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一组特殊的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在我院癫痫中心门诊就诊的儿童部分性癫痫进行随访观察,纳入符合良性部分性癫痫诊断者,排除能够分类的其他类型,分析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结果入组的44例患者中,38.6%(17/44)的患儿每天均有发作,额叶失神、偏转是最常见的发作症状,觉醒脑电图有局灶、多灶、全面性棘慢波爆发3种表现,且以额部为著;睡眠时双侧同步化.截止随
【机 构】
: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一组特殊的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在我院癫痫中心门诊就诊的儿童部分性癫痫进行随访观察,纳入符合良性部分性癫痫诊断者,排除能够分类的其他类型,分析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结果入组的44例患者中,38.6%(17/44)的患儿每天均有发作,额叶失神、偏转是最常见的发作症状,觉醒脑电图有局灶、多灶、全面性棘慢波爆发3种表现,且以额部为著;睡眠时双侧同步化.截止随访日,88.6%(39/44)完全无发作,22.7%(10/44)脑电图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有一组特殊的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痫,可能是起源于额叶。
其他文献
莱姆病是一种由蜱传播的疾病,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该病可表现为多系统受累,如皮肤、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神经系统受累较为广泛,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均可累及。
三重刺激技术(triple stimulation technique,TST)是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的一项改进方法.它利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和外周电刺激的对冲技术,测定TMS兴奋的脊髓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s,MNs)百分比,从而能够定量评价中枢传导功能的完整性。
Hallervorden-Spatz病(HSD)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有散发[1],是铁盐在苍白球、黑质沉积所引起的一种变性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受累,起始症状为姿势异常、肌张力增高、步行困难和不自主运动(多为舞蹈、手足徐动或震颤).晚期则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锥体束征和智能障碍,症状进行性加重,多数患者因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步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功能、分子机制研究及治疗探索已经成为神经肌肉遗传病的主要方向。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1999年起静脉注射海洛因并成瘾,于2006年6月因"进行性消瘦1年,头痛,发热,意识恍惚3 d"入院。
目的 探讨Ullrich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UCM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并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UCMD、2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和1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并对标本行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中2例UCMD和1例DMD患者的标本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UCMD患者均以新生儿肌张力低下为首发表现,其临床标志为近端关节挛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9年前出现双足尖抬举费力,能缓慢独立上楼,双小腿肌肉萎缩,上肢不能持重物,手指抓物费力;6年前足尖不能抬起,下蹲站起困难,上楼需扶持,并逐渐加重,平地行走作摇摆状。