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地尼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头孢地尼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儿给予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服用头孢地尼颗粒,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观察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扁桃体肿大、咽充血、气促、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少。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地尼在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头孢地尼;儿童;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405-03
  
  
  作为呼吸道常见疾病,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最高,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头孢地尼的抗菌谱广,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本次研究重点探究头孢地尼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并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患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患作为研究对象,9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有48例,女性患儿有42例,最大年龄为7岁,最小年龄为3个月,平均年龄为(3.6±1.2)岁。有40例上呼吸道感染,有30例属于支气管炎,有20例属于支气管肺炎。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L的有72例患儿,其中54例患儿伴中性粒细胞增高。9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儿有50例,女性患儿有40例,最大年龄为7岁,最小年龄为2个月,平均年龄为(3.5±1.1)岁。有42例上呼吸道感染,有29例属于支气管炎,有19例属于支气管肺炎。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L的有70例患儿,其中52例患儿伴中性粒细胞增高。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病种类型等资料 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给予全部患儿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服用阿莫西林,每天口服三次,分别在早餐、中餐、晚餐后服用,每次口服的剂量是13.3mg/kg,一个疗程为一个星期。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服用头孢地尼颗粒,每天口服两次,每次口服的剂量是7.0mg/kg,一个疗程为一个星期[1]。
  通过门诊随访、住院观察、电话访问的方式调查患儿症状的改善情况,患儿每隔三天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结束治疗后,支气管肺炎患儿需要接受胸部X线检查。医务人员将患儿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详细记录下来。
  1.3疗效评定标准
  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无效、有效、显效。无效表现为:患儿的扁桃体肿大、咽充血、气促、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恶化的迹象。有效表现为:患儿的扁桃体肿大、咽充血、气促、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明显减轻,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有所下降。显效表现为:患儿的扁桃体肿大、咽充血、气促、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全部消失,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全部恢复正常,通过胸部X线检查发现支气管肺炎患儿已恢复正常。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数据,使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6%,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中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6%,观察组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5%,观察组中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7%,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效果 对照组 观察组
  上呼吸道
  感染患儿
   无效 5 1
   有效 15 8
   显效 20 33
   有效率 87.5% 97.6%
  支气管炎
  患儿
   无效 6 1
   有效 14 9
   显效 10 19
   有效率 80% 96.6%
  支气管肺炎患儿
   无效 5 1
   有效 8 5
   显效 7 13
   有效率 75% 94.7%
  总有效率 82.2% 96.7%
  2.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对比
  对照组中,出现皮疹的有5例,出现腹泻的有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观察组中,出现皮疹的有2例,出现腹泻的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观察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2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对比
  不良反应 对照组(n=90) 观察组(n=90)
  皮疹 5 2
  腹泻 10 3
  不良反应发生率 16.7% 5.5%
  2.3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扁桃体肿大、咽充血、气促、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少。表3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症状消失时间 对照组(n=90) 观察组(n=90)
  扁桃体肿大 6.22±1.38 3.02±1.35
  咽充血 4.95±0.98 2.11±1.01
  气促 5.26±1.29 2.67±1.26
  咽痛 4.22±1.06 2.50±1.14
  咳嗽 4.26±1.55 2.46±1.23
  发热 2.52±0.93 1.86±0.84
  3讨论
  虽然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然而由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死亡率却在不断上升。相关资料显示,以往,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现在,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及病毒、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越来越常见[2]。
  抗生素使用得当就会获得良好的疗效,相关资料显示,大部分呼吸道感染患儿、支气管炎患儿、轻度社区获得性感染患儿都可以服用抗生素。然而在实际中,门诊收集呼吸道痰液标本难免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检测结果只能当做参考依据。再加上门诊就诊的时间不长,很难获得病原学资料,部分儿科医生在抗生素的选择上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
  阿莫西林也被叫做安默西林或者安莫西林,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大约是1.1小时。阿莫西林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穿透细胞膜的能力也很强,但是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较多,特别是皮疹和腹泻,对患儿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患儿的体质较弱,很多患儿根本不能承受[3]。
  头孢地尼侧链上的氨噻基、羟氨基的作用是增强了常见B-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同时增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球菌、格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患儿口服头孢地尼两个小时之后就你能达到血浆浓度峰值。头孢地尼的半衰期大约是1.9小时,当充足的药量进入扁桃体组织、支气管上皮层液体、支气管粘膜组织后,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4]。另外,头孢地尼在患儿体内不会蓄积,因此安全性较高,而且饮食对头孢地尼吸收没有任何影响[5]。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中,头孢地尼的效果明显优于阿莫西林。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观察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扁桃体肿大、咽充血、气促、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少。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头孢地尼在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6]。
  参考文献:
  [1]李绍英,沈叙庄,王艳,杨永弘,俞桑洁.5岁以下儿童门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携带及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5(03):555-556
  [2]黄海,修清玉,方正,沈爱娣,吴琦,强万明.头孢地尼胶囊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2,4(04):366-367
  [3]王丽春,李大江,吕晓菊,宗志勇,卢家秀,俞汝佳,倪宗瓒.国产头孢吡肟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5(04):957-958
  [4]陈文昭,梁宗安,黄春梅,康梅,陈慧莉,杜晓清,杨廷富,吴文芳.头孢地尼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6(03):347-348
  [5]徐英春,刘勇,王辉,谢秀丽,王澎,孙继梅,李娜,张悦贤,原英,陈民钧.头孢地尼和头孢克洛对523株呼吸道分离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12,9(02):225-226
  [6]张慧琳,侯杰,陈旭岩,朱学俊,李晓晶,谭伟,王爱平,肖永红,曹爱中,辛小娟,陈海,李德天,马成林,刘勇,何礼贤,王葆青.头孢地尼与头孢特伦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2(22):518-519
  
其他文献
起势  1、抬掌到胸高,两臂过直。纠正方法,两臂放松,肘微屈,微展肩两臂外旋,两掌向前抬起到与肚脐同高,与肩同宽,同时微提踵,  2、提踵过高,站立不稳。纠正方法,向前抬掌的同时,百会上领,脚趾抓地,微微提踵,脚跟离地约1厘米,慢慢起落,保持重心稳定。  3、按掌与抬掌转换时,旋腕不充分。纠正方法,按掌时保持掌心向下,按至两胯旁时,指尖向前。以掌根为轴,两掌坐腕外旋,指尖从向前,转至向侧、向后,然
期刊
“禹步”,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健身养生方法,有关它的记述,多扑朔迷离。本文从禹步的起源、传承和发展进行阐述,意在抛砖引玉。  一、原始“禹步”与大禹  “禹步”之“步”,《说文》曰:“步,行也。”其最原始的含义应当是十分简单的,属于运动的性质。“禹步”之所以复杂就在于“步”与大禹建立了联系。李零、王俊华等学者认为,“禹步”就是大禹的特有步子,这则是“禹步”的最原始的含义。  大禹因治水及征伐战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1989年又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从已有的资料来分析,健身气功对于健康的这几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它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健身、健心、健美三大作用,和、补、通三大机理。  三大主要作用——健身、健心、健美  所谓“健身”,这里专指健康躯体,也就是强壮形体。健身气功以动功
期刊
骨质疏松症现已成为世界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据我国2006年一项调查估算,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骨量减少。预计至2050年,全世界65岁以上人数将增加到625万,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人数将进一步上升,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医疗费用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不仅给个人
期刊
我不满周岁时患了小儿肺炎,因没有治疗彻底而落下了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根,至十七、八岁时,病情已发展为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本应是年轻力壮的我,身体却弱不经风,不得不辍学四处求医,大小城市的中医、西医都看过,甚至巫医也求过,都无法治癒,且身体每况愈下,晚上胸闷无法睡觉。1984年春,经友人介绍,我有幸学习了六字诀。经过三个月早晚练功,胸闷气短明显好转,感冒次数明显减少了。从此我坚定了练功战胜顽疾的信心。三
期刊
“三调”是健身气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习练的核心。这些年来,笔者在日常锻炼中对于“三调”,总有一些新的体会和感悟。在笔者参与的健身气功功法各类的教学、培训活动中,凡涉及到“三调”的理论都是大家最关心的内容和知识点。现笔者将所学所想,结合习练实践中的体会,做一些整理与分析,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分享。  我所理解的“三调”  气功锻炼时,身体的姿态很重要,要练好功法,首先需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按照要领把动作
期刊
调养脾胃、保精护肾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病、保健、开发智能、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那么,如何运用健身气功,养好脾胃肾,对养生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健身气功功法中选出对脾胃肾具有积极作用的动作,按人体生命运动规律进行适当的编排,为人们活用健身气功,以及学好健身气功、养好脾胃肾服务。  一、认识脾胃肾在养生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先了解脾胃肾在人体生命中的地位:脾和胃皆位于腹腔上部,
期刊
(续上期)  第三层:精进层  一、节分点划分原则、目的、学练建议  第三层为精进层,是利用“动作节分点”学好五禽戏的最高层级,也是分开剖析三调后肢体技术层面的最高层级。在精进层,节分点的划分更为精细,大多单式的节分点出现在动作过程当中,主要为小劲、意念、呼吸的转换。如:虎举的“两手上提至肩前”,上提过程是一个用劲的过程,到肩前时,两拳需逐渐放松,变掌上举;又如:熊运的“向右摩运”是挤压的劲,而摩
期刊
调身、调息、调心,是健身气功锻炼的三个基本要素。笔者就三调在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运用,略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调身  调身是指练功者对基本身型和肢体运动的调控,使之符合练功量度的要求。?  具体到健身气功功法中是指在意念的引导下进行的全身规律性运动。所谓规律性运动是指将具有特定健身作用的动作组成练功套路,按一定的节奏进行自我锻炼。套路的导引运动不是简单的反射性运动,也不是形式化运动,
期刊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快速增长诱发老年性疾病随之猛增,尤其是老年痴呆症患者逐年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已超过千万,发病率达5%左右,这种现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和老伴都已年近古稀,而且患有高血压、脑梗塞后遗症、糖尿病慢性病,并伴有轻度老年痴呆症状。通过8年多来坚持不懈地习练健身气功,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慢性病的发展,而且病情减轻了,老年痴呆症状消失了,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