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1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以情境教学引发学生思考、革新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逐渐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习能力
   道德与法治关系到个人的品质素养,也关系到对依法治国的国家社会的理解等,需要学生抱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以情境创设引发学生思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层次,打破原有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刻板印象,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近日“两会召开”,此时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角色扮演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人大代表”和“记者”等角色,针对一些议题进行分析讨论[1]。创设热议话题,带学生一起直观感受人民代表大会的氛围,以这样的氛围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紧扣时政,适应于类似的方式,除此之外,社会热点、传统故事、经典事件等都可以作为情境,用以帮助学生学习与思考。在情境创设下,教师尽可能保障情境的趣与真,带学生真实感受、真正思考,而非对照教材扣概念。
   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随着新课改的深度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形式被提出并引发关注,此时学校教育不妨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借以丰富的形式创新课堂教学工作。以翻转课堂为例,是近年来课堂教学的重要探索之一,并且适应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需要。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概念、法律条文等也并非是学生机械记忆就能达到效果的,而是需要学生熟悉并且应用于日常生活中[2]。如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维权日,然而日常生活中权益时常被侵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应当成为常态。于是,针对类似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去熟悉教材、熟悉知识点等,而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织实践、情境创设等,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小组活动,在具体实践中思考如何将知识点应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打破传统说教为主的形式,多一些创新的尝试,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思路,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合生活展开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吸纳生活中、时政上的新鲜素材进入课堂,使学生保持学以致用,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教材的内容,带入丰富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活学活用,在课堂中,在每一个事件出现后,都能给出自己的回答与思考。选择生活的素材和时政素材,能够使学生在每一个素材之后都能说出自己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基于自身生活经验或当前认知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内容,逐渐养成健康的观念等[3]。初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正在初步形成,此时每一次教学、每一场指导,都是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引导。整體而言,信息时代下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会受外界思维、互联网各种观点的冲击影响,而此时保持清醒的判断、独立的思考、正确的观念等,才能符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充分借助信息技术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受信息技术的辅助及影响越发深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可以通过设置班级自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在校园论坛进行热点事件讨论、必要的学习等。针对一些知识点的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授课、直播授课、微课等形式进行线上学习。而且,越来越多值得学生思考和关注的素材被快速地发现并被运用于教学中。借助信息平台,将这些热点内容快速提炼补充。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常学常新的课程,只有不断补充、不断思考,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为基础的是考验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身边事情时,能否主动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借助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等。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则可以通过激发学生思考的形式去逐渐培养。
   总之,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为学生设置丰富的情境,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独立的思考、深度的探究,将教材中的知识灵活应用,并且由此实现对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更要教他们自主学习的意义,使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符梦金.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运用情景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6):91-92.
   [2]刘爱君.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4):102-104.
   [3]马丽.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小学电教(下),2010,19(10):106-108.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与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提升高中班级管理能力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必要条件。现今教师班级工作技巧欠缺,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应采取有效的提升策略,确保高中教育的顺利开展。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工作要点;管理策略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来自学校的专业知识的教育与良好学习状态、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培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备受重视。英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同时,社会各界对初中英语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新挑战。   关键词: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英语作为初中学习阶段的必修课,受到学生与家长的广泛重视。但当下学生、家长与教师的关注点更侧重于“提分”,从而导致“填鸭式”教学的现象,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注重对知识本身的传授,背单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阅读教学成为重中之重。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之中,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实现有效教学。就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做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探究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特点,在寓教于乐、富有乐趣的阅读氛围的营造之下,不断引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以及反思、
摘 要: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深度学习理念得到广泛普及,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保障。物理教学作为高中阶段教学工作的关键一环,将深度学习理念融入其中,有助于学生质疑精神的形成和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借助此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并获得快速发展。鉴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以此为中心展开研讨,对具体的培养策略逐一进行分析
摘 要:学校要想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动力。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对普通高中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普通高中,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据此,从具体问题出发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青年教师;能力培养;解决策略   国家的发展与教育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知识体系结构严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促进学生长远性发展的角度,加强人文素养渗透,推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有效学习和落实。依托人文素养教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文素养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校园与社会的界限已经逐步被打破。学生在接受校内知识学习的同时,必须要对周围的社会现实
摘 要: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如何提高小学生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通常需要开展多种阅读活动,但这一过程又长又复杂,就如何运用适当的策略来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讲得深刻、透彻。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认真听讲,记住课文的主旨和中
摘 要:高中学校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就是以学校作为基地,以开放式、民主式的决策进行,涉及学校各个教育方面。开发校本教材不仅要立足学校实际,同时也应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契合,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师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就高中学校如何开发校本教材加以阐述。   关键词:高中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策略   高中学校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校本教材课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小学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改变。在新课改政策提出之后,人们意识到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开始反思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是否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其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转变传统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