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实现教学与技术的高效融合发展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的科学、高效和形象化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堂知识。以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为题,针对数学学科来谈一谈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多媒体;整合
  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符合人们在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现代教学发展过程中,我们开始提倡教学方式的转变,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成为教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帮助教学内容豐富化,实现教学效果呈现的多样化,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在传统的课程发展过程中,教学形式较为保守,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度不高,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以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教授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程度较低,这就造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课堂实际教学脱节,数学内容的呈现不能充分地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深入形象地表现课本内容,在传递过程中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强大的自控能力,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堂内容。
  (二)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不主动性
  教师的不主动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学习能力、自主意识和多媒体设备的配备三个方面。多媒体技术作为新型发展起来的教学应用手段,很多教师,尤其是教龄比较大的教师在计算机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多媒体的应用完全就依靠教师的自主应用度。教师的自主意识不仅体现在教师个人对技术的主动应用,还体现在外部因素对于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上。学校对于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的重视程度、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培养制度、多媒体技术的设备配置问题等因素都直接关系着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应用效果。
  (三)缺少完善有效的评价体制
  数学课堂上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程度,缺少完善的评价体制,只有进行完善的评价才能及时对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但是学校在推行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度没有进行有效及时的研究。学校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问题,忽视了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的影响程度。学校对教学手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就能充分挖掘教学手段对教学的影响。
  二、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建议
  (一)加大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小学数学教学要实现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发展就要增强二者的结合程度。对于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主要体现在教师针对具体的数学内容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小学接触的数学内容主要是数字的认读和简单的加减乘运算。所以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影像,通过具体的影像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习。如:在学习时间问题时,就可以制作动态的时钟视频。
  (二)增强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自主性
  应用自主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于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数学学习交流会、培训会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能力。第二,通过外部的制度建设提高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程度。外部的制度建设主要是奖惩制度的建设。第三,学校充分重视新媒体技术对数学学科的应用。对于数学课堂上学生出现的数学学习问题要及时借助新媒体技术,考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手段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课堂内容。对于教师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做一个完善的调查。对于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制度问题。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完善有效的评价
  评价体系的建立就要充分考虑到数学课堂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程度和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评价问题,在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就要充分听取教学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反馈,实现有效的调整完善。在体系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其评价的科学性就要充分完善其实施环节。如: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前进行应用的试验,进行小规模的试点,通过试点反映出来的问题再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本文以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为题,探讨了小学数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参考和个人的工作经验而成。由于个人工作经验的的不足,文章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周兴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5).
  [2]王华.新媒体渗透教学: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Z2):52-53.
  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摘 要:副校长角色如何定位,怎样定好位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工作经历,通过不断的摸索、反思,认为:学校管理中副校长在角色定位时要定在“三手”“三心“。那就是:副校长首定在“教手“;副校长定位在助手;副校长要做好推手。在学校管理中副校长一定要用好“教手”的实力抓业务、摆好“助手”的心态来定位、用一个有力的推手,助力学校教育,服务学校教育。所谓”三心“即:第一,要有“推恩施惠”之心;第二,要有
学期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学前儿童用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意愿和情感的视觉语言。当儿童反复感知和多次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表象之后,他便想通过绘画等美术活动把头脑中形成的事物表象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参加艺术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增强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去感受和发现美,同时研究各年龄阶段适合幼儿绘画的方式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打造具有美术特色的区域环境,
摘 要:把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以此提升思维水平,有效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思维的深度发展。  关键词:捕捉;发展;问题  镜头一:捕捉“疑点”,在思辨中发展  在学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后,为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出了几道习题。其一是: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后长和宽分别增加5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二、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对字、词教学重视不够;(2)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和熟练技巧的培养重视不够;(3)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  学会语言的标志是会运用。课堂上,教师应避免分析讲解课文而脱离语言运用的现象。因为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他“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
党的十九大指出,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课上就需要我们广大民族团结教育的一线教师深入思考与挖掘课堂的有效实施,需要有效开发与利用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资源。  可用的课程资源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教师的眼睛里,在教师的心里,只要我们虚心、耐心、潜心、细心、专心、精心,就一定能够找得到它。現在我就按照课程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同,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资源和
摘 要: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现状,教师根据留守儿童父母常常不在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陪伴比较多的实际现状,边实践边探索,尝试从祖辈家长入手,请他们走进幼儿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进一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祖辈教育资源;教育行为;心理健康  我园从2015年9月开始,参与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的《促进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项目》课题研究。2016年9月,我园成功申报了
【案例背景】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下面以“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教学为例,谈谈将数学建模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是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以及得数在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正
摘 要:归纳整理是小学阶段认证活动的基本思维形式之一,小学生通过归纳整理对数学规律、数学概念以及数学知识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印象,但是小学数学教师没有使得学生掌握自主的数学归纳整理的能力,为此,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归纳整理能力进行了探究,使得小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归纳整理;实践  一、对小学数学归纳整理能力应用现状的分析  1.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归纳整理的教学内
摘 要:学会阅读,品味经典。作为当代社会的儿童,拥有丰富的阅读积累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以牛津阅读树的绘本为引子,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为导向,开展一堂绘本教学课,从中获得一些思考。  关键词:看图入境;发挥想象;小组讨论  本课选用《牛津故事树》二级蓝本 6 New trainers,《牛津故事树》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将《牛津阅读树》全新改版升级后引进中国。这套读物由英国著名教育学家Roderick Hunt
摘 要:高效课堂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成为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导学案在近年来我国小学高效课堂构建方面开始流行,大量的学校试图通过利用导学案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和学习能力。但是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构建方面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效果还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语文;高效课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