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故事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t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低声吟唱电视剧《东归英雄传》里的插曲《鸿雁》,是因为那沉稳委婉略带伤感的旋律,是因为诗一般思念家乡、渴望回归的歌词,更因为歌声中蕴含的一个悲壮动人的历史故事。每当我吟唱《鸿雁》时,脑海中总要浮现出波澜壮阔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草原上的天鹅湖以及健壮剽悍的蒙古族骑士和优雅娴静的白天鹅,总会沉醉在平和安然的状态中。
  美丽富饶的大草原
  我们驱车从那拉提草原前往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快到巴音布鲁克镇时,远远看见山坡上赫然写着“巴音布鲁克欢迎您”8个大字,一股浓郁的草原温情扑面而来。穿过这个草原小镇,眼前出现一片平坦的河谷,汩汩清泉从青草中渗出,汇成小溪再融成河。
  开都河在广袤的大草原上无拘无束地流淌,泛着银光的河流像飘带一样,曲折迂回地平铺在大地上,一往无前,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九曲十八弯”。漫山遍野的绿草山花、山冈上珍珠般的羊群、雪莲花般的蒙古包,在暖光的辉映下形成一幅美丽的辽阔画卷。这就是宽广美丽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位于新疆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由处在海拔2000~2800米的伊克尤勒都斯盆地、巴尕尤勒都斯盆地和巩乃斯沟山地草甸组成。这里雪峰环抱,地势跌宕,水草丰盛,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绿色天地。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这里有体质强健、耐寒耐劳、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这里有性情驯良、高大健壮、奔跑快速的“焉耆天山马”,它是土尔扈特人最亲密的朋友和骄傲的“翅膀”;这里有全身纯白、唯头黑或头黄的查腾大尾羊,查腾大尾羊以肉脂著称,是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特有的品种。据说,这种独有的黑头羊和黄头羊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东归时带回的欧俄羊种与当地羊种杂交、驯化而成的。
  更令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自豪与骄傲的是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天鹅湖。天鹅湖位于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珠勒图斯山间盆地,海拔2000~2500米,是一个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10千米的高原湖泊,面积为300多平方千米。1986年,这里被批准为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天鹅湖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水禽种类多、数量大。据考察,这里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雁、斑头雁等近10余种珍稀鸟类,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当地蒙古族牧民把天鹅视为“贞洁之鸟”“美丽的天使”和“吉祥的象征”。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回环曲折、水量充沛的开都河贯穿其中。草原深处清泉密布,泉水、溪流和天山雪水汇入到湖中。这里水丰草茂,食料丰足,湖水清澈见底,气候凉爽而湿润,非常适合天鹅生长。美丽的天鹅洁白婀娜,体态迷人,在和煦的阳光下,湖水、天光、云影、天鹅,构成一幅“片水无痕浸碧天,山容水态自成图”的画卷。保护站在天鹅湖畔的高处上建有瞭望台,可供游人驻足观看。游人也可骑上马,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进入湖内寻访天鹅,体会身处童话世界般的快乐。
  草原上的土尔扈特人
  天鹅湖不仅是湖,还是一片辽阔的沼泽地。湖水和湿地交错,湖中有许多小岛,岛上长满芦苇、青草和野花。天鹅喜欢安静,总愿栖息在湖中的小岛上。只有骑上焉耆马,趟过半米高的湖水,踏上若干绿草茵茵的小岛,方能一睹其芳容。我发现给我们带路的牧人长相酷似蒙古族人,一打听,果然不错,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蒙古族土尔扈特人。这些蒙古族人怎么会跑到新疆天山腹地的草原上定居呢?
  蒙古族土尔扈特部是“蒙古王”铁木真部紧密的同盟者,它随着铁木真事业的崛起而壮大。元朝灭亡后,该部落逐渐衰落并向西部游牧,一度驻牧于塔尔巴哈台山南侧(今新疆塔城)。由于该地狭小贫瘠,加之不堪蒙古族准噶尔部压迫决计西迁。他们中的大部分于明朝末年来到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当时俄国正处在大混乱时期,直到1618年才在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恢复正常,而这个新王朝又长期把力量集中在对付西方强邻波兰上。所以,土尔扈特人来到伏尔加草原时,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在土肥水美的伏尔加草原建立起土尔扈特汗国,亦即俄国所称的卡尔梅克汗国(又称为卡尔梅克部)。
  后来,沙俄在这一地区投入兵力,开始驱赶土尔扈特人。至1659年,土尔扈特汗国在形式上臣服于沙俄。沙俄享受形式上的最高主权,土尔扈特人保持着实际上的内政独立。后来,由于不堪沙俄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压迫,土尔扈特部12代首领阿玉奇汗开始考虑带领土尔扈特人回归故土的问题,并秘密地和当时的清王朝建立了联系。
  1698年,阿拉布珠尔率属部5000人从伏尔加河流域启程,先赴西藏,后栖党色尔腾,终定居于额济纳河流域,形成了今天的额济纳土尔扈特部。1761年渥巴锡继位时,土尔扈特人所向往的准噶尔地区已成为清朝的新边疆。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开始了回归祖国故土的悲壮征程。
  电影和电视剧《东归英雄传》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回归的征程正如片中所展示的那样,的确是极其悲壮的。得知土尔扈特部要走,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和哈萨克军队围追堵截,凶狠杀戮;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1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她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溜走,是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和饥饿袭击,人口大量减员。根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17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土尔扈特人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终于到达了祖国西陲的伊犁河畔,与清朝派来迎接的军队相遇。
  清乾隆皇帝高度评价东归英雄们的壮举。不久,渥巴锡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自察哈尔旗来到避暑山庄。 这一年,恰好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举行盛大的法会。乾隆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清政府还特赐水草肥美之地给他们,准许他们在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和开都河流域定居,并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和茶叶粮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责任编辑】王 凯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北宋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著名的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的坐标”,沈括也被李约瑟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四大发明中,火药与指南针诞生于宋代;《武经总要》《营造法式》等科技著作以及苏颂、韩公廉设计建造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也出现于宋代……另外,宋代文人的地位显著提高,促使了文化和艺术的繁荣,甚至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袁明辉是一位致力于展现中国自然之美的摄影师。他是国际园艺摄影年赛和亚洲最佳自然摄影奖历史上获奖最多的摄影师,也是唯一获得国际自然专业类摄影大赛全满贯的摄影师。  获得首届荷兰国际自然摄影年赛(NPOTY)其他动物组最高荣誉奖;第27届西班牙国际山地与自然摄影年赛(Memorial María Luisa)微距组高度赞扬奖。  蜻蜓秀爱心  在野外,无数次遇见蜻蜓,但这张作品是我遇到的最好一次机会。
《百科知识》上的文章,许多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阅读价值,现在看来,仍有新意和值得回味;《百科知识》上的文章,许多还被选作省、市、区、县各种类型考试的阅读材料,看得多了,阅读理解和作文水平自会有提高。这便是“阅读”栏目设立的初衷,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八卦是什么?是网络上那些真假难辨的新闻,是论坛上点击率最高的话题,是转发率最高的微博,是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是好友间共同拥有的秘密。
《蒙娜丽莎》是家喻户晓的名画,这幅画流传着许多神奇的故事,尤其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画中人神秘的微笑了。长期以来,人们另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就是:为什么画中人没有眉毛? 对此,曾经有很多的猜测,有人说达·芬奇为了画中人的脸能达到“黄金分割”的比例,故意没画眉毛。有人说,剃掉眉毛是当时妇女的美容习惯,所以画中人没有眉毛。种种说法,各有其道理;众说纷坛,始终没有一个结论。法国的工程师兼發明家帕斯卡·科
2003年2月1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大气层时解体。7名宇航员——里克·赫斯本德、威廉·麦库尔、大卫·布朗、卡尔帕娜·乔拉、迈克尔·安德森、劳雷尔·克拉克、伊兰·拉蒙全部遇难。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起飞时,外部燃料箱表面脱落的一塊泡沫材料击中了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名为“增强碳碳”(即增强碳-碳隔热板)的材料。当航天飞机返回时,经过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使温度高达1400℃的空气在冲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伫立着一座水上长城奇观——九门口。九门口长城,东濒渤海,南倚山海关,北枕燕山,宛若一把巨锁,紧扣辽西走廊,是扼守京津的主要隘口,也是关外通向关内的必经要道,素有“京东首关”之称。紧邻九门口的东北方,筑有“关外第一所城”的前所古城和前卫斜塔。  辽海长城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驰骋于沃野千里、广袤无垠的东北地区,时常侵扰中原农耕地区。中原王朝为了抵御游牧民族南下,在辽海一带筑
机器人并不具有生命,它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人们事先编排好的程序指令下进行的。我们一般说机器人可以看见东西,是因为人们为它安装了模仿人视觉器官的“视觉系统”。它的眼睛就是一台小型摄像机,实际上是由电脑系统来控制的。机器人看东西,先让摄像机把物体拍摄下来,再将图像转变成电信号传送给电脑,由电脑对之进行识别,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是,机器人只能够根据人们的程序设计进行相应的活动,而不能像人脑那样可以自己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宣布,全球迎来首个可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在几内亚,研究人員首先选取18岁以上的接触过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成年人开展试验。2119人立即接受疫苗接种,2041人则推迟了21天接种。结果显示,立即接种疫苗的人都得到了有效防护,没有患上埃博拉出血热。但在推迟21天接种的人中,则有16人患上埃博拉出血热。接着研究人员将接种范围扩大至6岁以上的儿童,结果显示,他们也得到了有效防护。接种疫
从2003年掌权至今的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不仅是土耳其历史上执政最长的总理,还于2014年8月成功“转型”为首任全民直选总统。他是媒体话语中的“中东王”“新时代的苏丹”,反对派口中的“土耳其第一狂人”。2011年,美国《时代》杂志将埃尔多安评为年度人物时,评价其“表面上是个世俗派,骨子里是个伊斯兰保守派”。2016年7月的未遂军事政变之后,正发党递交的宪法修正案于2017年1月在土耳其议会得
流言:近日,网上疯传一条偷拍视频:一位果农模样的人自曝,柑橘、西瓜等水果被普遍施用了一种名为“甜蜜素”的农药。虽然这种农药可使水果变甜,却有致癌危险。这是真的吗?  真相:“给水果打针增甜”的传闻已经流传多年,实验证明,这是以讹传讹。一方面,打针留下的针眼会成为细菌入侵的通道,使得水果容易腐烂;另一方面,打针无法保证甜蜜素在水果内均匀分布,弄不好还影响口感。喷药也不太可能。甜蜜素是水溶性的,几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