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写字、认真听讲、做听课笔记、勤查字典和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培养 习惯
教学论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处于主体地位,是由学生主体意识所决定的,所谓主体意识就是学生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条件,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获取、内化和改造的本质力量欲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的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应适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进行。
一、注重培养小学生写字的习惯
《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学生写字既利于巩固识字,又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陶冶情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写字的好习惯的具体内容它包括坐姿和执笔姿势,也包括写的习惯。其次,要注意培养的方法。教师要着力示范,严格要求,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田字格的范字,结合笔顺笔画。教学时要依次讲明每个字的各种笔画的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示范写一次,开始使用田字格时要耐心说清,严格要求,但写了一段时间还要指导学生按字的整体形态来安排字的笔画结构,让学生逐步脱离田字格,只利用横格写字。另外教师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对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书写练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让学生感到书写是乐事,使其乐其业
二、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教学与其它形式的教学有它无可争辩的优越性。由于年龄的特点,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动、自控制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其学习能力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而注意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特别要关注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意志力,我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语言中要求准确、通俗、明白、生动有趣、和谐动听,以吸引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避免长时间进行单调乏味的学习,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专心听讲的良好氛围。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察言观色,及时反馈,教学中如果大多数学生神采飞扬,情绪高涨,那就按原定教学计划进行,如果发现多数学生无精打采,东张西望,说明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就应调整原定计划速度,必要时重新组织内容。通过及时调整教学工作,才能使学生不断感到学有所得,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促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诱发出求知的强大内驱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做听课笔记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注意做听课笔记,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好听课笔记,并养成这一习惯。人的头脑能记下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靠记录加以储备,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记忆速度快,但遗忘也快。每学期开学初,我都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本笔记本,并强调要做好每节课堂笔记。做好课堂笔记,能让他们在遗忘后能及时巩固复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能长时间记录。而在做课堂听课笔记的过程,也是动脑动手的过程,它利于学生内化知识,条理思路,提高听力和记忆力,集中注意力,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速记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学生养成了做听课笔记的习惯,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四、注重培养学生勤查字典的习惯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学会两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勤查字词典的习惯。”②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小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是学会读写的重要一环。字典能帮助小学生扫除读写障碍,有效地完成读写任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遇到疏疑的字词,不是马上告诉答案,而是要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然后,在学生对字词意分辨不清时,引导学生根据字词所在的上下文确定采用哪种解释合适。教师要力争让学生做到每学一篇课文,每读一本书,遇到不懂的字词,都要学生自觉地查一查字典。让字典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并让这一学习习惯成为终生受用的财富
五、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质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问题是创造知识的源泉,也许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比较幼稚,但是幼稚的背后蕴藏着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正是这种求知欲、好奇心构成了他们将来从事知识创造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某种知识,同时,重视知识产生的背景,发现过程,思维方式等。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讲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启发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并逐步形成习惯。教师有必要教学生科学的质疑方法,在问什么,怎么问等主要方法上进行训练培养,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质疑习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这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读书学习,使“教堂”变成“学堂”,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自觉地学好语文,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培养 习惯
教学论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处于主体地位,是由学生主体意识所决定的,所谓主体意识就是学生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条件,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获取、内化和改造的本质力量欲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的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应适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进行。
一、注重培养小学生写字的习惯
《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学生写字既利于巩固识字,又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陶冶情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写字的好习惯的具体内容它包括坐姿和执笔姿势,也包括写的习惯。其次,要注意培养的方法。教师要着力示范,严格要求,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田字格的范字,结合笔顺笔画。教学时要依次讲明每个字的各种笔画的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示范写一次,开始使用田字格时要耐心说清,严格要求,但写了一段时间还要指导学生按字的整体形态来安排字的笔画结构,让学生逐步脱离田字格,只利用横格写字。另外教师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对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书写练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让学生感到书写是乐事,使其乐其业
二、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教学与其它形式的教学有它无可争辩的优越性。由于年龄的特点,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动、自控制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其学习能力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而注意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特别要关注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意志力,我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语言中要求准确、通俗、明白、生动有趣、和谐动听,以吸引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避免长时间进行单调乏味的学习,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专心听讲的良好氛围。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察言观色,及时反馈,教学中如果大多数学生神采飞扬,情绪高涨,那就按原定教学计划进行,如果发现多数学生无精打采,东张西望,说明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就应调整原定计划速度,必要时重新组织内容。通过及时调整教学工作,才能使学生不断感到学有所得,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促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诱发出求知的强大内驱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做听课笔记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注意做听课笔记,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好听课笔记,并养成这一习惯。人的头脑能记下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靠记录加以储备,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记忆速度快,但遗忘也快。每学期开学初,我都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本笔记本,并强调要做好每节课堂笔记。做好课堂笔记,能让他们在遗忘后能及时巩固复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能长时间记录。而在做课堂听课笔记的过程,也是动脑动手的过程,它利于学生内化知识,条理思路,提高听力和记忆力,集中注意力,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速记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学生养成了做听课笔记的习惯,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四、注重培养学生勤查字典的习惯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学会两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勤查字词典的习惯。”②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小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是学会读写的重要一环。字典能帮助小学生扫除读写障碍,有效地完成读写任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遇到疏疑的字词,不是马上告诉答案,而是要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然后,在学生对字词意分辨不清时,引导学生根据字词所在的上下文确定采用哪种解释合适。教师要力争让学生做到每学一篇课文,每读一本书,遇到不懂的字词,都要学生自觉地查一查字典。让字典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并让这一学习习惯成为终生受用的财富
五、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质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问题是创造知识的源泉,也许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比较幼稚,但是幼稚的背后蕴藏着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正是这种求知欲、好奇心构成了他们将来从事知识创造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某种知识,同时,重视知识产生的背景,发现过程,思维方式等。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讲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启发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并逐步形成习惯。教师有必要教学生科学的质疑方法,在问什么,怎么问等主要方法上进行训练培养,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质疑习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这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读书学习,使“教堂”变成“学堂”,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自觉地学好语文,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