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评析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84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简单地计算;
  2.通过编制、探究口诀,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结合“九九歌”的史料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为了庆祝重阳节,人们常常要举行赛龙舟的活动。(出示主题图)看到这个场面,我们要学习比赛选手什么样的精神?数一数,每条船上有几人,有几条船?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与哪个数有关系?(板书:9)
  今天学习完“9的乘法口诀”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算出参加比赛的人数了。(完善板书:9的乘法口诀)
  点评: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思想教育;通过数每条船上有几人,有几条船,学生自然体会出9的乘法口诀是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二、学习例题
  
  1.铺垫练习
  听说要举行龙舟比赛,小袋鼠与妈妈也赶来观看比赛,(课件出示)袋鼠妈妈一跳是10格,小袋鼠一跳是9格。
  
  (1)你能填出每条路线中括号里的数吗?
  (2)比较一下,小袋鼠的1个9比妈妈的1个10少几?2个9、3个9、4个9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板书:几个9比几十少几
  点评: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增加了9个10的路线,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几个9得数的特殊性,同时也为下面记忆9的乘法口诀提供了有利条件。
  2.看图列式
  龙舟开始比赛了!(课件演示一条船行驶过来)这条船有9人,这是几个9?求1个9是多少,怎么列式?
  板书:1×9=9 9×1=9
  课件依次出示2条、3条、4条…9条,学生分别列式,教师依次板书:1×9=99×1=9
   2×9=18 9×2=18
   3×9=27 9×3=27
   4×9=36 9×4=36
   5×9=45 9×5=45
   6×9=54 9×6=54
   7×9=63 9×7=63
   8×9=72 9×8=72
   9×9=81
  3.计算得数
  9的乘法口诀我们虽然没有学过,但可以用加法算出得数。想一想,是利用袋鼠妈妈还是小袋鼠跳出的数据来算呢?
  学生独立完成9的乘法计算。
  4.编制口诀
  (1)根据刚才的观察与计算,你会编写9的乘法口诀吗?
  学生独立编写、交流,教师在两列乘法算式中间对应板书口诀: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2)怎样记住9的乘法口诀呢?
  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教师给予修正、完善。你会区分“五九四十五”与“六九五十四”吗?
  (3)介绍双手演示9的乘法口诀。
  小朋友,其实9的乘法口诀很容易记忆。每个人手上都有,伸出来看一看。
  教师演示,学生模仿。
  点评:编制口诀对学生来说问题不大,寻找规律来记忆口诀则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2题
  2.学生对口令练习9的乘法口诀。
  3.练习十九第3题
  圈出9的倍数后让学生数一数它与该行的整十数相差几格。
  4.介绍“九九歌”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乘法口诀,那时是把口诀刻在竹木简上,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所以叫做“九九歌”,直到七百年前才倒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
  我们现在学的乘法口诀有45句,叫做“小九九”,有的地方用81句,叫做“大九九”。
  点评:适时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欣赏中华民族的智慧,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5.你在哪儿听说过9的乘法口诀
  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一):美猴王孙悟空有()()()变,唐僧与徒弟历经()()()难终于取得真经。
  教师小结:我们在学习中同样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只要发扬齐心协力、持之以恒的作风,最终就会获得成功!
  点评:利用《西游记》故事中的9的乘法口诀,再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出示课件(二)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谁能解释这则谚语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小结:你看——用9的乘法口诀就可以把整个冬天的各种自然现象概括出来,这就是数学实用的价值啊!
  点评:这则谚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总评
  一、创设了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教者从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的谈话引入了赛龙舟的场面,让学生体会9的乘法口诀是为了解决9的连加的实际问题而产生,即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结合赛龙舟巧妙地引出袋鼠母子俩来观看比赛,增加了童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二、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情感态度才会得到发展。例如教者让学生看图列式、编制口诀、探究规律等数学活动,经历了9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自主建构。
  三、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内在价值
  本设计中教者充分挖掘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比如利用《西游记》中的“八九七十二变”“九九八十一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一首“数九歌”浓缩了整个冬天的时令现象,再次感悟到9的乘法口诀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是成语大国,是成语资源极其丰富、成语文化普及率极高的国家。成语是汉语言精华,是中华传统文化浓缩本和“小百科”,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珍品。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二学段单元练习中编排的“读读背背”和第三学段单元练习中编排的“诵读与积累”,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成语或四字词语,原先是“熟记成语”,为了避免有的不是成语的说法,后来编者改成了现在的“读读背背” 和“诵读与积累”。此内容是苏教版教材编
李家国是我国遥感卫星事业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经历了与国家事业共同成长到蜕变的铭心历程。2003年10月21日,“资源一号02星”成功发射,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卫星遥感数据的历史,那年李家国读大三,刚刚接触遥感;2007年,我国正在筹备建设“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适应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新的形式和要求,那年李家国获得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硕士,结合着地理信息研发和遥感应用,走进了遥感
贾旭东有一份丰富多彩的职业履历,大致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搞技术搞到工程师,做企业做到总经理,读书读到博士,教书教到教授!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从纺织工程、企业管理到行政管理,他在3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了3个完全不同的专业,使他有了横跨理工文科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从技术员、车间主任到总经理,这一近乎完美的企业管理者任职经历,将他塑造成了一位不可多得的集深厚理论与丰富实践于一身的复合型管理专家。  实践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最终学生的体质、体育知识、体育能力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在孩子们的眼里,运动技能学习是枯燥乏味、是灰色的。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扬,体育教师只有紧紧抓住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挖掘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目的的设计,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无限潜
案例:  一、第一次试教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例1(不进位)、例2(一次进位)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在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进位的道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流程:  第
在进行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依据教材,在引领学生立足文本,“精读一篇”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合作“略读一组”。所谓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一组”,即将课内的知识、学法迁移到课外,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一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读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本地区为地方教材《自读课本》和《
策划人语: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要持续发展都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前进的不竭动力。创新之源在于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创新教育贯穿教育始终,需要一种大智慧,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创新是一个过程,是始于想象且创造某些具有社会价值之结果的系列步骤。纵观当前课堂和学生的成长模式,迫切需要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三个
情境设计  策划人语: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既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又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  学科特征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以达成学科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应能体现学科应有的“学科味”;应能体现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应能体现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应是所学知识在现实的、有挑战性的一个事物或场景。总
这个例题解答有问题  占勇军    近日才拜读到发表在《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一期上题为《运用数形结合解题应注意的问题》一文。文章提出在教学中关键应该加强数形结合图形的五种特性的教学,其中第3种原文如下:    3.等价性  所谓等价性是指所选用的图形特征应与原问题题意相一致,这样才能通过等价的图形使问题获解,反之,所用图形一旦与原问题“不等价”,也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3五(二)班有
新课改启动之初,我便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相应的教学理念来支撑,那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否也要有相应的学习理念来支撑呢?为此,从2003年开始,我在致力于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便尝试着向学生们推介 “学习靠自己,我是学习的主人” “态度决定一切,习惯决定成败” “我能行,谁说我不行” “学习数学最关键的就是要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数学要以一当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