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中小学生教育带来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传递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主角,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唯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
  一、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素养普遍较薄弱,缺乏对信息服务的意识。就学校而言,有的地方缺少对信息环境(如计算机的配备)的建设;就教师来说表现为教学观念落后,不善于运用合适的教学软件,不愿查阅教学资料,教学内容陈旧等,具体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利用率低。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大部分都已经建立了校园网,教师有机会共享网上信息资源。但数量可观的校园网上丰富信息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目前,许多中小学校教师很少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中使用。中小学教师整体的信息意识比较薄弱,特备是承担各学科教学重任的一线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和方法实现信息化教学。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1.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
  在现代教育中,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手段,还是教师角色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不能再局限于现有教材,教学模式也要由单纯传授知识改变为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这些都要依靠先进的教育手段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对新事物有敏锐的反应能力。信息意识的提高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意识一般可通过以下环节: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是培养信息意识的物质基础。教师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信息技术,信息意识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建设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是培养信息意识的物质基础。包括:配置足够的计算机供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保证局域网及英特网的畅通;配置计算机学习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②加大学习和宣传力度。是教师认识到现在的教育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方法采用先进的教育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对新事物、新信息的敏锐反应力,有较高信息意识水平。
  2.高教师的信息应用水平
  教师的信息应用水平与他们平常的教学实践密不可分,教师有了信息意识并对信息活动有了更高的判断力和敏锐感后,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提高教师信息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培训并创造积极向上的群体学习氛围。
  (1)建立和完善教师计算机培训和进修制度。由专职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指导,指导教师学习操作系统、文字数据处理、多媒体及网络的运用以及课件制作等。
  (2)运用行政手段和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参与学习。可以把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坛新秀、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同时,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一堂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当他们有了一定的信息意识后,就不会只是旁观者,而会有意思地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服务于日常教学。
  (3)加强教师、学校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种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如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观摩、现代教育理论和经验研讨、网页制作大赛、信息技术论文的评比和交流等。
  (4)加强指导教师平时运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如成绩管理、信息传递、教学BBS、电子备课等,使教师在实践中增强信息意识。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抓住了机遇。教师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组织、管理、运用,能通过网络与外界(如家长)交流,要突破“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创新,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管理实效,这样,才能符合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光荣和复杂的专业劳动,也是小学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而班主任是这个基层组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纽带,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人物,对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个体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作为班主任,只有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进步,促
摘要: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学生是参与化学学习的主体,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对化学的教学形式上也应该加以重视,引导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讨论,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  在目前的教学方法当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学更大程度上是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在思考中学习,在参与中成长,创造出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现
摘要:在由不同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中,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小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而施行的不同教学策略。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基于此,本文中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分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许多高校对于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加强。学风建设的程度是一所学校的的办学能力的侧面体现,一所学风良好的学校可以为社会、为国家不断地输送人才,起到了一个人才培养的作用。本文针对如何加强理科学生的学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为日后学校的学风建设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关键词:理科学生;学风建设;人才培养;探讨  现阶段对于学校办学能力的测评,又添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习总书记也指出,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
期刊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新时代更是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管理的核心,亦是发展的前提。教育是为了塑造人,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智育,更不只是分数,而应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教学管理中,关怀师生,鼓励其主动性、创新能力的发挥,可充分挖掘个人潜能,由个人促进集体发展。  关键词:小学管理;以人为本;教学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随着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