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191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人们对文化教育方面关注度的提升,国内博物馆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博物馆除了保存历史文物的作用外,还具有教学功能。在当下,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许多博物馆建馆历史较长,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类别,这就使其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文化的需要,尤其是为青少年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知识,进而帮助青少年提升知识储存量。随着博物馆教育被社会所认可,博物馆教学层次也得到了相对优化,进而教育模式也变得越发科学化,博物馆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文章针对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工作进行探究,剖析其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提出两点提升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影响力的建议。
  关键词: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工作;思考
  0 引言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主要集中在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持续革新,教学关注点也有了很大改变,很多地区及教育机构慢慢削弱了对青少年思想文化及行为规范的教育及束缚。许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许许多多问题,进而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因此,我国青少年教育问题是社会各界都极为重视的问题。虽然学校也实行了改革,但是一直没能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地位。面对这种局面,社会上各个层面的力量开始参与到青少年的教育管理中,如我国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清晰表明把定期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以及科技馆活动纳入对青少年的教育中,推动学校教育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次谈话中对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这就使博物馆的存在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是省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建设,1959年正式成立,原馆在刚成立阶段为农业展览馆,其为山字形平房建筑,1962才搬迁到当下地址,改名为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且对外开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名是我国伟大革命家朱德1959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题写的。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馆作为自治区重点建设工程,于2005年9月20日正式开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馆一期建筑面积为17288平方米,一共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整个主体高为18.5米。一期展馆有“新疆历史文物展”“新疆民俗风情”“新疆古代干尸陈列”三个基础陈列展厅。目前对外界展示陈列的重点为“新疆历史文物展”,展览以新疆“四史”为核心,以培养“五个认同”为目标,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华文化根基和新疆历史有效串联起来,展示纺织品、纸张、皮革、木器、陶器、玉器、金属器、石器、瓷器等各类文物数千件。在这里,有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的通天洞遗址和库车友谊路墓地发掘出的文物,还有汉朝及唐朝时期的官府文书及各种文字的简牍资料等,许多华丽的锦绣、精致的壁画雕塑和诸多意义深刻的艺术品都是首次向人们展现。通过展览有效地向世人表明:在汉朝时期,新疆地区就已经是中国领土,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毫无争议的。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从秦汉时期开始就已经基本达成的历史传统及优异特质。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集及多宗教信仰兼容地域,也一直是我国各个民族一起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新疆各个民族文化从起始时期就拥有中华文化的印记,所以新疆文化和中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
  2 “小小讲解员”活动简介
  “小小讲解员”活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一种,整个活动主要以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资源为基础,通过普通话练习、形态训练以及讲解等诸多领域的学习,帮助青少年在很短的时间里把握相当的历史知识和讲解技能,为观众提供一些讲解服务。小小讲解员们通常会给大家讲解介绍新疆博物馆馆藏精品和新疆各民族风俗文化等。培养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和培育未成年人服务社会及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利用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来推动博物馆和社会群众有更多的交流。以一个孩子带领一个家庭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为基础,强化人们对博物馆的认知,突破人们对博物馆的一些传统印象,培育群众的博物馆情结,使更多的人从内心感受博物馆,进而去享受历史文化带来的精神的满足,也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
  为了给孩子们供给一个有效的展示平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举办过“小小讲解员大赛”。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为大家表演了各自的才艺,有单口相声、弹吉他、民族舞、拉丁舞等多种多样的才艺,同时他们的才艺也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为了加强孩子们和家长的关系,活动中还设有“抢凳子”等亲子环节。比赛结束后会给获奖的小小讲解员颁奖,并鼓励孩子、家长及老师多多参与博物馆的活动,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新疆“四史”有更深的认识。举办“小小讲解员大赛”活动的目的也是让青少年在博物馆内得到讲解水平的提升和知识的丰富,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从心灵深处对新疆梦有体会和感想,进而帮助博物馆培训小小讲解员工作更好地持续进行下去。大多数参加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的家长对博物馆这项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觉得此项培训活动是一个可以锻炼孩子口头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博物馆也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期望利用这个舞台给孩子们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3 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工作的现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会在寒假和暑假面向社会招募8~11岁的青少年作为小小讲解员来进行培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的招募工作流程如下:招募—报名—选拔—培训—考核—正式上岗。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和规范。在通常情况下,招募活动是在开始培训的前15~30天进行,招募信息发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招募完毕后进行为期2天的选拔,整个选拔内容以自我介绍和介绍某件文物以及景点为主,目的是考察青少年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依据评分来进行排名,选取排名靠前的几名学员作为小小讲解员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会根据寒暑假时间来确立,同时依据所学内容对上课时长进行调节,这样就能够在保证孩子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在博物馆里进行更多的练习和交流。对于“小小讲解员”培训工作而言,最为核心的环节就是展厅观摩培训和最后的考核了。展厅观摩培训是由博物馆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讲解员老师来主导的,通过他们对历史文物知识、讲解员基本素质以及注意事项的教学,青少年们对博物馆和小小讲解员工作内容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展厅培训环节主要由小小讲解员的示范讲解、讲解员老师讲课以及小小讲解员初体验构成。示范讲解指青少年们对讲解员的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直观的观察及学习,对讲解员进行讲解时的站位、身体形态和手势、语言等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讲解员老师讲课过程是“小小讲解员”培訓工作的关键部分,老师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员,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语让他们快速接受所学内容并且对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讲解初体验指让孩子们自己进行讲解工作,同时讲解员老师要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整个讲解过程,对讲解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进行指导,同时帮助孩子们记住讲解的重点。最后,考核。考核就是针对小小讲解员培训成果的一次全面检测,也是小小讲解员上岗前的最后一项培训内容,考核的核心就是现场讲解。通过倾听孩子们的现场讲解,对其讲解进行评分,唯有评分合格的学员才可以成为小小讲解员,正式上岗。   4 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对教育的影响
  其一,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变成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孕育地。小小讲解员培训不单单是对文物进行讲解,其更是帮助青少年了解我国几千年的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其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毫无保留地展现在青少年面前,使青少年在培训和讲解中,慢慢将这种文化和精神烙印在灵魂深处,进而产生爱国情怀。其二。小小讲解员培训使青少年的视角变得更加宽广。博物馆记录着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类发展的重要痕迹,其是当下人们认识历史发展以及文明传承的最直接及最优秀的场所。培训内容是当下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内所涉及不到的。开展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其主要目的就是开阔青少年的视野,感受文化发展的过程,能够帮助青少年更直接观察真实的物体,进而能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本身的全方位素养。其三,帮助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供给文化储备。浓厚的文化底蕴及思想创新间有着直接关联,以汲取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持续的实行创新和革新,推进我国文化持续发展。博物馆拥有几千年的文化精髓,馆内展览的每个物品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其对激励青少年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5 提升博物馆教育影响力的建议
  5.1 关于教育项目的建议
  青少年群体是博物馆参观者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也是博物馆开展教育的主要对象,想要加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就要加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能力。在这个过程里,博物馆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种,也是青少年的终身学习形式。虽然在青少年时期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健康成长和培育修养及兴趣也是同样重要的。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意义,主要在于把其兴趣引导出来。文化修养的养成,需要在成长各个时期进行陪伴及鼓励。所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要将教育的特质体现出来,如此我们才能够确立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项目中的主导地位。关于主导地位的体现,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教育项目中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占比。博物馆教育资源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中一定要占有绝对比例。没有博物馆资源作为根基的活动只是玩乐的一种,和博物馆没有太大关联性。其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一定是博物馆教育人员来进行的。其三,博物馆教育需要帮助青少年建立持续性的兴趣培育激励机制,将传统文化同体验和学习进行完美融合。其四,在教育项目中一定要尊重青少年的个体需要及主观能动性,要给予其表现自己的机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其五,教育人员需要把青少年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教育人员及青少年的关系是对等的,双方要以互相尊重作为基础。
  5.2 关于博物馆人力资源的建议
  当下,大部分博物馆都没有专门的教育团队,通常都是讲解员作为教育人员,但是其主要工作是讲解,所以其在教育层面有所欠缺,不能较好地把相关的教育作用发挥出来。因此,培养博物馆教育人员,尤其是博物馆针对青少年人群的教育人员是极为重要的,是博物馆教育和博物馆课程开发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当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开发匹配度较差的情况,政府部门需要迅速以博物馆教育整体规划为基础,出台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招聘标准,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可以提升博物馆教育人员业务能力的相关培训。博物馆也需要建设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来进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同时通过一些激励方法对全员教育的资源共享模式给予鼓励,进而使教育队伍更加壮大、教育成果更加丰硕。责任心及爱心是博物馆教育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主要要求,此外还要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优异的沟通能力,在专业技能上无须过多要求,人才的多面性才是创新的保证。
  6 结语
  当下,博物馆事业已经迈进了崭新的发展时期,博物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于博物馆教育工作也越发重视,各个博物馆开始注重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小小讲解员”培训工作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开展博物馆青少年宣传教育活动,不能停靠在说教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上,而是要和教育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进行探究融合,拓展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进而使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变得更具教育性,使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安丽珺.新疆各级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文物鑒定与鉴赏,2020(12):136-137.
  [2]寇海洋.试论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文化传承的途径与作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7):112-113.
  [3]连颖俊.晋祠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实践与探讨[J].文物世界,2015(2):52-54.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平凉市博物馆馆藏新石器时代相关文物为中心,结合考古调查、发掘及研究成果,对平凉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化做一系统梳理,建构这一时期平凉地域农业文明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平凉地区;农业文化;磨制石器;彩陶;玉器;住宅石灰面标本  平凉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①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平凉地区先民就已经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产,开启了这一地区人类文明的曙光。  
期刊
摘 要: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古代铁质文物因金属铁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在出土、流传以及保存过程中易受各类致腐蚀因素的侵蚀。铁质刀剑、剪刀文物因形制、工艺方面的特点,往往是铁质文物中受腐蚀程度最深的一类,保存状态普遍极不理想。文章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馆藏中比较典型的此类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检测分析及保护修复,采集相关数据,对铁质刀剑、剪刀文物的受腐蚀机制进行了对照分析,总结腐蚀过程与文物形制、
期刊
摘 要:当前,全国各地博物馆越来越重视留存当代家国记忆,不断加大对改革开放历史见证物的征藏和利用。深圳博物馆利用自身特点,自建馆之始便以改革开放历史见证物的征藏展示工作作为其坚持不懈努力的目标之一,依托于丰富的馆藏资源,已成功举办多次重要展览。经过四十年持续不断的探索,深圳博物馆改革开放历史见证物征藏工作经验相对成熟,其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和研究对其他城市博物馆在征藏当代物证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摘 要:博物馆的功能之一是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但许多地方性中小型博物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没有能力更换展览,难以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如何在重视基本陈列的同时,不断地推出有时代气息、有质量、有特色的临时展览,是地方性中小型博物馆陈列展览职能唤醒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提升社会影响力,培养研究、展览人才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地方性中小型博物馆;晋国博物馆;临展  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场景复原在广西地区的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中的作用。广西地区规模不等的革命纪念馆(含纪念堂、陈列馆)有100所左右,笔者深入调研百色起义纪念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等广西地区多家革命纪念馆。经过对比分析,选取了广西革命纪念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邓颖超纪念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这5所具有代表性的纪念馆进行实例分析,重点阐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非遗保护制度的完善,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向往越来越强烈,促使人们对新的文化知识有了更多、更高、更新的需求,这必然对博物馆的宣传讲解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文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为例,对宣讲工作数据化管理的重要性、当前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促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宣讲工作数据化管理迈向新台阶,符合新要求。  
期刊
摘 要:随着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理论的发展,博物馆的社会职能重心已经从收藏、研究转变为公共文化服务。如何使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博物馆从业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文章分析了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以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为例,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上进行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社教活动;文化传播;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品牌  进入21世纪以
期刊
摘 要:傩面具是傩戏的活化石,被称为民间的艺术瑰宝。它通过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蕴含的文化艺术底蕴,映射出灿烂无比的傩文化。为了更加深入和直观地了解武安傩面具,通过在武安市的持续调研,并对手工艺者马增祥进行深入采访,总结出傩面具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都透露着质朴的艺术美感和美好的文化寓意。  关键词:武安傩戏;傩面具;制作工艺;面具特征  0 引言  傩文化作为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傩戏的表现形式将其
期刊
摘 要:教育一直是社会谈论的热点话题,研学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以实践的方式参与学习,成为教育部、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呼声。白鹤梁题刻具有重要水文科学、文学艺术、历史价值,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2018年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荣获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白鹤梁题刻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成为学生研学活动的重要阵地。文章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展的独特
期刊
摘 要: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是我国著名瓷都,现称世界陶瓷之都。明清时期德化白瓷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瓷塑以陈设艺术品为主,多为佛像、观音及人物造型。文章以福建博物院馆藏珍品为例赏析明清及当代德化观音的瓷塑,探讨德化观音瓷塑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古今;观音瓷塑;艺术风格  1 明代德化窑立云观音瓷塑  观音为佛教菩萨,自东晋十六国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原译观音自在或者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