘的大小尽可能大些,余纤长度以盘3圈为宜。光纤熔接后。
五、结束语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可大量节约劳动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施下效率,同时还增强了施工的安全性,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规范的施工技术与措施能够提高电力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在输电线路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合理运用施下技术,提刀输电线路的施下质量。
参考文献:
[1]邓锡鹏.浅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商品混凝土,2013(7):56-57.
[2]张辉.浅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1-82.
[3]陈松涛.浅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0(1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