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俗文化校本教材设计探索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e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民俗文化囊括了一个地区民间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把地方民俗文化融合于语文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悟身边民俗文化,增强地方文化自信,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了让地方民俗文化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我们对张掖地方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结合学生实际编制了校本教材,这是对地方民俗文化的致敬,也是对民俗教学进行的大胆探索和尝试。下面笔者介绍一下这本校本教材。
  一、校本教材体例设计
  张掖人文历史悠久,地方民俗丰富多彩。我们对本地民俗进行了适当取舍,选取了最具代表性、最实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选择了节庆习俗、人生礼俗、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社交礼仪、信仰禁忌、百业百工和地方小调八个专题进行探究。
  課本是按照以下几个板块来设置的:导读、阅读文本、思考练习、相关链接。每个板块都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导读,让学生对本专题介绍的内容进行总体了解和感知;接着对本专题讨论的地方民俗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有全面深入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思考与练习题,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相关链接”则是选取了本地部分民俗专家的研究成果。
  二、以“节庆习俗”板块为例
  1.导读
  设计内容为:张掖的传统节日历经千百年变迁演进,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的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的祭祀先人、感恩自然,有的寄托美好希望、希冀神灵保佑,而更多的则是与季节、农事有关。这些传统节俗,无不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变迁痕迹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2.阅读文本
  我们选取了春节、元宵节、补天节、二月二、三月三、惊蛰、清明节、端阳节、六月六、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如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中,我们重点介绍了贴对联、请先人、吃团圆饭、守夜、发压岁钱、拜年、放爆竹、禁忌与俗信等习俗;“元宵节”中重点介绍了观灯、灯谜、黄河九曲灯、烧秦桧等习俗;“端午节”中重点介绍了吃凉糕、拴狗绳子、穿肚兜兜、做香荷包等习俗。
  以端午节习俗——“拴狗绳”为例。内容为:自古以来,在张掖民间有就过端午拴狗绳的民俗。狗绳是用五色线加入些许狗毛搓成的彩色细绳,端午到来时,把这五色线绳拴在小孩子脖子、手腕、脚腕处,一来辟邪,二来装饰。待到六月六日那天,解下五彩绳扔进流动的活水,俗称“放狗绳子”。如今这狗绳子形式和花样有很大改进,加入了各色彩珠,搓绳的花样和系绳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过去,这五色线狗绳子还寓意着美好爱情相盼相连,每年到这一天,青年男女互赠以示爱情的甜蜜与长久。
  以腊八节习俗——“崇水”为例。内容为:自古以来,张掖人就有崇水的习俗。“崇水”顾名思义就是崇尚水神。水是农人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每年时至腊月,农人总是从村庄附近的河沟里凿取冻实的冰块,用牛车或“三马子”(电动三轮车的俗称)拉到自家田地里,摆出一定的造型,祭祀神灵。还有的农人将冰块供奉在自家牛羊圈、粮仓等处,祈求来年一切顺遂、收获满满。还有的人家在腊八前一晚上将装满清水的盆子放置在自家庭院中,待次日结冰后通过查验呈现的花纹形态、走势和薄厚来预测来年的丰歉。
  3.思考练习
  设计内容为:①通过阅读学习,你对张掖民间传统节日的习俗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和收获?②如今,传统节日的习俗面临传承危机,以张掖为例,有些习俗已被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慢慢遗忘。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拯救”?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洋节”。你认为如何处理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关系?
  4.相关链接
  在本章中,选取介绍张掖过春节最热闹的习俗——闹社火的专题文章《欢天喜地闹社火》。该文章对社火的演进、种类、形式、寓意等进行了全面阐述,是对春节民俗的有益补充。节选其中精彩段落,以飨读者:
  秧羔子是社火最精彩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集鼓点节奏、跑跳相间、动作语言为一体的集体演出项目。一般有四个鼓子匠、四个花丫头、四个棒槌和两个蛮婆子组成。鼓子匠身挎腰鼓,头戴一顶白色弯弯尖顶的毡帽,左手拿鼓,右手执棒,行进时分别从左腿和右腿下敲击,他们也是整个队伍表演花式的引领者;花丫头多是男扮女装,是古代村姑的打扮,手持小锣,左右来回敲击,小步快行,载歌载舞,优美多姿;棒槌是古代武士装扮,大花脸,左右手各执一木质棒槌,左右来回挥动……在舞蹈间歇,还会出现一个既善言辞又灵活多变的领舞者,由他插入一段“杂话”,俗称“卖膏药”,故又称“膏药匠”。在结束一段表演后,这“膏药匠”还会针对不同场合念唱一段颂词,祝愿人丁兴旺、财源广进。
  行文至此,笔者联想起几年前在一次高考学术研讨会上,一位来自教学一线的语文特级教师发出的“语文教学亟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呼吁,这也许正是笔者萌生编写以地方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校本教材的原因之一。若此校本教材的问世能激发学生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我们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可以丰富语文课堂,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场景再现能力。情境教学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适时选择其中的一种来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一、音乐情境,渲染特定意境  音乐总是能给人带来美妙的感受,并激起人的情感共鸣,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音乐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已经逐渐成熟。语文课堂上,通过音乐情境可以渲染出特定的课文意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与课文的情感共
主要介绍了通过Mastercam进行电话机凹凸模型腔的曲面造型的设计,然后进行计算机模拟加工,通过刀路模拟、实体验证等操作,确定加工过程的正确性。然后通过Mastercam的后处理功能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是高中生的一个薄弱的学习环节,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精读文言文可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学习与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能够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从传统美德当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而言,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最好的范文,是读写结合良好的物质材料。所以依托教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巧抓文本训练点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做到读写结合。提炼课文中作者经典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长期训练甚至可以使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高中语文教材包含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小说作品,学习这些小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目前来看,我国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部分语文教师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小说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不仅限制了学生文章鉴赏能力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这种情况,语文教
<正> 近年来国内外推出的月见草油制剂,治疗冠心病有特效,其主要成分是r-亚麻酸。它也是营养油的添加成分。因此,r-亚麻酸倍受各方面的重视,但它在自然界是一种稀有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