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s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发散,学习更自主,知识探索能力更强,为此,教师要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际,高效实施合作学习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 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2-0025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能有效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等等.但是,如果教师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注重科学引导、有效调控等,就达不到其原有的作用,教学成效也会因之低下.为此,本文以课题为依托,结合教学实际,深入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科学合理分工,奠定高效合作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能够弥补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缺陷”,它能实现教学中的多向互动.但在以往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其中至关重要的分组和分T,简单认为安排任务,引导学生合作,等待成果就可以了.殊不知,合理的分组、分工对学生的高效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结合班集体的人数和合作所需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在分组后,教师要引导每一个小组推选出组长,推选组长时应综合考虑,所选的组长最好是能够起到调动组员共同合作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再依据数学教学所需安排任务,小组合理分工能力不同的组员安排不同的任务,但是组员间要形成“利益共同体”.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等边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改变以往灌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科学合作学习.设计的任务如:请以小组合作方式找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方式.各组组长开始分工,如有学生负责画图(最好提示学生画出不同的等边三角形,方便总结);有学生负责交流、探讨;有学生负责记录;有学生负责验证;有学生负责汇报等.小组内合理分工,各白先独立思考,再高效合作交流完成数学合作学习中的任务,探索新的知识,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培养合作习惯,促进学生学会合作
  相比小学生而言,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已经不断增强,但是好的学习习惯仍没有完全形成.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部分学生仍然不会合作,或者是在合作时“无所事事”,学生的不良合作习惯暴露无余.为此,在初中这个“黄金发展”阶段.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首先,引导学生会白主探索.一般而言,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在学生白主探索、白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白主思考、探索,学生对数学合作问题、任务等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才能在合作时真正将白己的数学思维向团队的小伙伴传达.其次,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倾听.和谐的交流才能确保高效的合作.但有些学生急于表现自己,不注重倾听别人的数学看法,因而合作交流中很容易发生不愉快.此时.教师的调控尤其重要.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寻找其判定方法.第一环节,基本每一组的学生都能白主思考判定方法,形成数学思路,为发表看法做好准备;第二环节,小组展开合作交流,可是很多小组的学生都争着表达,课堂顿时“乱了”起来.于此时,教师要及时调控课堂,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来判定,但是,要想高效合作,必须学会静下心倾听组员的想法.再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再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补充.在教师的调控下学生再重新投入交流,效果自然更佳.
  三、把握合作契机,提升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并非随意性的行为,但也不是一定要按照教师预设的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课堂,并充分把握合作契机,引导学生合作,提升学习效果.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合作;也可以在学生对于某个数学问题发生争议时引导学生合作;还可以在学生对于某一数学问题非常有兴趣、深入地探究时引导学生合作.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这一内容时,教师抓住合作契机,促进学生合作.在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顺势说出它们的逆命题,如: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很多学生对于这样的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感到困惑.这时,教师要抓准契机,让学生运用实验的方式来验证白己的猜想.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引导学生验证逆命题,从而得出结论.最为重要的是,在学生合作后,教师要让小组上台前演示完整的验证过程,了解不同小组的验证思维.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不仅要利用合作学习助力数学教学,还要了解其应注意的事项,如给予充足的合作时间、引导合理分工、抓好反馈和调控等,以确保合作学习的高效展开.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科知识的结合和教师的有效指导,而有效的指导贵在方向的引领。当前,高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应该做好研究主题确定的指导、方案设计的指导、成果汇报的指导,旨在让历史学科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走向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6
[摘要]英语校本课程研发使农村中学教学与管理走上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概述了农村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研发缘由、原则及教学实践与评价等方面,并指出对农村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研发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32  一、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缘由
配价论(德语die Valenztheorie)是法国学者吕西安·泰尼耶尔(Lucien Tesniere)于五十年代创立的一种语言理论.它研究动词支配他类词的特性,视动词为句子结构的核心.配价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培养目标,教师努力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提出者,同时也让他们成为问题的评价者和选择者,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摘要]当下高中政治课堂存在教师指令语抽象、笼统、模糊等现象,已制约了高效课堂的实现。要提高指令语的实效,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清晰指令“学生做什么”、清晰指令“学生怎么做”、清晰指令“学生如何完善”。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清晰指令语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4702  清晰指令语,体现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展现教师的教学
[摘 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是能量法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规律。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关键词]机械能守恒;教学设计;规律归纳;简单应用[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2004202“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不少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守恒条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